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26 章(1 / 1)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府(包括在野的“反动派”);(4)实行反帝国主义的土地革命;(5)求得“民族的与无产阶级劳动群众的彻底解放”。

这些主张放过了真正的革命目标(日本帝国主义)而把非主要目标和可以联合的政治力量作为主要的打倒对象。这就完全离开了当时的政治形势离开了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

------------

4

第二把“民众自动武装起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同“对日宣战”对立起来用前者反对后者。

《红旗周报》第21期(1931年1o月25日出版)有一篇题为《是对日宣战?还是民众自动武装起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的文章说:“在此次反日运动一开展时明显地便有两个根本不同的中心口号。一个口号是由南京国民党中央提出而被一切反革命派别——从国家主义到托陈取消派、罗章龙右派——拥护的;另一个是由中国中央提出而得到全国工农兵贫民及革命学生所拥护的。前一个是对日宣战后一个是民众自动武装起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把这两个口号对立起来、认定“对日宣战”是反革命的口号这是极端错误的也是不符合事实的。当时国民党政府是反对宣战的。

第三把国防政府与苏维埃政府对立起来。认为国防政府是从买办地主到小资产阶级共同主张的反革命政权。

思美(洛甫)在《红旗周报》第23期(1931年11月2o日出版)表《满洲事变中各个反动派别怎样拥护着国民党的统治?》一文说各反革命派别都把“‘宣战’与‘国防政府’当做了他们的中心口号”。认为反革命势力“要镇压革命必须要有一个新的政府的形式来团结反革命力量这一新的政府形式就是各反革命派别所宣传的国防政府”。他强调中国的政权只能是工农民主专政即苏维埃政权。

第四所谓“中国革命是反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与土地革命两巨潮的汇合”的问题。

博古在《论民众革命与民众政权的口号》1一文中说:“中国革命目前阶段的特点是在两个伟大的革命潮流的汇合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与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统治的土地革命。因之反对帝国主义的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现阶段的主要内容。这一反帝国主义的土地革命正在苏维埃的旗帜之下开展着。”

这段话包含有许多基本错误观点:(1)民族革命与土地革命的汇合(结合)问题从革命整体上说两者是不能分离、互相促进的但在具体阶段上则可以有先后、轻重、主次之别。为了抗日可以暂缓土地革命可以把反帝与土地革命分开解决。但“左”倾教条主义者机械地认为两者只能同时进行。(2)“反对帝国主义的土地革命”问题。土地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反封建是反对国内的反动阶级、反动制度它只是间接地反对帝国主义并没有直接反帝的性质。“左”倾理论把土地革命说成是反帝的强调了中国革命的反世界资本主义性质这是“左”倾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3)土地革命是“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土地革命”问题。土地革命是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不是反对资产阶级的。“左”倾理论将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同等看待混淆了土地革命的对象和性质。

第五“民众革命推翻国民党是反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先决条件。”

在《中央为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瓜分中国给各苏区党部的信》(1931年4月14日)中对此有明确的表述:“号召组织与领导无产阶级与农民来消灭出卖中国污辱中国的反革命的国民党政权消灭这个反革命的投降帝国主义的政权建立民众的苏维埃政权是民族革命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打倒国民党(包括其中的各个派别)是民族解放的前提。“倒蒋”是抗日的前提。革命逻辑的展正好相反反帝(集中为抗日)是倒蒋的前提。

第六实行“下层统一战线”打倒一切中间派别。

1931年5月1日在《中央关于全国组织报告的决议》中说:“对于国民党改组派、取消派和右派等组织影响下的群众必须应用下层统一战线的策略分化和夺取他们到我们的领导下面。”1933年7月24日中央1《红旗周报》第29期1932年1月25日出版。

《关于帝国主义国民党五次“围剿”与我们党的任务的决议》中说:“集中党的注意力在最受资本主义进攻威胁的企业中去进行艰苦的群众工作组织工人阶级的反抗采取下层统一战线的策略以孤立反革命派与增强我们与群众的联系。必须具体的开始建立群众的赤色工会与争取国民党工会工人的工作。”下层统一战线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争取黄色工会及落后的工人群众去消灭黄色工会反对黄色工会的领。(2)争取中间派影响下的群众把这些派别打倒。(3)在军队中组织士兵反对军官把指挥权夺取过来。

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动“福建事变”成立“福建人民政府”提出了“反蒋抗日”的口号并寻求与联合。不仅拒绝合作而且进行了揭露与批判。认为:“它不会同任何国民党的反革命政府有什么区别那它的一切行动将不过是一些过去反革命的国民党领袖们与政客们企图利用新的方法欺骗民众的把戏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要推翻帝国主义与中国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而正是为了要维持这一统治。”1“所以中间的道路是没有的一切想在革命与反革命中间找取第三条道路的分子必然遭到惨酷的失败而变为反革命进攻革命的辅助工具。”2从以上分析可知九一八事变后“左”倾路线控制的中央不是正面地对着真正存在的革命任务集中力量去反对、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而是把从小资产阶级到帝国主义者一律打倒集中力量去推翻国民党夺取中心城市实现一省数省的先胜利。这就偏离了历史展的主流偏离了现实的革命的中心任务。

1《党史教学参考资料》(一)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67页。2《党史教学参考资料》(一)第569页。

第四节中间政派面向中国历史的中心任务中间政派面向中国历史的中心任务顺应了历史展的潮流主张团结、抗日、民主但无力联合各派政治力量结成抗日联合战线。

九一八事变后各中间政派及其代表人物纷纷主张抗日救国。1931年1o月青年党领袖之一陈启天在《民声》上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