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说道。
“你已经有阙正卿了。”童千玺提醒道。
“别瞎想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进不了东方学园。”荆九明淡淡地说道。
“那老戚呢?”童千玺再次看向戚雪冯,只见戚雪冯挑选了冬菇和冬笋。
“他毕竟和那小子睡了一夜,又吃了那小子几道菜,估计心有不安吧?”荆九明摸着光秃秃的下巴,推测道。
“他会不安?”童千玺冷哼了一声,便不再说声了,只是不停地摸着自己的胡子。
郑轲看到戚雪冯烹饪食材,也站了起来,眼睛瞟向了戚雪冯。
荆九明既然是阙正卿的师傅,那么,和荆九明关系不错的戚雪冯,厨艺也应该没得说——尤其,这个地方是东方学园,世界最好的华夏烹饪学校。
戚雪冯把冬菇放在热水里浸泡,又拿出一根冬笋,去掉外皮,放在砧板上,手中的厨刀快速切下。
厨刀速度在初看之下,并不那么快,但是冬笋却在转眼间,切成了薄片,长度一致,宽度相同。
等戚雪冯放下厨刀,郑轲才意识到,原来冬笋已经切好了。
郑轲暗自咋舌,明明看起来很正常的速度,结果等戚雪冯都已经把冬笋切好,他才意识到这些。
接下来,戚雪冯开始了烹饪菜品,每一个步骤,都非常轻盈,像是没有用力,但效果却出人意料的完美。
郑轲可以确定,戚雪冯并没有使用“境界”,只是正常的烹饪,但看起来却是那么的舒服,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舒服,有种四两拨千斤的感觉。自己的厨艺与戚雪冯相比,倒显得有些锋芒毕露了。
“你在看什么?”戚雪冯在把锅盖盖上之后,询问郑轲。
“我觉得,你在烹饪的时候,有种特殊的感觉,明明没怎么用力,但效果却出人意料的好……”
戚雪冯摆了摆手,“臭小子,你懂什么?你以为我不想像你那样吗?虽然不服老,但身体却很听话,体力完全跟不上。为了多烹饪几年,很多时候都要妥协。告诉你,千万别羡慕我,因为等你到了我这一步,你会发现,如果没有体力,再好的厨艺也是白搭。”
戚雪冯脸上有些失落,看来年纪和体力,对他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老戚,你这句话说的,有那么几分水平。”童千玺突然说道。
“P!我说话一直很有水平。哼。”戚雪冯冷哼了一声,扭过了头。
“……”
这个……戚老爷子,还真是有性格。
戚雪冯掀开锅盖,将芡汁倒入,淋洒上酱油之后,稍微翻炒一下。
“好了,小子,我给你做的菜品,叫做炒双冬,你快点吃吧?”戚雪冯得意地说道。
“稍等。”
郑轲也来到自己的锅前,掀开了锅盖,将鳗鱼料理装盘,“三位前辈,我的鳗鱼菜品也做好了,您们也请慢慢品尝——清炖鳗鱼。”
忙碌的一年级 第12话 通过考核
郑轲和戚雪冯相视一笑,相互交换了菜品。
戚雪冯的菜品名为炒双冬,顾名思义,炒得就是冬笋和冬菇。
像这样的素菜,因为没有肉类的帮衬,通常会缺少一种厚重感,所以,一般情况下,在试吃之后,总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煸炒后的冬菇、冬笋与酱油、二汤一起焖煮,经过淀粉的勾芡之后,整道菜品显得鲜香浓郁,搭配着浓香的芝麻油,让人对这道菜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郑轲没吃早饭。
不管怎么说,当这道菜品摆在郑轲的面前时,他第一时间拿起了筷子,夹起了一片笋片。
笋片经过油炸之后,去除了内部的水分。初尝之下,笋片的香脆口感,在口腔内回荡,而笋片在咬碎之后,其鲜美的笋肉,触碰着味蕾,让身体忍不住发出了一下颤抖。而在经过反复咀嚼之后,笋片所含有的汁液,也流淌到口腔各处。
这种鲜美的味道,沿着神经,冲到大脑,然后,渐渐散去,但是,笋片与酱油、淡二汤、冬菇焖煮后,所产生的鲜美味道,充斥在他的大脑之中。
郑轲再次夹起一片冬菇,细细咀嚼,冬菇的鲜美也完全在他的口中,绽放了出来。
在两种冬令时蔬的交替攻击下,郑轲差点失去意识。
美味!
虽然只有两种常见食材,但是那种足以击溃到人们内心的冲击,让郑轲久久不能释怀。
受制于食材的限制,这道料理,绝对不是郑轲吃过最好的华夏菜。甚至,宣荔随手就可能做出几道更丰盛美味的料理。但是,如果只限于冬笋和冬菇,那么,这道菜品无疑是郑轲心中的NO.1。
那种信手拈来的自信,以及对待料理的喜爱,深深地埋在了菜品中,随着郑轲的咀嚼,渐渐地与他的血液、内心,相互融合在一起。
郑轲一口气把整道菜品吃下,长出了一口气,突然想起他的菜品,好像还要接受三名评委的考核,立刻转过了头,看向三位老人,却看到他刚刚才烹制的鳗鱼料理,只剩下一地的鱼刺。
这个……速度也太快了点吧?不过,从三位老人的神情来判断,他们对他的菜品还算比较满意。
其实,岂止于满意?三位老人在试吃过郑轲的菜品之后,眼睛都弯了起来。
这道菜品的名字叫做清炖鳗鱼,顾名思义,重点在于“炖”上。没有炖盅的存在,使得整道菜品失色不少,因此,三个人也对这道菜品降低了期望值。
然而,当鳗鱼入口之后,细嫩的鳗鱼肉鲜美软滑,入口即化,不需要用力咀嚼,鳗鱼的鲜香,就已经沿着味蕾,分散到口腔的各个角落。而最为关键的汤液,也流露出鲜美的味道,沿着喉咙咽下之后,汤液的余味残留其上,久久不散。
好舒服啊!
三个人在试吃完料理之后,都露出了极为幸福的表情,他们的口腔、身体,甚至每个细胞,都充斥着海鲜的味道。
说实话,这道菜品的味道,远远超过他们在听到没有炖盅后,心中所设想的预期,甚至说,与最初的感受相差无几。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道菜品没有缺点。
缺失了炖盅,确实让鳗鱼的味道和口感、汤液的味道有一定的缺陷,而且,高汤使用的是淡二汤,而不是上汤,这也降低了整道菜品的品质。
郑轲用自己的厨艺,尽可能地弥补这种缺陷,却没办法完全消除。对于三位用一辈子的时间来专研华夏菜品的老人,想要察觉到这种缺陷,并不算太困难。
现在的童千玺有种说不出的后悔,他不拿上汤过来,是怕上汤被糟蹋了,但现在看来,这些厨具和食材,完全束缚了郑轲的手脚。
三个人互看彼此,略微点了点头。
在这种条件下,很难判定郑轲和阙正卿谁更厉害,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郑轲的实力至少和八阁在一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