第 480 章(1 / 1)

唐赟 晋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道:“至于为何不请奶娘及仆人,乃是王妃的意思,她说自己能带为什么要请他人照顾,自己的儿子自己不养谁养,还说能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

李世民呆如木鸡,他怎么觉得武珝的想法与众不同,就像是李宽一样,叹了一口气:“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幸好李世民是宽宏大量的名君,要不然他们几人都会受到惩罚,再说唐朝的皇权并不像明清那样十分集中,或是秦朝那样,要不然触怒龙颜百分百会被杀头。

“事实证明王妃所言是真的,两位公子在王妃面前乖巧的很,尤其是长公子特别粘王妃,哪怕是殿下碰一下就会跟他闹脾气。”提起这事,王槐脸上露出笑容来,李世民也是忍俊不禁,不过看着李熹敢跟他父亲叫板,突然觉得很长脸,主要还是李宽敢跟他对着干,赞道:“不愧是朕的孙子,有出息!”

李熹、李暾两个小家伙早就被赵谦、钱武两人抱着在一旁玩耍了,王槐解释了部分原因,接替赵谦怀中的李熹,赵谦又接着说:“如果不这样,我们还真的不敢当着王妃的面那样做,要不然后果很严重。”

李世民眼巴巴的看着李熹在王槐脖子上骑着笑得很开心,如今他算是明白为什么武珝禁止三人如此宠爱的原因,换做是他的话都不会如此做,最多也就抱抱,哪里会让两个孩子骑在脖子上,可见三人是真的太宠李熹、李暾了。

“主要是公子不够分啊!”

赵谦抱怨了一句,李世民深以为然的点头,就两个儿子真的不够分,就算是轮流抱着玩耍,还是有一人只能看着,而他更不用说了,就是刚才抱了一会就被王槐不留情的抢了回去。

“要不再让那个小子多生几个?”李世民此话一说,自己都觉得很高兴,要是再生出几个像李熹那样的孙子,嘴角都翘了起来。

赵谦苦笑道:“这事真的难办,貌似殿下没有这个打算,之前王妃一次性生下两位公子,身子比之前要虚弱许多,要不然找到孙药王为其调理,怕是会落下病根。”

“那就让他纳妾!”李世民又说。

赵谦还是摇摇头,叹道:“这事更不用考虑,以殿下的性子怎么可能会纳妾,他对王妃的情意,以及王妃对殿下的深情,绝对日月可鉴。再说了妾所生亦是庶出,殿下肯定不会同意。”

说完赵谦躬身退下,接过钱武怀中的李暾,钱武接着说:“其实再生的关键在于王妃,殿下当初的意思是没这么早有子嗣,也不知王妃用了什么方法愣是让殿下同意了,总之这事我们还是认为顺其自然的好。”

李世民觉得钱武说得有些道理,没过一会他从王槐手中接过李熹抱着玩,李熹、李暾两个小家伙一天下来都是笑声,其实他们俩也挺喜欢王槐他们三人,不过武珝在的话自然不敢那么肆无忌惮了。

全本

------------

第四百九十六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话说李宽、武珝两人还在国子监,国子博士马嘉运自坐下那一刻,屁股就没离开过,与李宽相见恨晚似的,两人也聊得十分开心。李宽不得不承认,马嘉运知识渊博且有独到见解。

不论是经学、儒学、天文历法,还是道学、佛学,又或是法学、杂学等均有涉猎,马嘉运所学甚多且样样精通,最让李宽佩服的是马嘉运学能所用,与他聊天获益良多。

凡是儒学大家基本上都属于思想僵化保守之人,唯有马嘉运除外,他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完全领先众人,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永不停下脚步去探寻新的知识。

“马兄当真奇人也!”李宽真诚的称赞,心里陡然生出一个想法,马嘉运见李宽忽然眉头一皱,倒是让他十分诧异,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是不是马某说多了?”

李宽连忙摇摇头,道:“当然不是,马兄见解独到且独树一帜,不像是迂腐不知变通之人。若是马兄不嫌弃的话,我想请马兄担任我儿的老师,马兄以为如何?”

马嘉运一愣,道:“贤弟哪里的话,只是马某所学如何教得了小公子?”

“马兄过谦了!”李宽诚挚的眼神望着马嘉运,道:“我相信马兄的学识足以担任我儿老师,只是我府小怕是装不下马兄这尊大佛!”

马嘉运微微一笑,接着说:“贤弟所学甚广,如何需要我来教令郎?”

“马兄此言差矣!”李宽回道,“我之所学乃是老师所教,甚至一位好的老师对学生的重要性。若是我有马兄如此学识,那是真的抬举我了。再说了,要是我来教怕是很难教得好,还是将他们俩交给马兄更放心,只是不知道马兄是否愿意?”

武珝赞同的点点头,接话:“我家夫君所言极是,马博士是否看不上我家儿子?”

“王妃言重了!”马嘉运连忙回道,“我只是担心教不好令郎,并非瞧不上!”

“马兄有任何担心皆可直说!”李宽迫切的看着马嘉运,又说道:“只要马兄愿意,我家两个儿子自可拜入马兄门下为徒,马兄若成为我儿之老师,不论如何管教,我与内人均不会过问。”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马嘉运若是在推辞,那就显得太失礼了,他看得出李宽、武珝是出自真心的。马嘉运身为国子博士,所学广而杂却没哪一样是一知半解均是耗费苦功深入了解,这样的一位大学者要是成为李熹、李暾的老师,也是他们俩的福气。

马嘉运谈吐文雅却又不失大气,无论说什么都懂,慈眉善目,要不是有头发还真以为他是一位得道高僧,言辞犀利却又一丝祥和,祥和中又不是锋芒,完全是内敛且深藏不露。

李宽本来没打算与马嘉运多做交流,可是他的学识及见解都让李宽深深钦佩,又想到两个儿子逐渐长大总不能没有一位好的老师,马嘉运是最合适人选,真心实意的邀请。

武珝也听得出来马嘉运绝对是有本事之人,论文化修养绝对不亚于孔颖达等人,再说马嘉运身上无拘无束,洒脱性子更像是方外人士,不像孔颖达等人有些古板而不知变通。

“敢问令郎今年多大?”马嘉运此话就是答应了李宽邀请成为孩子的老师,李宽连忙回答:“一岁不到!”

顿时,马嘉运呆若木鸡的看着李宽,有些哭笑不得,李宽急忙解释:“待他们长至四岁,我必会亲自带着他们入府拜师。”

马嘉运摇摇头苦笑道:“还是五岁吧!”

“不,还是四岁为佳!”李宽执意四岁拜师,自然有他的考虑,要想真的学好没有个十余年光阴哪能学到真本事,马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