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1 / 1)

天灾囤货求生日常 辣椒终结者 6673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84章

  ◎开心的第八十四天:嫩黄色小毛团加入群聊◎

  小白是在江暮云把空调装好之后才回来的。

  当时江暮云刚把空调外机固定好, 就听见门外秦时文在叫她。

  江暮云手一抬,就把整个浮动房连带着一堆叮叮当当的工具都收回了空间里。

  江暮云走出家门一看,门外一人一狗身上都带了些灰, 但明显是翻找东西的时候沾上的, 半点被雨淋过的痕迹都没有。

  身上有不少细碎划痕刚刚结痂的江暮云, 被眼前残酷的现实惊呆了。

  秦时文怜爱地摸摸江暮云的脑袋:“好可怜哦。”

  暴雨开始下的时候他们正在艺市一家家具城里搬东西,一看外面情况不对,就立刻退到没风的地方躲着了。

  期间除了和另一伙来找木材的人起过冲突之外,全程都是一派岁月静好。

  唯一让秦时文觉得有些为难的,就是他们生了一堆篝火, 结果发现没有食物可以顺带着烤烤。

  “要是两边结合一下就好了,我们可以烤鱼吃呢。”秦时文遗憾道。

  江暮云抱着往她身上扑的小白揉两下,对秦时文道:“您看看我这一身伤, 您可以笑得隐晦一点儿吗?”

  秦时文很有同情心地答应了。

  于是她每次忍不住想笑的时候,都会低头去看小白。

  江暮云总觉得秦时文对着小白叫“云云”的场景有点怪异,让她有种微妙的被内涵了的感觉。

  “我们躲雨的时候就想,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就把那些木材都给处理了。等雨停了以后再一车拉回来, 还能多装点儿,补一补今天被耽误的时间。”秦时文对江暮云道。

  如果不是中午那场暴风雨,他们去市区找木材, 一般都是要来回跑个两三趟的,但今天明显来不及了。

  江暮云等人则是因为水已经打满了, 鱼也捞回来好几条, 他们怕路上再来一次暴风雨突袭找不着地方躲, 所以回来之后才一直没再出去。

  江暮云耸肩:“也不急这一天两天的, 太阳出来之前这就是我们的日常活动了。”

  他们手上的燃料已经开始倒计时, 要是现在有太阳,他们还能在山上砍砍树维持日常生活所需,但是这会儿潮成这样,想要干柴就只能去还没倒塌的建筑物里翻。

  “我们这属于是物资焦虑,在有条件翻找东西的时候,必须能挖多少挖多少。”秦时文道:“一切浪费行为都是可耻的,包括浪费时间。我们总不能躲雨的时候就干躲着吧。”

  江暮云没有被波及到,接话接得飞快:“那确实不能,我们今天躲风的时候还找到了一批蓖麻种子,回头带去让陈教授看看是死是活。”

  “你挖地的本事可以啊。”秦时文惊叹:“正好我准备过几天去找唐安,你是自己去一趟还是跟我一起?”

  “那跟你一起呗,咱俩手拉手去春游。”江暮云应道,顺带着还回忆了一下,好像他们现在种的东西,确实大部分都是她给挖回来的。

  当然也有从空间里偷—渡出来的。

  但江暮云毫不心虚:“我这主要胆大心细运气好,不然哪能从那么多犄角旮旯里挖出种子。想想这个难度系数,我都想给自己颁个奖。”

  秦时文推着她就要往外走:“行,给你颁个奖,咱先去把晚宴吃了?”

  今晚他们约好要一起把抓回来的鱼给料理了。

  江暮云看了眼时间。

  雨停的时候大概是下午两三点,她回来后又是洗澡又是装空调花了不少时间,江暮云刚刚一直都在埋头干活没注意,这会儿已经到饭点了。

  “那你等我会儿,我给晚宴带点好东西去。”江暮云直接把小白留在外面了,自己转身进了山洞,角落的柜子里翻了一会,拎出来一袋复合香料。

  江暮云买香料的钱对当时的她来说算得上一笔巨款,除了是把香料当做奢侈品储备之外,也是为了能让自己的舌头好过一点。

  有谁能吃得下不放任何香辛料,也没有葱姜料酒去腥的清道夫吗?

  谁能谁吃,反正江暮云觉得自己不能,至少在没到饿死边缘的时候都不能。

  她宁愿吃白水煮蘑菇。

  虫粉糊糊也可以。

  但要是有个会做鱼的大厨,再配上足够的调料,那就是两个故事了。

  同样经历过末世的楚不闻,在香辛料方面和江暮云有着同等的默契。

  甚至因为楚不闻自己会做饭,他准备的东西比江暮云都要齐全一点。

  只是受条件限制,楚不闻带到这边来的数量不多,很多材料都得大家拼拼凑凑才能找全。

  江暮云这袋子复合香料就是她自己炖肉的时候用的,里头杂七杂八十几种,她一半以上都叫不上名字。

  把香料给楚不闻之后,楚不闻仔细研究了一下配料表,然后把香料包外头的无纺布划拉开,露出里头一堆东西,挑挑拣拣分出了好几样用得上的,其他都让江暮云收起来了。

  江暮云看他像巫师配药一样把各种配料下锅,有的是放油里过一遍之后捞出来,有的是用纱布扎成一捆丢进锅里炖,还有不裹纱布但是炖一会儿就把香料捞出来丢掉的。

  每条鱼的做法都不同,江暮云蹲在边上看了半天,看到楚不闻把早早腌好的一条鱼串起来做炭火烤鱼的时候,赵家昊都忍不住跑来劝她:“你要是实在想吃就先尝一口,我们不介意,真的。”

  江暮云把人赶走:“去去去,我这是在偷师呢。万一以后又被困在外面了,至少不用饿肚子。”

  说完江暮云还转头对楚不闻道:“回头你把这腌烤鱼要用的料跟我透露一下呗,我以后出门肯定随身揣着腌鱼料。”

  他们一群人现在神神叨叨的,听了江暮云这话之后直接把人围住了,非等着江暮云呸完三声再敲三下木板才罢休。

  在他们不惜成本的调味料攻势下,他们捞上来的几条鱼都被做出了正常鱼的味道。

  尤其是烤鱼,还带着股独特的焦香,把许久没有吃过鱼的几人吃得神魂颠倒,甚至开始幻想起种植香料了。

  别的种不成,辣椒说不定还真行。

  主要是辣椒也用不着成规模种植,一两株就够用了,再怎么精贵都能匀出资源照顾。

  江暮云记得自己看的各种种植养殖小视频里,是有人取干辣椒里的籽当做种子的,周影也证明了这真的可以。

  就是他们现在还没找到过那种晒干了的小尖椒,能拿出来的都是各种精包装精加工的辣椒粉,眼睛都挑瞎了也挑不出一颗完整的辣椒籽。

  江暮云不爱吃辣,但末世后有得是人喜欢用辣味掩盖变异动物肉的腥臭味,所以江暮云当初囤货的时候,也没忘了买一些辣椒放着,其中就有那种完整的干辣椒。

  反正试试也不吃亏,江暮云把辣椒也加入需要浑水摸鱼带回来的物资中。

  一顿鱼没坚定他们每天去捞鱼的决心,倒是坚定了他们在外面多留意各种种子、香料的决心。王清清甚至想把八角里的籽都扒出来,看看能不能泡出苗。

  吃完饭大家各回各家,人人手里都抱着一堆柴,说是今天受凉了必须泡个热水澡去去寒气。

  真正淋雨吹风可能受凉的四人组还捎上了几根珍贵的木炭,说是现在感冒药都过期了,他们要让灶火维持久一点,防止感冒。

  至于这个温度烧炕会热成什么样?

  没关系,对于他们目前的状况而言,干燥高温的环境也好过现在这样湿漉漉的,就当是干蒸桑拿了。

  江暮云的生活质量还没实现阶—级跨越,就先把黑心资本家的姿态学了个十成十。她回去的时候直接把柴火捆一捆就挂到了小白背上,自己两手空空地晃回家。小白也不反抗,乐颠颠地一路小跑跟着江暮云,充分展现了什么叫打工人的忍辱负重。

  之前大家都怕小飞虫飞进家里,加上温度回升暂时用不上炕了,就给土炕的出烟口又重新堵上。

  只是现在天气潮,想用黄泥和砖直接把出烟口堵死也做不到,所以就在外面钉了个能活动的挡板,要用的时候把挡板打开就好。

  江暮云把灶火烧上,架了一锅热水让它慢慢煮,自己则是把浮动房放出来,继续刚刚未完成的工作。

  空调安装的主要工作就是管子、线路和支架,江暮云手上拿着说明书,还有提前下载好的安装教程,对着教程一步步来其实不算困难。

  真论起繁琐还不如她来回倒腾电路繁琐。

  但江暮云既然敢买这些电器,自然是了解过怎么安装的,连带着一些修理教程她都有下载。

  虽然降温前那点时间不够她把这些知识都学一遍,但按图索骥总是会的,人家怎么做就跟着怎么学嘛。

  等灶台上的水烧热了,江暮云的空调安装也基本完成。

  她给空调接上电,听着那熟悉的“嘀”的一声响起,瞬间有种后半辈子有着落了的感觉。

  普通家用空调的外机噪声很小,江暮云都不用出山洞,手上稍微有点什么事分散一下注意力,就会把这些声音忽略掉。

  唯一麻烦的就是空调用电快,江暮云想要电量收支平衡,开空调的时间和用发电机给蓄电池充电的时间就得对半分。

  而且用发电机的时候,她还没法待在浮动房里,只能关了空调在山洞里凑合过。

  毕竟就算是小型家用发电机的噪声,待在旁边听久了也是会损伤听力的。

  但想想以后每天回家都能洗个澡,换上干爽的衣服,然后在干燥的空调房里看视频吃晚饭,这么一点小瑕疵好像就算不了什么了。

  哪怕为了省电江暮云晚上一般都不会开空调过夜,浮动房里的空气也比外面干燥许多,至少能维持在一个正常范围内,不会墙壁挂水珠。

  折腾完一个大工程,江暮云自觉离富豪阶层的生活又近了一点,第二天去抓鱼的时候都觉得阳光明媚。

  今天来打水的人换了个班,赵家昊和周影去市区了,李安轩和王清清轮到了这里。

  大白这个鬼灵精完全没了昨天的兴奋劲儿,懒洋洋地窝在江暮云怀里不肯动弹。

  江暮云起先还以为是楚不闻昨天教育它了,谁知道到了河边一看,估计是今天没暴雨,主动浮上水面的鱼少了,难怪大白兴致缺缺。

  这边的河水不算清,他们打回去都得二次过滤才能用,河里的鱼不自己往上浮了,他们捞鱼的难度就大了不止一层,他们只能在水藻附近碰碰运气。

  李安轩和王清清没有那么多练习的机会,几次打草惊蛇之后干脆就先不动手了,等江暮云和楚不闻逮到几条之后才开始下手练习。

  这鱼虽然能做好吃,但对调味料的需求很大,他们也不能天天吃。

  但是来都来了,不带几条鱼回去实在难受。

  于是江暮云建议,每天打水的时候顺带捞几条鱼,再带一些水藻之类的鱼食回来。吃不完的鱼先养起来,等太阳出来了,就把它们统统变鱼干。

  至于养鱼的地点么……

  之前逮兔子时挖的坑这不就利用上了。

  反正他们现在一时半会用不上蓄水池,把蓄水池边上的那个用来逮兔子的坑稍微扩一扩,正好用来养鱼。

  没做防水层也不要紧,这会儿还不缺水,每天把逮回来的鱼连着水一起倒进坑里,就足够保持水坑的水位了。

  江暮云和楚不闻两个捕鱼达人,在雨刚停的这几天里一直都没去市区。

  直到他俩带着所有同伴都来河边轮了一遍,完成了捕鱼教学,才开始正常轮换往市区走。

  不过在去市区的前一天,江暮云还得和秦时文一起去趟隔壁基地。

  秦时文说今天是唐安生日,说不定还是成人礼,她要去给唐安送个成年礼物。

  江暮云诚恳发问:“姐,你确定今天是她生日?”

  秦时文蹲在水坑边上研究怎么才能安全地给鱼嘴上穿绳子:“三月十五,我不可能记错,我都给她过好几年了。”

  江暮云敬佩:“还得是你。”

  三月十五,这是按他们自己编的日历来算的。

  秦时文理直气壮:“反正现在也没人记得时间了,我们有日历我们说了算。”

  江暮云感觉好像这么说也没错,为表歉意,她决定帮秦时文解决穿绳子难题。

  江暮云动作熟练地一伸手,勾上来一条有远大理想且跳跃能力出众的变异鲫鱼,等这条鲫鱼摔到岸上之后,就用边上顺手捡来的石块不轻不重地给它一下。

  等穿绳工作完成,再把它放水里泡一泡抖清醒,省得生命力余额不够在路上消耗的。

  秦时文把鱼竖着拎起来,保证它那口小尖牙作不了妖,然后才找了个大小合适的黑袋子给它套上,免得路上碰到其他幸存者招人惦记。

  唐安见了她们之后也是一脸茫然,听秦时文解释了之后感动得眼眶都红了,不管自己今年究竟多大,总之她只认今天是她的十八岁成人礼,还说要和基地请假回来过生日。

  江暮云和唐安不熟,在唐安报假的时候就顺带问了工作人员一句陈教授。

  那个工作人员也知道她和于连长熟悉,没多为难就让人去帮忙问了。

  陈教授还以为江暮云来找她是蘑菇没种好,今天还特意把自己小孙女也叫来了。

  陈教授的小孙女大名陈城小名甜甜,是个不到十岁的高冷小朋友。

  在陈教授给她俩介绍彼此的时候,陈城小朋友绷着脸伸出右手道:“江女士您好,非常感谢您提供的作物种子,如果您有关于蘑菇种植方面的问题,我一定会尽力帮您解决。”

  说完,陈城还想了想,补充道:“仅限于蘑菇,关于木耳等其他菌菇的种植方法,我目前还没能理清头绪。”

  江暮云和只到她腰部的陈城小朋友握了手,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她回忆了一下自己十岁的时候……

  她十岁那会儿做过最有技术含量的事,估计就是在各种地图路书上找翻斗花园在哪儿吧。

  难道这就是智商差距?

  江暮云笑道:“不是关于蘑菇的事。姐姐按照你的方法去种植,现在菌丝长得很好,菌包已经快爬满了。”

  陈城闻言点点头,像是松了口气的模样,说话的语调都轻快了不少:“那奶奶,我去找糖糖玩啦!”

  陈教授揉揉小孙女的脸蛋:“去吧去吧。”

  “我家甜甜打小就这样,怕生。她刚刚是害怕自己的方法不对,让你们白忙活一场,在紧张呢。”陈教授拉着江暮云坐下,向她温声解释道。

  江暮云眼看着陈城变成甜甜,倒是想起了她话里的另一个名字:“糖糖?”

  陈教授道:“也是个小姑娘,和我家甜甜一个岁数,现在和唐安那孩子一起住呢。听唐安说,她家里人是在蝗灾的时候没的。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唐安捡着她了,俩孩子就一直一起过。”

  十来岁,蝗灾之前还有家人,估计这个糖糖就是江暮云之前见过的那个小姑娘了。

  眼看着陈教授提起糖糖有些唏嘘,江暮云适时转移了话题。

  她拿出那个怪模怪样的蓝瓶子递给陈教授道:“陈教授,这里面装着一些种子,好像是蓖麻。但我们不知道它现在还能不能发芽,也不大了解这种蓖麻种子应该如何种植,所以只能来找您帮把手了。”

  陈教授拧开瓶盖有些惊讶:“在南市这边儿找到的蓖麻种子呀!这边儿种蓖麻的可不多。”

  说着陈教授把瓶子里装着的种子取出来,解开了裹在外面的袋子,取出一颗种子打量道:“蓖麻喜温、耐旱,但是不耐寒。这些种子虽然拌了包衣剂,但想要抗住先前那么低的温度,难。你们是在哪儿发现这些种子的?”

  这段时间基地发展得很好,于连长那边也能腾出人手四处搜寻植物种子了。

  只是先前极端天气太多,除非是放在特殊环境下保存的,例如江暮云发现的那些在地窖里的土豆,不然种子基本都死绝了,泡烂了也跑不出芽。

  江暮云回想了一下:“瓶子在很多层塑料布搭成的棚屋废墟底下压着,我们找到它的时候,废墟里有植物腐烂的痕迹。”

  本身这种塑料膜布就有一定保温作用,再加上植物腐烂放热,这些种子未必没有存活的机会。

  虽然机会挺渺茫的。

  如果仅仅只是今年一个冬天,那在它们中间找个幸存者应该问题不大。可要是算上上一个冬天的话,那就只能看命了。

  江暮云说着说着,自己也觉得没什么机会,只好冲陈教授笑笑:“反正这包种子您看着种吧,万一能种出来您别忘了叫我们一声就成。”

  陈教授也知道油料作物的重要性,她把种子归拢在一起,对江暮云道:“放心吧,如果有种子出芽了,我会让小于告诉你们的。”

  说完,陈教授还不忘安抚道:“别小瞧了这些植物,它们的生命力比人类想象中要顽强得多。”

  这话江暮云倒是认同,不然现在外面那满山的郁郁葱葱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两人说话间,陈教授房间的门就被敲响了,来敲门的正是她俩刚刚还提到过的于连长。

  于连长见了江暮云也不意外,靠着门就和她打了个招呼:“三月十五号早上好啊。”

  江暮云挑眉:“您这是见过文姐和唐安了?”

  于连长两手一摊:“您这一来就把我一小队长捞去休假了,她报假也总得报个原因,我能不知道吗。”

  于连长走到室内,像个亲近小辈似的和陈教授打了声招呼后自觉坐下:“不过你们这新纪年法挺好的,有纪念意义,名字叫着也挺吉利。反正我们这儿也没人数日子了,不介意的话我们干脆跟着一起用呗?”

  江暮云也学着他的动作两手一摊:“我有什么好介意的,你们喜欢就一起用呗,正好咱以后说话还方便,约时间直接约几月几号就行。”

  “说到这个,我还没问过于连长呢,我今天过来看您这基地规模也不小了,就没想着起个名字?”江暮云道。

  基地现在的规模确实不小,得有上千号人了。她和秦时文过来的时候就听说,基地已经准备在度假山庄的基础上向外扩建了。

  之前去艺市搜物资的人也说见过基地的队伍在艺市找建材。

  不过基地扩建也是往山区和临近县镇所在的方向扩,怎么都扩不到江暮云他们那里,他们倒是不用担心。

  于连长听了这话后表现出了明晃晃的痛心:“亏得咱两边还是邻居呢,咱基地叫啥名你都不知道?”

  江暮云一脸无辜:“我上哪儿知道你们叫啥名,你又没跟我说过,你们门口也没挂牌匾。”

  于连长噎住了,好像确实是这样。

  “我们这儿全名南市第一基地,简称南市基地。不过看在你和基地长关系好的份上,我特许你叫咱家基地的花名——南一。”于连长郁闷道。

  江暮云敏锐地捕捉到了关键信息:“南市第一基地?那还有第二基地?”

  于连长:“应该有吧。我们去市区的小队碰到过其他基地的人。至于有没有第二基地我就不清楚了。”

  江暮云钦佩:“所以您这就是先占个名号是吗?”

  又是挂着省会大名又是第一基地的,这不明所以的幸存者听了以后,恐怕下意识地就会觉得这边才是官方基地吧。

  于连长假装没听见:“你倒是提醒我了,回头我就找人弄个大字挂门口去,我说看咱家大门总觉得少点儿什么呢。”

  基地现在的大门就是原本度假山庄的大门改的,门口能容纳两辆大货并排进出,看着气势就很不一般。

  于连长琢磨着这要是条件方便的话,怎么都得弄几个鎏金大字挂上,才配得上这么响亮的名号。

  江暮云和秦时文回去的路上说起南一基地的事,还琢磨着要不要给自家山头也取个名字。

  “咱家那片小山头毕竟供养了我们挺久呢,总管人家叫小山头小土丘的,好像不大礼貌。”秦时文道。

  江暮云诚恳道:“你说得对,是挺不礼貌的。但凭我们几个的取名水平,万一取完了人家更乐意叫小山头呢?”

  秦时文怒道:“我们几个的取名水平怎么了?咱家取了名的不就大白小白,你跟楚不闻干的事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江暮云不可置信:“这都不能说明问题?咱家一共六只崽,只有大白小白有名有姓,还都是我和楚不闻的功劳,你们这些当哥哥姐姐就没一个反省过自己?”

  秦时文沉默了。

  等她爬上山后看见今天出来溜达的两只鸡时才突然反应过来:“兔子也就算了,这两只鸡不是你养的吗?它俩没名字也能怪我们?”

  江暮云委屈:“你看它俩那样,成天在外头溜达,哪一点像家禽了?自从雪化了以后,我连喂食的乐趣都没了。”

  这话是真的,这两只鸡又不怕雨又不怕毒,一天天的满山溜达,叨两口蘑菇叨两口菜虫,还会自己在土里扒拉小零食,完全不用江暮云操心,江暮云都有好一阵子没管过它俩了。

  秦时文看它俩在林子里那熟门熟路的街溜子样,觉得江暮云说话还有点道理:“那它俩确实挺过分。你给它俩取个名字,正好报复它们。”

  江暮云:“它俩先不提,我觉得你刚刚的话是在报复我。”

  秦时文笑嘻嘻:“怎么可能嘛,我报复你干嘛?我就是觉得咱家这两只鸡好歹是咱家蛋白质供应商,这么久都没有自己的名字实在太过分了嘛。你看人家多乖啊,还认人呢。”

  秦时文示意江暮云去看,刚刚还在在灌木边上溜达的两只鸡正朝着江暮云这边走来。

  江暮云纳闷它俩什么时候转性了,别不是又催她去扫鸡窝呢吧?

  然后江暮云就见那两只鸡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昂首阔步来到江暮云身前停下。

  紧接着,它俩身后的草丛里传来窸窸窣窣一阵响动。

  几秒钟后,草丛里滚出了三只嫩黄色的小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