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出来的两个道门即白云宗和白莲教在元代也拥有不小的势力。白云宗是北宋末由洛阳宝应寺僧孔清觉(1o43—1121)在杭州白云庵起的一个教团提倡素食念佛所以又称白云宗。它援引天台教义攻击禅宗在宋代一直被当作异端而受到禁止。入元以后白云宗为政府承认得以公开活动势力展很快。其中心在杭州普宁寺。延祐七年(132o)复被官方作为异端邪说取缔此后逐渐绝迹。
白莲教渊源于佛教净土宗的弥陀净土法门其创始人为南宋初年的吴郡昆山僧人茅子元。他所创立的白莲教并不要求门徒出家可以娶妻生子在家出家所以在下层社会中得到迅的传播。至十三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是“处处有习之者”1并在宋亡之前已经传到了北方。
元代白莲教的展比较曲折。元朝统一后一部分白莲教徒在杜万一的领导下于宋亡后次年曾举兵起义。起义失败后白莲教仍然取得合法地位。庐山东林寺在元成宗时一再受到政府的封赏从而推动了该教在全国的空前规模的展。但元政府内部对白莲教一直存在两种意见。因一些地方白莲教徒的骚乱活动武宗在继位之初(13o8)下令“禁白莲社毁其祠宇以其人还隶民籍”(《元史·武宗纪》)。后因镇江妙果白莲寺和尚普度赴大都通过国师感木鲁(即哈迷立)人必兰纳识里向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活动并为此上书武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后下旨恢复白莲教的合法地位。这时其信徒不但有下层百姓还有社会上层人士。寓居大都的高丽国王也皈依白莲教并在其国内创建寿光寺白莲堂。但英宗即位后又于至治二年(1322)下令限制白莲教的活动。在民间白莲教徒的数目一直不断增加。到元末白莲教为红巾军起义所利用2。
元代佛教典籍的流传颇具时代的特点。吐蕃藏经在这时传入内地。其中有一部分是从汉译佛典重译的但也有相当部分直接译自梵文。由是出现了对汉文藏经和藏文藏经进行比较研究的目录学著作即吉庆祥的《至元法宝勘同总录》1o卷。同时有部分藏文佛典在这个时期译为汉文被吸收到汉文藏经中。武宗时期继八思巴字创制、改进之后由大德29人译藏文经藏为蒙文可惜其刊本今已不传。在汉文藏经的刊印方面至元时期元政府对金代传下来的大藏经板(系以北宋版大藏经为底本雕造)加以校补雕刊印36藏颁行各方。白云宗僧人、杭州普宁寺住持道安、如一、如志等2《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二《惠汶传》。
1《佛祖统记》卷五五《事魔邪党》引良渚语。
2参见杨讷:《元代的白莲教》《元史论丛》第2辑1983年。
起刊刻的藏经称为普宁寺本6o1o卷。自宋季开始雕造的碛砂版藏经也在元代完成共63oo余卷。据新近表的资料元代后期还曾刊印过官藏1。1童玮等:《元代官刻大藏经的展》《文物》1984年第12期。
第二节道教宋室南迁后在北方活动的道教主要是太一、大道(蒙哥时期改名为太真)、全真等诸派及浑元教等。其中正一为宋以前旧教派而全真等则为宋室南渡后北方新创教派。
全真道由道士王喆于金朝中期所创追随他为展全真道作出重要贡献的是其七大弟子。全真教宣扬道、儒、释三家合一兼而修之故号全真。金末元初全真道及时投效蒙古统治集团因而后来居上获得了比太一、大道诸教以及佛教、儒学等远为优越的地位以至能在三四十年内在北方长期维持“设教者独全真家”的局面2。蒙哥在位时期生了两次佛道辩论全真道士两次遭到失败。其结果不但使道教的地位降至释教之下而且也稍稍改变了全真道在北方道教诸派中一门独尊的状况。全国统一以后活动于南宋故土的旧道教符箓各派继续流行于江南各地;在北方传播的仍然是全真、真大等教而以全真道的势力最大。
道教势力在世祖至元年间又经受了一次严重的打击。蒙哥时曾勒令道教归还被他们霸占的佛寺二百余所。到至元十七年“僧人复为征理”。据释教声言全真教徒殴击僧徒诬僧人纵火声言焚米三千九百余石。这场官司仍以道教失败告终全真道士被诛杀、剿刖、流窜者达十余人。释教乘势要求朝廷追究曾经蒙哥禁断、但尚流行于世的道教伪经。元廷遂于次年命释门诸僧、翰林院文臣偕正一天师张宗演、全真掌教祁志诚、大道掌教李德和等人会集长春宫考证道藏诸经真伪。释道辩论达数十日之久结果除《道德经》外其余道教经典悉被判为伪经。释教敦促朝廷再次下令焚经忽必烈说:“道家经文传论踵谬非一日矣。若遽焚之其徒未必心服。彼言水火不能焚溺可姑以是端试之。俟其不验焚之未晚也”。他命令道教诸派各推一人佩符入火“自试其术”。张宗演等人惊慌失措承认“此皆诞妄之说。臣等入火必为灰烬实不敢试但乞焚去道藏”。忽必烈于是下令除《道德经》外其余道教诸经一概焚毁并禁止醮祠遣使晓谕诸路遵行1。这次打击祸及南方道流其影响过蒙哥时局限于北方的焚毁道藏之举。不过《道德经》外“其余文字及板本化图一切焚毁”的诏令并未完全执行。由于正一道人张留孙通过太子真金向忽必烈恳请道经中之“不当焚者”或“醮、祈、禁、祝”等仪注皆得保存2。忽必烈末年又撤销对醮祠的禁令“凡金箓科范不涉释言者在所听为”。当时由于桑哥等权臣沮遏这道诏旨只在京师公布“而外未白也”。成宗即位以后又将2王恽:《真常观记》《秋涧集》卷四o。
1《圣旨焚毁诸路伪道藏之碑》《至元辩伪录》卷五。
2虞集:《张留孙墓志铭》《道园学古录》卷五o;袁桷:《张留孙家传》《清容居士集》卷三四。它重新颁行天下1。道教这才从焚经厄运中喘过一口气来。自蒙哥时候起全真、真大、太一等教门宗教领袖的掌教地位均由朝廷任命或加以承认。入元以后更由此展为一项特殊的制度:“国朝之制凡为其教之师者必得在禁近号其人曰真人给以印单得行文书视官府。”2各宗掌教的人选由本宗上层推定后经皇帝批准赐印有时也直接由皇帝委派本宗中深孚众望者担任。在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