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寻医告示(1 / 1)

穿回古代搞刑侦 历青染 2878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251章 寻医告示

  不多时,手下负责整理奏章的人就来了。

  闫集非常严肃地问对方,“近期你可曾收到过定平县令上书的奏折中提及灾情一事?”

  那人回:“回知州,确有此事。”

  “那你为何不上报给我?”闫集怒气冲冲地拍了一下桌子。

  砰的一声,吓得回话之人一哆嗦。

  庭渊藏着不忍,缓缓和伯景郁对视,表情凝重到几乎是自责的地步。

  伯景郁镇定地叹出一口气,反过来宽慰他道:“阿渊无需为难,但说无妨,我心里有准备。”

  庭渊默然不语,他拿出手帕,用茶水打湿擦拭桌案上的字迹,虽尽可能地想保持平静,手上却一直在不自觉地加重力度。

  “阿渊学艺不精,姑妄言之。过往之时,伯郎君屡遭险衅,却遇难呈祥,逢凶化吉,实在是必有后福。郎君而立之年起运,身体也会自此转向康健,永宜厥身保寿命。未来与郎君喜结连理之人,更是能以自身之福襄助郎君。”

  他踌躇再三,还是咬着牙添了一句:“只是在此之前,尤其是弱冠之年,要防身防患,尤其谨记冬日远离水泽,不得有任何一刻疏忽。”

  话说完,庭渊额头上都沁满了密密麻麻的薄汗,他脱力一样松开了手中的帕子。

  伯景郁目光如炬,但也有对状态不佳的庭渊的关切。他郑重其事地点点头,甚至都没多问一个问题,便向外喊道:“阿兄。”

  庭琢玉刚推开门,就被小妹虚弱的样子吓了一跳,三步并作两步坐到他身旁,口中不知在责怪谁:“这一会儿的功夫,怎的就成这样了?”

  庭渊半倚在他身上,晃了晃脑袋,没说出话来。

  伯景郁拿起桌上的手帕,正想开口,却爆发出一阵急促的咳嗽。

  咳疾来势汹汹,让他整个腰背都躬了起来,前胸剧烈起伏,敛去锋芒的眉骨皱在一起。手中攥着的帕子原本是要递还给庭渊的,此刻却不得不用来遮掩住自己的狼狈。

  庭琢玉是见过人犯咳疾时的样子的,他在第一时间他就不忍地移开了视线。

  片刻,庭渊幻觉自己的喉咙也干涩难耐起来,正在这时,他不经意看到了一抹亮眼的黄。

  是那朵刚刚还被人妥善合拢在掌心里的迎春,大概是因为衣袖拂动的缘故坠到了地上。那花从摘下来到现在有一个多时辰了,枯败的花瓣上生出了黄绿色的裂痕,煞是可怜。

  顿时,庭渊心中无限酸意涌现。如果说之前还有所顾虑,但见过人被病症纠缠折磨的样子,他就一点都不后悔替他推算了。

  半响,伯景郁终于平复了下来,他右手还在止不住地微微颤动着,声调也有气无力的:“景郁失礼了。”

  庭渊直接抢了长兄的话道:“无妨,无妨,一点事不碍。”

  伯景郁感激地朝他示意,眼神闪动,似乎想把刚才的话说完。

  庭琢玉连忙瞥了瞥自己身后,示意他现在不是说话的时机。

  毕竟房门大开,服侍伯景郁的人就在外面,难免其中有对伯府主君忠心耿耿的人。

  事情已成,三人各自怀着心事重新入座,良久也没人说话,伯景郁只在茶水还有余温的时候咽了一小口,庭渊则一杯接一杯的喝光了茶壶中的冷水。

  庭琢玉满是担心的视线在两个人身上来回流转,终于还是开口请辞:“景郁,已搅扰你多时,便择日再来拜访。”

  听人要走,伯景郁脸上掠过清晰的失落,不过他很快就收起情绪,答应道:“阿兄,阿渊,我身体不便就不出门相送了,切莫怪罪。”

  说着不送,伯景郁还是在门口驻足观望,直到看见兄妹两人的身影被自由舒展的芭蕉叶完全遮住了,才缓缓地低下头去。

  庭渊已经行至院外,却忽地停住了脚步,他扯了扯长兄的袖角,鬼使神差地回身,往院中走了三步,自然而又平静地唤道:“伯郎君。”

  伯景郁还在原地未曾挪动,听到呼唤自己的声音,他半惊半喜地立刻抬起头,只见八角洞门前的绰约男郎迎面一笑:“往后相见多有不便,遥叩芳辰,岁岁春无事,相逢总玉颜。”

  伯景郁一怔,克制着朝人敛衽一礼,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喃喃复述一遍:“相逢总玉颜。”

  等他放下交握的双手,院落中已是空无一人,唯余满径无声青绿。

  伯景郁不自觉地收拢了手掌,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手心里传来的热度。

  车舆还在来时的山路上,庭琢玉怕小妹脚下发虚,走山路会出什么意外,索性干脆地弯下腰:“上来,为兄背你。”

  庭渊如蒙大赦,忙不迭地蹦到人身上,庭琢玉稳稳当当地接住,环住他后背的双手也箍得紧紧的。

  虽然庭渊自己的确耗费了心神,但他知道长兄也在担心他,便强行打起精神道:“阿兄,那伯郎君可真是玉树临风,不知可有媒妁之约了?如果没有,阿兄去替我说说试试可好?”

  庭琢玉见他还有心思和自己玩笑,果然放松了一些,不无自豪地说:“阿渊不论属意什么样的皇亲贵胄,就算是再傲的人,也得他自己来庭府求娶。”

  一席话听得庭渊舒心极了,他乐不可支地蹭蹭庭琢玉的脖颈:“就知道阿兄最疼我了。”

  同时,趴在人结实的背上细细想来:如果伯景郁真能拖着病躯躲过命中的一次大劫,那也要靠姻缘命定之人以自己的福去滋养他,直至香消玉殒。

  庭渊平生一怕累,二怕苦,最怕死,自认不是普度众生的料。他全神贯注地想着事,不知不觉间就回到了庭府。

  在自己的小院中坐下,庭渊终于能如释重负地摊开腿,念奴蹲在人面前,力度正好地给他揉捏着,见人心情不差,便好奇地向他打听:“男郎,今日去礼佛好玩吗?”

  庭渊回想起伯景郁,重重地点点头,给念奴一五一十的讲起来,简直把人吹成了脱尘而立的谪仙。

  自然,他隐去了为人推命这一段。因此他没说出口的是,谪仙一般的人物,凡人就不该去肖想。

  到入神处,念奴连捶腿都忘记了,他就地坐下,托着下巴,眼中满是向往。庭渊越说越兴奋,屋内是他和念奴此起彼伏的赞叹声。

  “噗...”庭琢玉还是没忍住,他好整以暇地立在门旁,眼中满是戏谑:“看来妹妹是真的倾心于他了。”

  庭渊一窘,面红耳赤地止住人的话头:“阿兄怎的还偷听起人说话了?”

  庭琢玉大笑着跨进房中,他只穿了一身简约的天青色长袍,宽大的袖摆随着动作小幅度的摆动。

  见状,庭渊不由得撅着嘴奚落人:“阿兄又穿得这样素净,真是可惜了这样英武的脸。”

  庭家虽是做染坊生意的,但庭琢玉不喜铺张,只在需要见贵客的时候才会穿上些重工染成的衣衫,否则平时都是着寻常衣物示人。

  庭琢玉还有正事要出门去办,连脚都没歇,只换了身舒适的衣服就匆匆过来见小妹了。

  他摆摆手示意念奴退下,门刚阖上,便反手狠狠一扣人的脑门:“见了伯景郁便催你阿兄成婚了?”

  庭渊招架不住了,他捂住脑袋向后退了退,小声道:“打住,打住。阿兄过来是有话要交代吧。”

  庭琢玉轻哼一声,撩袍坐下,面色又严肃了起来:“今日为难你了,我原以为只是件小事来的,不知竟会如此耗费精力。”

  出乎意料地,庭渊却没有附和,他神色寥寥,语气亦是淡淡:“阿兄哪里的话,就是小事。”

  庭琢玉暗暗松了一口气,来回看了看妹妹,轻声道:“若是你真的有心,正好可以合一合八字,来日未必...”

  庭渊心头一窒,骤然抬眼,直接打断了人还没说完的话:“阿渊不愿。”

  庭琢玉有些错愕地和人对视:刚才还让自己问别人有无婚约,这一会的功夫就变了?

  许是为了缓和气氛,他愣是生硬地哈哈一笑:“是为兄想错了。宽心吧,为兄不会让你做你不想做的事的。”

  一时无话,庭琢玉站起身来,不厌其烦地叮嘱说:“我去店里查查账,你出去只能和相熟的友人一道,切不可酩酊大醉而归。”

  庭渊又回到平时大大咧咧的状态里,他一边替庭琢玉捋顺不平整的衣领,一边揶揄回去:“知道啦,阿兄也要把自己的大事放在心上,他日有了兄嫂,便不用我整理衣领了。”

  庭琢玉毫不留情地拍了拍他的头:“这种事怎么急得来?再者说我游走四方,娶了谁都是亏欠。”不等小妹回话,他便迈着迅捷的脚步离开了。

  庭渊没再出门,用过晚膳,时至入夜,银河倾泻垂地,星点烛火忽明忽暗。

  他躺在昏暗的榻上,回想着伯景郁的生辰八字,想着可有什么遗漏的地方,睡意一阵一阵袭来。

  他以为往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不会再听到这个名字了,却不知道正在此时此刻,伯家接幼子回京的消息已成山雨欲来之势,在清明后便将席卷整个上京。

  马车到了内院,有人引导他们前去正厅。

  赤风在京城什么都见过,不可能有比皇宫更气派的地方。

  可当他看到呼延謦家族居住的地方,心中还是稍显震惊,惊讶的是他们为了巩固家族,会以这样的形式创建一个小社会。

  高门大院之内,与外界纷纷攘攘的街道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走进这里面就能感觉到规矩森严。

  中州的大家族,像碧落城的萧家,君吾城的慕容家,都是一顶一的大家族,却不会以这样的方式把大家聚在高墙之内,实行等级森严的集中管理制度。

  “三爷,呼延工会的会长呼延南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