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风起云涌暗潮涌(1 / 1)

穿越之我成了丫环 彦紫陌 2871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二十二章 风起云涌暗潮涌

三更已过万物皆静。如墨的天穹月色迷离初夏夜的燥热已悄然退去。那队一如往日照惯例巡视皇城外围的当值御林军官眉宇间已带上淡淡的倦意。

如今可谓盛世且不论百姓安居乐业就连前段日子的那地牛翻身的天灾都有神灵预先显灵示警!可见这如皇城的帝君应是有德之人才能得百灵护佐国运昌盛。

怀着这样的念头那些巡视的官差们都有些松懈:天下大定国强主民又人谁会想不开往皇城里去闹腾呢?这巡视一说不过走走过场罢了!

“蹄蹄”的马蹄声突然出现惊破这沉寂的夜一匹飞奔的骏马突然出现在长街尽头似流星般飞向皇城奔来马上人影绰绰竟似有人操控。

众侍卫刚回过神来急急吆喝着上前拦阻。

不理会众人的吆喝那马没半分减下来的样子反应快的侍卫就欲张弓引箭却听得一声轻喝一个人影自马上飞身而起姿态优雅一如冲天之鹤翩然敛羽轻飘飘的落在皇城之上。

天色太暗也看不清那身影的主人做了什么城下众人只听见“咚”的一声那沉闷而响亮的声波以皇城墙头为中心似水波一般扩散开来。

这样的声音无言的制止了那些已对皇城形成包围的侍卫们万箭齐射的举动。至于那匹马已无人理会。

众人似惊呆了一般。听着那设在帝都皇城作为摆设的登闻鼓在建朝这么多年后在这样一个夏夜三更时分被人突然敲响。

“咚!咚!咚!……”

鼓声沉闷而悠长却似声声敲在人心上!随着这鼓声那座本已灯光幽暗的皇城已然被惊醒。火光莹莹由城墙向里面一点点被这鼓声点亮起来。

似乎等了很久又似根本没有过多久时间。吱呀声中沉重的宫门由内自外次第打开一队侍卫护着一个穿着内侍服色的太监步出宫门。立定。

那个尖细的公鸭嗓子飘荡在夜色中。越让人觉得阴冷:“何人如此大胆三更击鼓惊驾!”

“击鼓自为鸣冤!这登闻鼓设在这儿不就是这样地作用?”

皇城之上黑影负身而立面对城下林立的刀剑。并无半分惧色。

“大胆你要申冤?为何挑这夜深人歇之际?”

狐假虎威的老太监此刻是抖足了威风!

“我怕再晚来一步就成了无名冤魂哪来申冤去?”

“你……?哼!按例。击登闻鼓者先庭杖三十!你还不下来受刑!”

“诸位似乎弄错了我不过帮人击鼓罢了。真要申冤的正主还在马上!”随着这漫不经心的话语城楼下那个身影轻轻跃起飘身落到那无人理会而信马由缰的骏马身边。

那一干侍卫这才现那原以为无人的骏马上还低低地伏着一个人影。

火光闪闪中可以看见那伏已马背上的人似乎已陷入晕迷。只有一身被鲜血浸湿的衣衫诉说着身体主人的虚弱。

“这位今夜被人追杀已是身受重伤若真要先庭杖三十!那什么冤情怕是都诉不了!这位公公你确定你不是想杀人灭

那个击鼓的之人。就是我了此刻语气中充满了讽嘲地意味。

那太监似乎也没料到这样的情况。略自一愣却也不敢自作主张。派了随侍之人向里回报情况。

良久才等得那宫内传来口谕:让鸣冤者入宫并派御医全力救治!至于庭杖三十暂免,待伤愈后再计!

听着这样的回话看着那位专程来接人御林侍卫统领云连城云侍卫我略松了一口气这件事上我所能做的也就是这样了!一桩夜击登闻鼓而引出地种种事件慨万千。

而此刻包括送方容来此并帮他击鼓的我也没有料到我这一击之下是新一轮朝庭党争的血腥序幕!

方容所等地刺客如约而至是在我守在牢中的第三天。。。没有看到凌烈不知是不是枪伤太重的原因这让我松一口气的同时又隐隐有些担心。

这样的情绪很软弱!软弱的让我自己都唾弃。

把心里那丝不该再升起的担忧强行压下我试图把注意力集中到在下面的场景。

来人到底是谁我不认识也不敢真地肯定那些便就是修罗教之人!何况来人是自称平王所派,甚至拿出了平王府的令牌作为信物。

而方容竟顺从的跟着他们出了大牢只是临出牢门前淡扫了一眼我的藏身之所嘴角那抹了然的笑意却越让我看不穿。

我信守先前之约只冷眼旁观就那么看着他们一路杀击伤多名官差带走方容送至城外。皆一路随行。直到那些人欲在荒郊杀人灭口时我才急急出手救人。

然而接下来方容地举动便开始令我摸不着头脑!

本是受刑已久伤痕累累的身体他竟然狠得再下狠手拿起刺客地遗落的刀猛然刺伤自己的右手。

没有想过他会自残我一时竟是阻之不及只能这样看着那鲜红的血自他手腕处中冒出。染红了衣衫。那人已然面白如纸汗如雨下却死死咬着唇不让自己叫出声来唇齿之间已泌出细细的血丝。

不理会我的惊呼。

那人挣扎着道:“拜托!送我至皇城帮我击响那登闻鼓其它的便是看我自己的自造化了!”

费了如许周折。仍是把主意打到登闻鼓上面若先便打定作此文章又何必要绕上这样一大圈子?看着方容明显已经废掉的右手。我带着淡淡的忧伤惊讶的问了出声。

“春闱弊案在官官相护地官场牵连会有多大?我一小小落第书生只字片语能翻出浪花?可现在劫狱、杀人、灭口、栽赃嫁祸、林林种种皆是死罪。而我……”方容略微一顿。看着右手着那仍滴血的伤口神色悲凉眼中却透着赌徒的疯狂:“我这手……已被那些刑罚与劫狱之人所伤就是拿自己的答卷对照字迹以示清白。亦是办不到了!……为示清白我或可以求殿试的机会……”

“你这次春闱的文章……你早知道自己这次会落榜?”深吸了一口气这被眼前这熟悉又陌生的男子所震撼竟然能如此自然地编造所谓真相。

为了不被比对出字迹连自己惯用于写文的右手。都毁了。虽然早知他是下定决心破釜沉舟。仍没有想过会绝然至此。

终是明白这一局的关键。卫逸所持的真正的撒手锏,竟是如此:

春闱中故意交出一份胡乱炮制地文章却在其后的审讯中否认是自己亲书。而是被人调包陷害才会是这般狗屁不通的文字。

而方容手虽残了可有脑有口以他当年连连榜的实力。这众目睽睽,两相比对之下这桩“春闱弊案”便是铁案一桩了!

没有人会相信有人会放弃大好前程。在春闱试中故意藏拙。这一局不过利用人的逆反心理与某些人做贼心虚地弱罢了!

若萧家不是自己其心不正自不必理会方容当时的胡言醉言。何况当时平王离京。皇帝远在这金銮殿这帝都皇城谁不卖萧家三分面子。又怎容一个小小书生扫了萧家的面子。

如此种种。这一局便这般轻易让人入套!

或者仅这一桩也未必能撼动萧府但再加上杀人劫狱,嫁祸平王以及这一次出京卫逸所集在帝都地种种证据呢?

所谓蚁多咬死象何况这还是一头已经受伤的象。

早在行刺事件后萧家已不复往日风光而如今种种不过给高位者一个理由把隐隐威胁皇权的萧家剪除的的一个绝好由头!那些所谓劫狱之人到底是谁派来的?”犹豫再三我仍问出了声。

掌上犹有血迹在这个时代早已不是第一次取人性命的我却第一次有了惧意。

“这重要吗?那些人注定……要死!”

那个记忆中的温文地少年经历岁月人事种种磨砺竟然如此陌生。陌生到令上心寒。

压下心中异样情绪此刻并不是伤怀之时。

闯皇城鸣冤以言语相激免去方容那庭杖三十之苦我所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其后种种正如方容所言我无能为力!也无需作为墙倒众人推。官场之人的嗅觉永远是敏感的而残忍的。而高位者一旦跌落下场更是凄惨。

不过十日那单强横一时地帝都萧府便在众夫所指万人骂中悄然成一个消失在历史书中的名词。

零落成泥!应该可以用这个词吧!

这已是我到这个世界后所看到地第二次抄家。

萧家被抄皇后被废,打入冷宫连带当初护驾不力的旧案都被翻了出来。这一次曾经显赫一时的萧家已再无翻身之日。

一众党羽该杀的杀该流放的被流放……我不知道这萧家为了如今的名头费了多少代人的心血便在绝对的皇权与权术**之下权臣功高震主的下场却不鲜见……

相较于萧家的败落最大的受益者便是那位平王了。不现在应该称为太子殿下。这一局他凭着仅有的几枚棋子巧妙布局以前借势之力终成最大赢家。

劳军有功体查民情及时安排使得地震灾害的损失减到最小因而受百姓拥戴挟着种种功迹与荣耀这位殿下成功的向那座皇位宝座迈进了至关重要的一大步!

这个世界原是不需要绝对是非对错的而所谓真相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历史不是过胜利者歌功颂德自我吹嘘的产物!

------------

第四卷 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