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7 章(1 / 1)

大航海之科技夺宝 魂魄二代 2000 汉字|21 英文 字 4个月前

海冬早就提着左轮手枪上去开干了。

王海冬此时只能庆幸,自己当初没一个好奇向李华梅借件重宝来欣赏一下,要不然如果还不出来,鬼知道那位大小姐会对自己做出什么鬼畜的事情来。

不过说到鬼畜,王海冬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回头看了看三无女问道:“不是说升级有奖励么?难道这点东西海洋女神都要赖账了?”

三无女实体化,这一点对王海冬可是期望已久的了,据说还是免费实体,那自然要问个清楚,不过以目前王海冬的角度看去,三无女依旧是那副幽灵的模样,既然木已成舟,那该要的好处自然一个都不能少。

“呸呸!女神怎么会赖账,只不过实体状态和灵魂状态不同,但是却是可以自行转换了,如果主人需要,三无自然就能变成实体呢,现在要转换么?”三无女为王海冬的无知解释道。

“转换,转换,动作快点,老子快等不及了!”王某人迫不及待地道,看了好几个月的虚影,现在终于实体化了自然要jī动一下。

奇_书_网 _w_w_w_._q_ i_ s_h_u_9_9_ ._ c_ o _m

白光一闪,王海冬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动用神力都要闪光,不过在这隐隐的光辉中,王海冬却看到一个人影闪现,只不过这个人影和王海冬想象的完全不同,这道人影的身上竟然没穿衣服!

“我操!赠品果然有问题!老子的肉x器跑那去了?给我个小萝莉有什么用!”光影还未消失,王海冬就忍住不仰天大骂起来。

三无女的确是三无女,只不过这个三无女显然还没发育到她虚影的模样,光溜溜的神力除了洗衣板就是洗衣板,120以下的身高标准的幼稚园女童,王海冬就算重口了点,却也没鬼畜到这个程度!

[ ]

165 出发南亚

165出发南亚

某日,王某人不带一人独立离开罗府,不过回来时手中却多了个小萝莉,某人口口声称这是他家远房表妹,不过从那些人眼里怎么看都怎么像在说“禽兽”“萝莉控”之类的话。

三无女升级了,王海冬则是赔进了一件重宝,三无女对此的官方解释则是,为了防止某人利用神器碎片组成完整神器的防范,以后获得的神器不经主人允许绝不会进行吸收。

王海冬能怎么办?作为弱势群体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不过科技等级升级后,王海冬在可制造列表中倒是发现了不少好东西存在。

手摇式发报机,无线电对讲机,光这两样就能大大提升海冬舰队的通信距离和效率。

经过升级后王海冬也算欣慰,自己在现代熟悉的那些东西基本都已经能够制造,当然这些东西制造出来也没什么大用,在没有网络等现代化信息的支援下大多只能当做摆设来用。

再说装备上这些超时代的科技,的确是有些太超过,对于这个世界的木壳船而言,速射炮已经算是绝杀利器,要是给配上300毫米以上口径的舰炮,一炮下来这些不足300排水量的小船能省下个木头渣都算是运气了。

“换装,全面换装,全都给换上手摇式发报机,一点神力一台,发报距离还能达到上千公里,他奶奶的要不是不好开口,老子还真打算把卖给李家的发报机全部回收了呢!”跨时代就是跨时代,就算是王海冬那个时代淘汰下来的东西,效果已久惊人。

发报机的能量变成手摇,也就是说基本不再需要神力作为能量供给,而减少了这最费神力的项目,发报机的“生产”成本也就成倍地下降。

不仅如此,发报机的充能限制解除后,就算在内陆发报机都能正常使用,这要李华梅知道了估计就该提着刀向她的“未婚夫”要求设备更新了。

新科技王海冬可不打算这么快普及,说简单点,要真让这群家伙有了即时通信的能力,那王海冬还hún什么?

开放发报机已经是为了收购神力之下的无奈之举,开放更多,岂不是自找麻烦。

除了发报机外,手持式对讲机也被王海冬亲昵,虽然王海冬能够已经能制造电话甚至手机,不过没有信号发射台和中控中心,就算没人普及一台iphone4也顶多打打愤怒的小鸟。

手持对讲机虽然要受到神力能量的限制,而且王海冬能够找到效果最号的那个型号,传递距离也不过只有5公里,一台每天能够传递15分钟信号的对讲机5点神力,比无线电发报机还要贵,可是在战时在紧急情况下,这其中的差别可就大了。

自家会长又开始发疯似地给舰船换装,不过准备留在东方海域内的运输舰队依旧还是使用着过去的老式发报机,至于新舰队中发报员们又多了一个新的助手,每当他们开始发报时一旁就会出现一个家伙在费力地摇着手柄。

光是发报机和对讲机可还没有完成全部的换装,等了半个月后,海冬舰队一行人全部秘密消失,对外宣称是接下委托要下南洋,但是有人宣称在海上看到海冬舰队出了杭州湾后直接朝背面驶去。

“会长,我们和王家的人谈妥了,120货仓的丝绸,每货仓要价850金币,按照您的吩咐直接价格直接压倒了10万金币。”负责舰队交易的马如龙向王海冬汇报道。

平均每货仓减少了16枚金币的开销,马如龙的会计技能还算是不错,比起真正的商业高手虽然还差了些,不过在价格本来就偏低的情况下,只要能够完成王海冬的要求就足够了。

除了杭州湾海冬舰队的确是北上,不过北上航行了不过小半天就一个转弯进入了长江流域。

进入长江后海冬舰队第一个目标就是太仓造船厂,此时海冬舰队的第一艘巨舰已经完工,额定满载乘员280人,火炮数量88门,全造价12万金币,船身长52.8米,满载排水量1035吨的超级巨舰已经完工。

接收巨舰的计划早就排上了海冬舰队的日程表,新舰将替代海冬舰队原主舰改名为海冬号,而原本的海冬号则是拆除了附加设施,其实也就是蒸汽机和速射炮,停放在太仓船厂进行修补后,自然会有海冬第二舰队进行接收,替代舰队中小排量的舰船,同时也作为全武装舰队成为第二舰队的主舰继续进行它的海上生涯。

接收完战舰后,海冬主舰队的规模已经达到了650人,主力巨舰王海冬装上了200名水手,另外9艘战舰也都是半满载,达到了50人每舰的水平。

不过按照在南洋有经验的罗望海的说法,这样乘员标准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