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76 章(1 / 1)

穿越时空的蝴蝶 老老王 2000 汉字|55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个不是满嘴的为国为民?这一些都是放嘴炮开山立派的人物!

但问题是,如果谁居然当真相信了他们,那么这个人若不是生活在梦幻之中的理想主义者,就是完全不谙世事的新丁菜鸟……当然,也不能排除一部分深陷绝望,随便见到一根救命稻草就死死抓住的家伙。

因为骂人的家伙只需要放嘴炮,而若是切切实实地做事,却必然会犯错误。做事做事,做的越多,错的越多。任何一个错误,只要被无限放大,就可以把你踩死。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可从来都不少!

所以,这朝廷上的文武百官,早就已经在宦海浮沉之中学聪明了,一向奉行着没事不做,有事也不做的宗旨,谓之中庸,其实说穿了就是推卸责任——我辛辛苦苦做事,你就站在边上挑刺骂我,那我索xìng也不做事了,和你一起大义凛然地去骂人总行了吧!嘿嘿,如此一来,真是既轻松又有快感,还能体会到为民为主的滋味,顺便积累声望,这种好事到哪里找去?

就算真的实在没办法,一定得做某事,也要尽量循规蹈矩,翻查以前的旧例子,万万不可标新立异,给那些如同逐臭苍蝇一般的清流言官们落下口实。

同样地,费立国大学士在进谏劝阻全然无效之后,索xìng也就学聪明了,起身站回自己的位置上,冷眼旁观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满洲少年亲贵们,说着满口大话,上蹿下跳地闹腾——口头上言辞滔滔,高呼主战,自然再容易不过;提笔咬文嚼字,写一篇骈四俪六、对仗工整的檄文,同样也很轻松;但真要带兵打仗,可就难得多了!且不说如何排兵布阵、迎敌接战,光看这帮máo头xiǎo子的办事能力水平,只怕是连征兵拉夫这最初的一关都过不去!

既然眼下这帮家伙都已经mí了心窍,下边的人又一心只知道拍马奉承,那么索xìng就静观其变,等到这帮xiǎo子闹出笑话,让他们知道世事并非这般容易,再站出来设法挽回好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费立国大学士便不再吱声了。

但很遗憾的是,就算是那些看似年轻冲动的新晋亲贵们,同样也晓得“只骂人不做事”这一宗旨的重要xìng,并且早已商量好了踢皮球的办法……

———————————————分——割——线————————————————————

“……呵呵,看来对待这些狂妄的西洋蛮夷,确实是应当加以严厉惩戒,而诸位爱卿也都忠心可嘉,让朕甚是欣慰啊!传朕的旨意:着令翰林院,立即草拟宣战诏书,驳斥盘踞上海的那些西洋蛮夷的狂悖之言,宣扬朝廷寸步不让之心!同时从禁军和京郊绿营之中,拣选jīng兵一万,预备成立江东征讨行营……”

在听了群臣的一派强硬主战宣言之后,康德皇帝顿时不由得笑逐颜开,半推半就地答应了下来,然后就开始逐一分派各项备战事务,“至于所需的军费饷银么……

他mō着下巴,沉yín了片刻,终于狠狠地一咬牙,略带ròu疼地说道,“……朕发内帑银二十万两,另外授权江南义民编组团练助战,让兵部尽快议一个章程出来。户部粮库也应该尽快清点统计,以便于筹备军粮,并且责令江南地方府县预备军需供应……只是不知哪位爱卿愿意为朕分忧,挂帅出征?”

说到此处,皇帝便将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庆王,不料对方却起身出列,说出了一番令人瞠目结舌的话语。

“……陛下,此次发兵驱逐西洋蛮夷,乃是臣弟的一力主张,本应亲冒矢石,为国效力。只是我辈满洲勋贵,尽皆年少德薄,威望未立,于朝堂之上建言献策尚可,若是骤然以大军托付,恐怕力有未逮。为免耽误朝廷大业,非得用一位年高德勋、老成持重之人执掌兵权不可……”

此时的庆王一改先前的狂放不羁,而是颇为恭谨地如此说道,“……故而臣弟举荐文华殿大学士费立国为帅!费大人乃是三朝老臣,曾为国家屡立功勋,资历威望无人可及。若是让其领兵出征,必能内镇诸军屑xiǎo,外平横暴西夷,旗开得胜,还我大金一个朗朗乾坤……”

———————————————分——割——线————————————————————

ps:此节参考昌都战役前夕,藏军统帅阿沛.阿旺晋美的故事,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搜索一下。

五十二、帝国的疯狂!对五国宣战诏书!

五十二、帝国的疯狂!对五国宣战诏书!

五十二、帝国的疯狂!对五国宣战诏书!

当这一天傍晚出宫退朝,坐上自家轿子的时候,文华殿大学士,三朝老臣费立国依然是一脸的恍惚和失神,走起路来既像是踩高跷,又像是在梦游,若非有随从仆人搀扶,只怕是一直掉进水沟了都没反应!

没办法,今天在朝堂上所经历的风云突变,实在是对他的jīng神打击太大了!

皇上被满洲亲贵忽悠,不听自家谏言,不顾京畿纷luàn,一心对西洋、东洋列国开战来挽回颜面,这是其一,但也仅仅是让费立国感到忧心忡忡罢了。而之后的发展变化,才更是让他瞠目结舌!

饶是以费立国大学士久经宦海沉浮的丰富经验,事先也万万不曾想到过,貌似轻狂无知的庆王和他手下这些初入官场的满洲亲贵xiǎomáo头,居然能使出这样移huā接木的缺德招数!

——在依靠众议彻底压倒了他的主和声音之后,于朝堂之上大获全胜的主战派领袖庆王殿下,居然又把他费立国这个主和派领袖高高捧起,举荐为江东征讨行营的最高统帅!

这是在坑爹吗?这是在坑爹吧!这一定是在坑爹吧!!!

面对如此诡异的建议,不要说被举荐的费立国大学士,就连康德皇帝和边上的文武百官,也都是脑筋chōu搐,一头雾水,无法明白庆王为何不肯争夺兵权,而是要把一场功劳送给主和派?

不想那位庆王殿下却是振振有词,摆出一副大公无sī的脸面,慷慨jī昂地对皇帝陛下启奏道:

“……古人有云: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臣弟深受皇恩,越级超迁至此辅政大臣之位,素来知晓凡事应以国家社稷为重。虽然之前与费大人稍有不睦,也都是为了公事上的争执,并无任何sī怨。

本来,既然此次征讨洋人,彰显朝廷威风之战,乃是臣弟一力主张,就该亲身挂帅上阵,为皇上排忧解难。只是臣弟虽然常被人说成是年少轻狂,但也自知见识粗陋、阅历浅薄,既难以震慑骄兵悍将,也不懂点兵布阵,更不知钱粮调拨,实在难以担当此等重任。

而费大人乃是三朝老臣,shì奉历代先皇四十余载,其资历之深,德望之厚,满朝文武无人可以比肩。昔日曾督师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