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这你这里休息一下吗?我走的很累了。”李钊开口道:“而且我有点饿了。”
“那你进来吧!”赵仁河倒是不怕他,同样都是一年级的小豆丁,何况自己还是一个伪豆丁。
将人带进了房里,但是没带去卧室,而是在客厅里,俩小孩儿就跟过家家一样,赵仁河的人临走前,怕他没人伺候不方便,愣是给他准备好了凉茶跟水果,加上中午送来的点心,他这里说实话,真的什么都不缺。
“这是什么?”看到点心被眼前的小不点从桌子那头推过来,李钊有些发懵,他不认识这个点心!
“这叫芫荽饼。”赵仁河介绍:“你吃吧。”
李钊拿了一个,眼中满是稀奇,别的好说,宫里头都有吃过,见过;但是芫荽饼没有。
“这是用香菜晒干磨成粉,与糯米粉一起用木质模具压成的芫荽饼,我们这里的特色点心,根据养生的说法,能利五脏、补筋脉、调食下气。”赵仁河指着黄绿色的芫荽饼:“就是味道比较特别,你尝尝。”
但是李钊拿着,翻来覆去的看,好像是正在犯愁,从哪儿下口,赵仁河没有多想,就拿了一个,自己啃了一口:“是今天中午新做的,你吃一个,味道还好。”
李钊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味道么……说不上多喜欢,但是的确别具一格。
赵仁河眼珠子一转悠,他立刻就明白了!
这不是不知道怎么吃,而是在担心。
担心什么呢?
万一有人下毒呢?
嗯,这位的身份……呵呵呵……。
“你再尝尝这凉茶,是我们这里夏天常喝的东西,我们小孩子喝茶不好,喝凉茶就方便多了。”赵仁河将盛放凉茶的茶壶,先给自己倒了一杯,又给这个叫李钊的小正太也倒了一杯,然后自己先喝了两三口:“你也喝啊!”
就像是俩个小孩儿在装大人一样,还彼此客气了一下。
俩小孩儿吃了两块点心,喝了两杯凉茶,肚子里有了东西,李钊就不那么饿得慌了。
反而开始打量赵仁河这个屋子。
这是赵仁河将来的客厅,海姨娘好东西不多,都给了儿子,等到布置客厅跟书房的时候,更是将所有能给儿子长脸面得东西,都摆了出来。
客厅是李奶娘临走的时候给赵仁河布置的,因为赵仁河还小,这里的布置也简单,想也知道,没什么人来做客的,也没什么人,可以来赵仁河这里作为客人,让赵仁河这么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接待。
所以这里的布置简陋了一些,但是胜在让出来的地方大,正厅上挂着一副明显是成人仿的《晓雪山行图》。
整幅画描写大雪封山的清晨,一山民赶着两只身驮木炭的小毛驴在白雪皑皑的山间行走。
山民衣着单薄,弓腰缩颈,使人感到雪天寒气逼人。
毛驴、竹筐、木炭及人物衣纹均用干笔钩勒,并施以水墨渲染。
当然,这是原画的意境,这仿的画卷,终究是仿的,跟真迹无法比。
“这是《晓雪山行图》?”李钊看到这幅拙劣的仿制画卷,堂而皇之的挂在正厅上,不由得很是吃惊。
谁会将这样一幅仿画,堂而皇之的挂在正厅上?
丢人也不是这么丢的啊?
“是啊!”赵仁河还很骄傲的样子:“这是我爹爹给我画的《晓雪山行图》,我没见过雪,爹爹画给我看的。”
的确,这里是沿海,雪也只是天上飘落之后,到地上就化了。
“你觉着这幅画很好看?”李钊惊呆了!
他是见过原画真迹的人,《晓雪山行图》作为环境的山石以带水墨笔作斧噼皴,方硬有棱角。
远处山石用水墨大笔扫出。
近处树枝以焦墨钩出,横斜曲折富有变化,细微处用淡墨钩出。
近与远的笔墨浓与淡效果,有着较强的画面空间感,画面用大斧噼侧锋直皴山石,下笔爽利果断,画树简括,枝条劲健。
乃是一绝世画作。
画者马远,河中人,号钦山,与夏圭同为南宋画院后期的著名画家。
史家记载:其画学李唐,精于山水,用焦墨画树石,以大斧噼带水墨为皴。
因其画峭峰直上不见其顶,或绝壁直下不见其脚,风格独特,世称“马一角”。
他的画作,宫里有不少珍藏,他看过很多次。
现在再看这幅拙劣的作品,当然觉得不入眼:“这是仿画,还画的不怎么样。”
他是实话实说,说完才觉得不太好,当着人家儿子的面,说人家老子仿画,还画的不怎么样,这小孩儿该不会跟自己吵起来吧?
结果赵仁河却小大人一样的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我爹爹画的不好,他的水平,如果出去卖字画,是无法养家的。”
说的李钊一下子就笑出来了:“你还真有眼光。”
“没办法啦,这是我爹爹的一片苦心。”赵仁河一摊手:“你没发现吗?这幅画,另有意境!”
《晓雪山行图》虽然整幅画面寒气逼人,但看到两只小毛驴身上驮的木炭,心里自然有些许温暖油然而生。
有了这几筐木炭,就不再畏惧冬天的严寒,艰苦的日子里总算能看见一丝希望的曙光。富贵对于淳朴的乡民们也许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而几筐木炭换来的庸常而温馨的生活,菜根飘香的生活却是可以和家人一起分享。
世称“马一角”的马远的特殊构图技法,总是以小见大,以一斑而窥全貌。
《晓雪山行图》依然如故,取雪山之半坡、雪树之逸枝、雪路之一径……整幅水墨以大衬小,即以雪山的局部雪坡衬托生命的行走与延续,寒气惊春,大地为之一振。用干笔勾勒、水墨渲染的毛驴、人物栩栩如生,竹筐、木炭清晰逼真,气韵自然朴实。
那些在皑皑白雪中露出“冰山一角”的枝条和野草,已暗藏几分春意,待来日暖风吹拂,定还乡野一个山花烂漫的春天。
网页订购,网页订购啊!
106一顿忽悠!
106一顿忽悠!
山石、树木均露“一角”、“半边”,是马远常用的构图形式,故而他被称为“马一角”。
行旅题材的画家们偏爱在题名中使用“雪山”“雪溪”“晓雪”“暮雪”等意象,这些“雪”的意象在命名中的出现,让人即使不览画图,仅听其名,便觉有荒寒肃杀之感、冷寂无奈之情。
李钊被赵仁河这种分析画作的说法,说的一愣一愣的,尤其是那最后几句“有荒寒肃杀之感、冷寂无奈之情”的话,李钊不自觉的就想多了,他是庶出之子,院子里一个伺候的人都没有,还说被借调出去,堂堂平南王府,难道连个备用的下人都没有吗?要借调世子爷庶出三子的庶出三子身边伺候的下人?
赵仁河继续侃侃而谈。
《晓雪山行图》题名中的“晓雪”,本身就给人荒寒冷峭之意,而图画内容更是冷寂肃杀。该图取景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