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也是想做出榜样来。
朱雄英在第一场比试时说过,上阵杀敌,读书识字的人,好些兵法学来可比不识字的人要容易多。
对于有人提出这科举都不要求人人都得会武,武举倒是想让人都识字,是不是忘本了。
朱雄英对此的解释是,“科举选的是文人,不要求武艺高强,可是我们武举却要求会读书,能识字,这难道不证明了武举的要求比科举更高?”
这话一出口,立刻引得一阵叫好声。
对啊,很多人其实没有注意到,对文臣武将的要求越发不公。
文臣只要会读书,能识字,能言善辩就好。武将呢,明明他们本来就只需要会打仗就好,现在却有人要求他们还得读书识字!
面对这的问题,朱雄英与一众参加武举的人道:“没有关系,将来这朝堂之上,咱们武将也能言善辩,彼时,谁还能说我们武将粗鄙?”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咱们武举出身的,既能上阵杀敌,也能在阵前与人写下檄文,那就是我们的本事。”重文轻武的现象,不满的人不少,可惜,朝廷如是,以至于他们就是喊破了喉咙亦是无用。
不过现在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太一样了呢!
至少都已经多年不开的武举,大明已经下了诏书,凡大明朝在,终此一生都与科举一般,每三年一开,为朝廷挑选出出类拔萃的人才,为国所用。
因着是去年已经下了诏令的事,各省州府都已经准备着,当然,其中也有不少人觉得,朝廷莫不是在开玩笑?
直到现在,终于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