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1 / 1)

神话:天罡地煞 十九代目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炙烤着,散发出令人垂涎的香气。

呼呼的风声,陆恒抬头,看到一个清癯的身影,在不远处的雪地里闪转腾挪。

是魏合意魏道爷。

魏道爷身材着实不高,不到一米七,也不魁梧——就陆恒所知,大多道士都比较清瘦。魏道爷年纪必定不小,衣服穿的也不厚实,身材更显干瘦。

但他拳脚功夫这里显露出来,举手投足迅猛暴烈,一眼里如同一个提着大枪在沙场纵横捭阖的猛将!

极具一种反差感。

陆恒心里瞬间冒出‘武功’两个字来。

他这里出神的看着,脑子里许多念头接二连三的生出来,一时间晕乎乎的。

好半晌回过神,不禁暗自想到:“连七十二地煞之术这传说中的神仙术都存在,魏道爷会武功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这么一想,就正常了。

这年头,东北大地,遍山头的绿林好汉,他附身这孩子一家不就是被胡子杀了么。老道爷这么大年纪,独自一人行走,若没有本事,怕是早成了这大雪覆盖下的一具尸体。

这会儿功夫,魏合意老道走完了几趟拳脚,收功,紧闭着的嘴巴裂开缝隙,吹出一口似利剑一样的白气,飙出丈余才散开。

老道爷收了功,整个人的气质一下子内敛起来。再一看,哪里看得出之前沙场猛将的凶猛?却是个笑眯眯慈祥的老道人。

“咋的?”

老道爷蹒跚着走过来:“小眼睛直了。”

陆恒忙道:“是不曾想道爷会功夫。”

老道爷哈哈一笑:“没点本事我怎敢走天下?”

就着火堆坐下来,瞅着野鸡烤了熟透,取下来,分了陆恒一只:“这可是好东西,飞龙呐,老道一大早好不容易捉来。捉紧些吃,吃完了我还要继续赶路哇。”

完事,老道爷把铜壶递给陆恒喝了一口,斟酌道:“我老道这里遇着你这孩子,也是个缘分。你虽是个孩子,却早熟知事,你父母俱丧,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又道:“你是回你青山口的家,还是怎的?”

陆恒犹豫了一下,道:“道爷,青山口我是不能回的。杀我父母的,就是十八里铺的秃三炮。说不定我家的田产宅院,这会儿都已是给他占了,我这还怎么回去呢?”

记忆非常清晰。当时胡子杀出来,自个儿就在大喊,说什么秃三炮来也云云。原身的父亲也喊出秃三炮的名。说明不是别处的胡子假秃三炮的名字行事,杀原身父母的,就是秃三炮。

魏合意闻言微微颔首:“倒也是这个理儿。”

便道:“你说你父母带你去看望外祖,你外祖家在何处?”

陆恒道:“京师。”

“京师?!”魏合意诧异了一下,道:“那可不成了。老道这回要去奉天,不定啥时候去京师,与你不同路哇。”

陆恒福至心灵,跪下来梆梆梆几个响头:“师父!”

抬起头来:“师父,我父母俱亡,外祖路远。恳请您怜悯我一二,收我为徒。我给您养老送终,承您衣钵!”

魏合意哈哈大笑,他一把扶起陆恒:“好,好!不曾想我老道临到这里,竟收个徒弟。你孑然一身,老道也是孑然一身,相逢在此是缘。昨夜听你谈吐,见你神态,实已动了收徒的念头。”

又道:“可我老道要脸,总不得我求着你小子给我做徒弟。果然你也是机灵鬼,知道老道的意思。这样很好,很好。”

便道:“我是个走江湖的单帮,没那么多规矩。你这里叩了几个头,喊我一声师父,咱就是师徒。起来,让为师好生看看...”

魏合意实有收徒之心,而陆恒更是走投无路。

果然是个缘分,没得话说。

冰天雪地,万物无踪,一老一小,能如此相会,如老道所言,果然缘分无疑。更兼陆恒口齿伶俐,言语条理,知恩义、懂礼仪,再有这救命之恩,收徒便是顺理成章。

定下了名分,稍作准备,便要启程。

老道对陆恒说:“我这回来东北,短时间内不会入关。你年纪还小,正好随在旁侧,仔细教导。”

又道:“我本来也出名门,可江湖路远,如今却是个跑单帮的道士。要说会的东西可不少,这拳脚的上的功夫、红白法事、画符捉鬼、道经儒典,都有些手段。你随我好生学,把我这一身本领传下去。”

“你是个伶俐的。为师走了几十年江湖,十来岁的孩子如你这般伶俐聪慧,可不曾见过几个。要说这人啊,莫非都是好为人师?我见这你这块璞玉,实在心中喜欢。”

“却须得跟你说个道道,我虽如今跑单帮,没有繁文缛节的规矩,可在为师门下,也须得谨遵道义。”

“一是要记着自己的根儿,你是这土地长出来的,便要记得你是这土地的人。这是最大的道义。若连自己是谁都忘了,再说道义都是假的。”

“这第二,便是不能恃强凌弱。你日后学的本事,要打打杀杀我不管,可是不能去欺负弱小。咱们这些老百姓,已是苦的够可以,你若还去欺负,那便是不当人子!”

“这第三,我老道年纪着实不小。指不定哪天死了,你得把我本事传下去。若能发扬光大,那我九泉之下也高兴。”

老道士絮絮叨叨,与陆恒说着他的道理,陆恒竖起耳朵,仔细倾听,不敢忘却。

陆恒心中是高兴的。

因为自己的人生原则与师父的规矩并不相悖,思想在一条线上,无疑师徒相处相得益彰。若原则相悖,便自然不是好的。

苍茫大地,一大一小,一老一少,两条人影,在雪地中蹒跚,渐渐远去。

第三章 六年

六年转瞬即过。

奉天,城外十里,靠山屯,宫家大院。

宫家大院的主人唤作宫羽田,字宝森。本是乡绅地主之家,却是个爱习武的,早年闯荡天下,四处拜师学艺,后来在京师拜在八卦掌董海川门下,得了八卦掌的真传。

短短时间在京师打下好大的名头。

又得董海川提携,做了三品带刀侍卫,在习武之人中,也算是显赫一方。

宫羽田是练武的奇才,他在董氏八卦的基础上别出枢机,钻研出宫氏六十四手,自立门户。

这奉天城外靠山屯的宫家大宅,便是他这一门八卦分支所在。

此时,宫家大院左侧的演武场中,有两人正在交手。

其中一人面目青涩,年龄不到二十;他身高一米八往上,一颗脑袋光洁溜溜,五官棱角分明,气质干净利落,身材匀称颀长。

与之相对的,是个矮了半头的小胡子中年。这人阴阳头,大辫子缠在脖子上,手里捏一根烟杆。

他脚下步伐如趟泥,滑溜如泥鳅,身形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绕着光头青年,一根烟杆好似匕首险恶,往往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露出杀招。

所谓太极奸,八卦滑。

小胡子中年深得其中三味,八卦掌早是练的出神入化。

不过在光头青年面前,却占不到便宜。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