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4 章(1 / 1)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积极准备北伐。

叶適提出中兴的“大略”进一步指出关键在于为政要“诚”、“赏”

与“罚”。诚是指号出令必思生民之大计而不徇乎一身之喜怒。赏2参《陈亮集》卷39《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及《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3《水心文集》卷25《母杜氏墓志铭》。

1《宋史》卷434《叶適传》。

2《宋元学案》卷54《水心学案》(上)。

是指爱人之功求人之善举之公卿之上而忘其疏贱之丑。罚是惩人之过明人之恶加之窜殛之戮而遗其贵近之厚。以后叶適多次上书朝廷其要点多是这些内容1。

这一年叶適才25岁这次上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反响他很失望。

淳熙二年(1175)叶適26岁赴武义招明山访吕祖谦与陈亮、吕祖谦相聚。

志存恢复论政从政淳熙四年(1177)叶適得周必大的保荐漕试合格中举人。次年春中进士第二名。自此叶適踏入仕途。

叶適在廷对中对孝宗和宰执提出了批评。虽然孝宗也力图精实求治但十多年过去了却没有尺寸之效。王业偏安于一隅庶政积废于今日。他提出不可因循守旧要革去弊政收复失地。

淳熙五年(1178)叶適授文林郎、镇江府观察推官。是年母病逝服丧。八年服除改武昌军节度推官。同年秋宰相史浩推荐叶適等叶適辞不就。淳熙九年升两浙西路提刑干办公事居平江(今苏州)。在平江尾四年淳熙十二年仍在平江冬参知政事龚茂良荐奉召赴临安。淳熙十三年(1186)改宣教郎任太学正。次年升太学博士。

叶適在奏对中论说国事之中有四难、五不可。四难是:国是、议论、人才与法度方面的四难;现实是:兵以多而至于弱财以多而至于乏不信官而信吏不任人而任法不用贤能而用资格。叶適向孝宗说:“此五者举天下以为不可动岂非今之实患欤!沿习牵制非一时矣。讲利害明虚实断是非决废置在陛下所为耳。”孝宗早年的锐意恢复的精神此时已没有了对这一番刺耳的忠言也无可如何说自己的眼病很重这样的志向已经没有了。谁能担当此任的你就同他说去吧。叶適再次进言孝宗“惨然久之”。

淳熙十五年(1188)叶適除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官他向丞相推荐陈傅良等34人。后来证明荐人正确这34人被召在朝政中挥了大作用。这一年林栗起对朱熹的攻击叶適为朱熹伸张说从郑丙、陈贾到林栗以道学之名指斥朱熹是没有道理的是小人残害忠良的惯用的手法。

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孝宗禅位太子赵惇即位是为光宗。五月叶適除秘书郎仍兼实录院检讨官。乞外补添差湖北安抚司参议官。作《上光宗皇帝札子》言国家有六不善即:今日之国势未善今日之士未善今日之民未善今日之兵未善今日之财未善今日之法度未善。叶適说:“不先明治国之意使此六者本伤而末坏心蠹而枝披支离而涣散而臣之议论无所复用矣。”可是仍然毫无反应。绍熙元年(119o)十月叶適以秘书郎出知蕲州。

光宗是个有隐疾的皇帝在请立嘉王赵扩为太子等问题上与退位在重华宫的太上皇孝宗有矛盾。皇后李氏以及陈源等从中离间。自绍熙二年十一月后父子之间隔阂很深从此光宗不朝孝宗。朝廷危机加深国事艰危群臣为促请光宗朝重华宫的太上皇可说是费尽心机陈傅良痛哭于庭赵1《水心集》卷27。

汝愚甚而引裾求光宗朝重华宫;太学生也上书。绍熙三年十一月叶適等上疏请光宗朝重华宫不从。绍熙四年(1193)叶適奉召赴临安行在十一月除尚书左选郎官。光宗很长时间以称疾为由不朝重华宫。宫廷矛盾使朝中大小事皆废。叶適尽力上言对光宗说父子之间亲爱出于自然不能没有事实而生疑忌。光宗有所动心曾两赴重华宫都城临安人听说后都为之欢悦。后来叶適又有建言未报。但光宗父子之间的矛盾没有解决群臣请光宗朝重华宫成了朝政的焦点。

绍熙五年(1194)六月太上皇孝宗死。光宗称疾不执丧事又引出朝政危机。赵汝愚及叶適等人通过韩侂胄请太皇太后吴氏垂帘尊光宗为太上皇立嘉王赵扩即帝位是为宁宗。

宁宗即位后朝中又展开新的斗争。赵汝愚为宰相韩侂胄自恃立宁宗有功为自己仅迁枢密院承旨很不满意。韩、赵的斗争不断升级。韩侂胄及其周围一批人排斥打击赵汝愚、朱熹、叶適等。赵汝愚被贬死于衡阳。叶適也受到牵连。韩侂胄与赵汝愚的斗争越演越烈说朱熹提倡的学术是“伪学”。由“伪学”之禁演变成反对“逆党”所谓的“庆元党禁”“初韩侂胄用事患人不附一时小人在言路创为‘伪学’之名举海内知名士贬窜殆尽”1。

庆元元年(1195)叶適为御史胡绂所劾降两官。庆元二年(1196)差知衢州。庆元三年朝廷立“伪学”之籍名单上共有59人叶適在其中。嘉泰元年(12o1)叶適起为湖南转运判官嘉泰二年弛禁迁知泉州次年赴任。同年九月应召入对叶適对宁宗说:“治国以和为体处事以平为极。臣欲人臣忘已体国息心既往图报方来可也。”1这番话为宁宗所称许。

韩侂胄动开禧北伐叶適说这件事至大至重一定要考虑周密“故必备成而后动守定而后战”要考虑战事给各方面带来的后果。开禧二年(12o6)叶適除工部侍郎韩侂胄进行北伐是要利用叶適的声望。但如叶適所料的一样这次北伐条件不充分也没有周密的准备加上用人的不当吴曦的叛降虽然战争初期获得一些胜利但很快战争的形势生变化金兵南下形势危急。叶適乞节制江北在和州、滁州等地战斗中他用劫砦等灵活的战术给金人以重创。兵退叶適进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叶適在长江以北屯田设置堡坞一面屯垦一面积极备战。这些做法很有成效。开禧北伐失败史弥远及杨后谋杀韩侂胄取其级以向金人求和。叶適于战端未开之时极力谏止晓以利害。在战争中特别是他节制江北的过程中解和州之围实施以江北守江的战略收到了成效这些方面是有功的但中丞雷孝友却弹劾叶適“罪名”是叶適曾“附(韩)侂胄用兵”。叶適因此被夺职回永嘉水心村专心著述讲学16年。嘉定四年转中奉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获祠禄奉祠凡13年直至嘉定十六年(1223)辞世终年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