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县西北);同时魏郡的豪强大族又反覆无常时降时反;更始旧将卓京等又密谋在邺城动叛乱魏郡形势很不稳定。为了加强这方面的力量光武乃以铫期为魏郡太守行大将军事负责处理有关重大问题。到任后他先兵击破卓京斩其将士百人卓京本人逃亡。消灭掉这一势力之后铫期又出兵打退进入繁阳、内黄的农民军“郡界清平”。然后又着手解决豪强势力的问题。郡中督盗贼(官名)的李熊是邺城的豪族地主其弟李6密谋迎接檀乡农民军入城有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铫期铫期召问李熊李熊叩头认罪愿与老母俱就死。铫期对他说:“为吏倘不若为贼乐者可归与老母往就6也。”使吏送出城李熊行求得6将诣邺城西门。李6不胜愧感自杀以谢期。期嗟叹2本节主要取材于《后汉书·铫期传》凡引本传文字不另加注。
以礼葬之而还熊故职。于是“郡中服其威信”。此后东汉朝廷在魏郡的统治日益稳定。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光武驾临魏郡。以魏郡局势已基本稳定调铫期回朝廷担任太中大夫之职随光武到了洛阳。不久又调任管辖宫廷禁卫军的卫尉卿。建武十年(公元34年)铫期病故光武亲临治丧谥为忠侯。范晔称铫期道:“重于信义自为将有所降下未尝虏掠。乃在朝廷忧国爱主。其有不得于心必犯颜谏诤。”这是很高的评价。
第四节王常王常(?—36)字颜卿颍川郡舞阳县(今河南舞阳县西)人。王莽末年为弟报仇亡命于江夏郡。王莽天凤四年(公元17年)荆州饥馑。王常与王凤、王匡等聚众数万人起义于云杜(今湖北京山县)活动于绿林山(在云杜西北)一带因号绿林军。绿林军推王凤、王匡为领王常为裨将攻云杜周围各县。后来王常同成丹、张卬率领一支起义军南下活动于南郡编县(今湖北宜城县西南)之蓝口聚号称下江兵。王莽派遣大将严尤、陈茂率领大军前来镇压。王常等战败乃率众转移到随县(今属湖北)以东的龙山、钟山一带。不久在随县以北的上唐乡打败了王莽荆州牧所部军队引军北上驻屯宛县东南的宜秋聚。
这时刘縯、刘秀兄弟率领的舂陵兵与王匡等率领的新市兵和陈牧等率领的平林兵会师在宛县以南的小长安聚被王莽打败各欲散去。刘縯听说下江兵在宜秋约同刘秀、李通前去和王常等联络。刘縯劝说王常与他们合兵反莽。王常同成丹、张卬商议丹、卬都说:“大丈夫既起当各自为主何故受人制乎?”王常心独归汉乃稍劝导其将帅。王常在军中素有威信成丹等诸将接受其意见。于是引兵与舂陵、平林、新市兵合诸部齐心同力士气高涨遂与王莽军展开决战大败之杀王莽大将甄阜、梁丘赐。更始元年(公元23年)二月绿林军诸将以“众虽多而无所统一”议定拥立宗室为帝。农民军将领中唯王常与南阳士大夫同意立刘縯但绿林军大部分将领都主张拥立刘玄于是立刘玄为帝建元更始。更始政权建立后任命王常为廷尉、大将军封知命侯。派他率兵北上攻取汝南、沛郡还到昆阳(今河南叶县)与刘秀等率众击破王邑、王寻所部王莽大军歼灭了王莽军队的主力。刘玄从洛阳迁都长安后命王常行南阳太守事予以赏罚大权封邓王食邑八县赐姓刘氏。
更始政权败亡后光武自鄗邑南下定都洛阳遣执金吾贾复等率兵南下于建武二年三月击破更始政权郾王尹遵。这年夏季王常携妻子前往洛阳归降光武“肉袒”谢罪。光武以王常与其兄刘縯相交颇深并在诸将中有较高威信对于他的归降非常高兴加以安慰夸奖王常诚心拥戴汉室。但对于王常久事刘玄不早归汉有责备之意。王常表示歉意并作了解释说:“更始不量愚臣任以南州。赤眉之难丧心失望以为天下复失纲纪。闻陛下即位河北心开目明今得见阙廷死无遗恨。”光武帝笑道:“吾与廷尉戏耳。吾见廷尉不忧南方矣。”于是召集公卿将军大会对群臣说:“常以匹夫兴义兵明于知天命故更始封为知命侯。与吾相遇兵中尤相厚善。”对王常归降深表欢迎并大加赏赐拜为左曹尚书封山桑侯。后来光武又在大会上对群臣说:“此家率下江诸将辅翼汉室心如金石真忠臣也。”于是拜王常为汉忠将军。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八月邓奉反叛后命他率领诸将南下讨伐邓奉、董。后来又命他率兵北上平定河间(今河北献县一带)、渔阳等地豪强大族割据的屯聚。建武五年(公元29年)秋王常又随光武讨伐苏茂、庞萌。在攻打下邳(今江苏睢宁县北)之役中王常率领所部与敌军在城下决战城上矢如雨下他亲冒矢石奋勇当先。光武于高处望见恐其有失遣使召回下邳敌军亦开城投降。不久他又率领骑都尉王霸平定沛郡(今江苏沛县)等地。建武六年(公元3o年)受命1本节主要取材于《后汉书·王常传》凡引此传文字不另加注。
率军西屯长安以备隗嚣。第二年光武派遣使臣拜王常为横野大将军位次与诸将绝席1高于诸将军以示尊宠。隗嚣大将高峻据朝那(属安定郡今宁夏固原县东南)他曾率兵击败之;又击败隗嚣部将于乌氏(属安定郡今宁夏固原南);又平定沿边塞的西羌部落。建武九年(公元33年)他奉命北上驻屯涿郡之故安(今河北易县东南)防备卢芳勾结匈奴入侵涿郡。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王常病故在屯所谥为节侯。
王常为绿林军的主要领袖之一后来拥戴刘秀为帝。与同时起义绿林的马武并列云台成为中兴功臣中的著名将领。
1绝席:独坐一席以示尊显。《汉官仪》曰:“御史大夫、尚书令、司隶校尉皆专席号三独坐。”第三十二章桓谭班彪张衡桓谭、班彪、张衡是东汉前期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人物。
第一节桓谭1多才多艺桓谭(前2o左右—约56)字君山沛国相县(今安徽淮北市相山)
人。其父于成帝时为太乐令。桓谭“以父任为郎”;或说桓谭入任是由宋弘的推荐2。
桓谭擅长音乐善于弹琴。宫廷举行宴会皇帝往往命他弹琴助兴3。他博学通达遍习《五经》皆训诂大义不为章句。能文章尤其喜欢古学多次从刘歆、扬雄辩析疑异。还喜欢歌舞杂戏。穿着简易不修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