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60 章(1 / 1)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忠这时也派人专程前来同马守应修好表示进一步联合对敌。

老回回马守应本人和他这一支起义军的最后结局据吴伟业在《绥寇纪略》里记载说到了崇祯末年“老回回已病死众推其妻掌营”。又说从马守应营里分出来一支别名“摇天动”的农民武装共有八营二十余万仍在江北的潜山、桐城一带坚持斗争。吴伟业的书中还有“大、小老回回”等绰号的出现。说明马守应虽然病死他的队伍并未溃散。值得注意的是到清朝顺治二年(1645)四月清朝顺治帝在诏书1里还说当时在四川有张献忠、湖北有老回回等农民武装仍在坚持抗清斗争。由参加明末农民起义到坚持清初的抗清斗争是一个有意义的转变是由反封建压迫为主的斗争转3戴笠吴殳:《怀陵流寇始终录》卷十三。

4彭孙贻:《平寇志》卷三。

5戴笠吴殳:《怀陵流寇始终录》卷十三。

1戴笠、吴殳:《怀陵流寇始终录》卷十四、十五。

2戴笠、吴殳:《怀陵流寇始终录》卷九。谈迁《国榷》卷九五作“解进忠”崇祯九年(1636年)“巡抚河南陈必谦趋南阳令南阳知县何腾蛟谕淅川贼不听。总兵解进忠自往被杀”。3谈迁:《国榷》卷九九。

1《清世祖实录》卷十五。

变为以反抗清朝民族压迫为主的斗争老回回一支人马在湖北的抗清同顺治五年回回人米喇印、丁国栋在甘肃动的抗清斗争一样都属于遍及全国的抗清总运动的一部分代表了回族人民同汉族人民采取联合行动的正确方向。

那么《绥寇纪略》和顺治帝诏书关于老回回存亡的记载是否产生了矛盾?老回回马守应到底在崇祯末年已经病死了还是清朝顺治初年仍在坚持抗清斗争呢?问题在于对“老回回”一词的解释“老回回”应是一种旗号“老回回”有时指马守应这个人有时指马守应和他所率领的那支武装后来又指已经没有马守应的原马守应所率的那支武装。这样就可以说崇祯末年“老回回”马守应已经病死由他的妻子或者子侄辈掌营继续打起“老回回”的旗号或者使用“大老回回”、“小老回回”的旗号来统率这支重要的农民武装而顺治初年仍在湖北坚持抗清斗争的“老回回”则已经是没有马守应的那支“老回回”武装了。“老回回”马守应和他的那支武装的结局大致如此。1马守应从崇祯初年同高迎祥、罗汝才一起成为明末最早起义的著名农民领袖之一。他历经十多年的戎马生涯先后转战于陕西、甘肃、山西、河北、河南、湖北、四川、安徽、湖南等省。有三个被明统治者称为“巢穴”的最主要的活动地区陕西北部的黄龙山区这是起义最早动地区;另外两个是以商雒山区为主的陕西、河南、四川、湖北交界地区和以大别山区为主的安徽、河南、湖北交界地区。马守应和他率领的这支“老回回”武装则一直是这三大地区的积极开拓者和主力之一。特别是正当农民起义低潮时期马守应与革、左诸营坚持大别山区的斗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瞩目的中坚力量。回、革、左的斗争及罗汝才诸营的斗争对于张献忠的入蜀对于李自成的北上推翻明朝的统治起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评论明朝之所以被推翻时说这不单是李自成一支力量的作用实际上是各支农民军即所谓“群盗”的共同作用。这一评论是颇为公允之谈。马守应足智多谋能征善战同时具有坚定不渝的革命气节。

他的威名和实力使敌人闻风变色受到各路友军们的普遍尊重。因此在明末农民战争中“老回回”马守应成为仅次于李自成、张献忠的重要领袖。

最可贵的是马守应始终坚持团结合作的品质他的绰号是“老回回”说明他公开打出了民族的旗号参加到以汉族人民为主力的大起义中来他继承和扬了明代回汉联合战斗的历史情谊他同其他各支农民军领们的团结合作关系一直很好。在当时尽管明封建统治者对回族人民采取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手段尽管封建地主阶级对于农民起义特别是对于有少数民族参加的反抗斗争总是极尽挑拨污蔑之能事但是在有关文献记载中并没有现回汉联合斗争方面生过任何纠纷。在起义军内部回汉族人民之间在马守应与各路农民军领之间没有因为民族成分的不同而产生矛盾与不团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回汉族人民能做到这一点确是极其可贵的。马守应最早同王自用、高迎祥、罗汝才后来同张献忠、李自成、贺一龙、贺锦等1智夫成:《关于明末农民起义领袖“老回回”之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1期据《(康熙)荆州府志》等材料指出“老回回”在1644年被张献忠所火并马守应本人也为张献忠所害。此事仍待考。即使“老回回”所部被火并绝不等于马守应被害。

农民军领袖们都是并肩战斗互相支援患难与共情同手足的。马守应同张献忠、李自成的关系尤为突出。崇祯初年马守应起兵反明的时候张献忠响应马守应的起兵投在他的部下受到马守应的赏识号为“黄虎”后来才独树一帜的。1不少文献提到崇祯十一年(1638)李自成在一次严重失利之后部伍失散殆尽他单人独骑由陕西商雒跑到河南淅川马守应的营里养病半年多后来由马守应分给他一部分人马再度起事反明。2这件事对于李自成后来的恢复与展壮大显然是起了作用的。特别是鉴于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后期在各路农民军中彼此猜忌倾轧事件屡有生而马守应那种始终主动团结友军共同对敌的作风就更加可贵。这种作风不仅在明末农民战争史中即使在整个中国农民战争史中也不多见这是很值得重视并给以充分估价的。11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七。

2彭孙贻:《平寇志》卷三。另见《烈皇小识》等书。

第五十五章数学中国古代数学经过先秦、两汉至隋唐的持续展在宋元时期达到了顶峰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而到了明清时期则逐渐衰落了这是由于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以及传统数学内在局限性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此同时西方经过中世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