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元初,天下大乱的时候,辽金的屠刀和蒙古的铁骑,南下入侵万里河山。
世家徒有好底子,却没有足够的武力可以保护,以至于到了明朝,科举成了取士的唯一途径。
后世的每个朝代都使用了科举制,以及每每开朝都默认诛杀前代世家,还地于民,也是这个因素。
因为开国之初,需要安定,需要民心,诛杀前代世家大族,可以获得大量的土地田产,分给平民百姓,得了实惠的百姓就会有思安之心。
直至清朝,扭曲了的科举,更是大行其道,以至于百年屈辱之后,到了现代,干脆釜底抽薪,采用了土地国有制,这可谓是历朝历代均未有过的一个创举,是否能够成功遏制世家一说……只能等后世来评价了。
但在如今的朝代,要遏制世家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开国君臣。
跟着皇帝抛头颅洒热血,为的不正是荫庇后代子孙?
至于后代子孙是否能争气,就只能看家教的。
当这些人因深恨世家、皇权压迫揭竿起义后,自己也将成为了压迫别人的世家和皇权,不得不说也是极其嘲讽的一件事。
武阳帝为了把世家取缔,正在逐渐收拢权势,世家大族出身的子弟,成才的都送去了边关历练,不成才的也没资格让武阳帝看在眼中。
但是这些世家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知道武阳帝的意思,因为李钊用的是阳谋,自家子弟不成器,也没办法。
武阳帝削减世家的影响力,权利也逐渐收回,世家没有办法,不抵抗的同时,也在想办法自救。
这个办法,就是储君的正妻!
侧妃什么的不要想了,说到底,妲己再美也是妃!
只有正妻才是他们看重的地位,何况他们已经有了人选,其他的那些什么阁老家的孙女儿啊,三公九卿家的小姐啊,这都是陪跑的,她们当个侧妃也就可以了,因为按照宣亲王的级别,正妃一位,侧妃能有四位之多!
侧妃的位份,足以安慰那些人了。
可是如今看起来,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宣亲王可不好煳弄,也不知道他从哪儿知道的那些事情,不仅知道的清清楚楚,时间地点,事情经过,甚至是人证物证都俱全,铁砧如山的情况下,那几个阁老一个都没幸免,全都被武阳帝给罢官免职,抄家流放了!
这下子,朝上顿时偃旗息鼓,谁也不敢招惹炸弹一样的宣亲王,毕竟谁家没有点阴私事情啊?
当着皇帝的面被爆出来,多丢人啊?
而且更狠的是,宣亲王是有人证物证的,想抵赖都抵赖不掉。
有的人回家去就开始想着抹平自家的事情,结果却发现,人证物证都不见了,不用想,肯定是在某位亲王的手里头呢。
更有的重大事情的人证物证,消失的无影无踪,查都查不到任何蛛丝马迹,这帮人更是心里没底儿了。
本来就心虚,这下子更害怕了。
有好几个人主动提交了致仕奏折,上面直接就批了,武阳帝准许了,他们就灰突突的回了老家去,不过,最起码保留了体面。
童敏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只是抿嘴乐了半天,给小虾米做了一个扇套,打了一个万事如意的络子。
不过,此事完了之后,这帮人又开始作妖了。
宣王妃没指望了,那就开始折腾别的吧?
让赵仁河不高兴的是,这些朝里头的几位老大臣们,大概是物伤其类了,这之后立刻就倚老卖老起来,明明很容易解决的一件事情,非得拖拖拉拉不可,这样熬下来,李钊熬不住的!
又一次,赵仁河等李钊吃饭,结果李钊被绊住了脚,回不来,赵仁河忍不下去了,气势汹汹的跑去了干清宫。
大闹了一场,那些老大臣们见识到了平南王的撒泼打滚,气的胡子都要翘起来了。
赵仁河却不管不顾:“再敢拿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来打扰皇帝休息,老子扒了你们的胡子!”
几个老大臣被气的纷纷撅了过去,赵仁河拖着李钊就离开了干清宫,剩下这些事情统统交给了小虾米去办理。
小虾米也够绝的,不愧是赵仁河养大的娃儿,初生牛犊不怕虎。
他直接带着自己的手下,把这些老大臣们关起来!
关在哪儿了呢?
关在了前朝的班房里头。
这里有一个小房间一个小房间的办公间,然后是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外间还有休息室。
在桌子上,堆满了奏折。
这些奏折并非是皇帝必须看的,只不过是些老生常谈的内容,只是这些老大人们就爱上这样的奏折,仿佛不上就是对皇帝不忠一样。
可怜赵仁河跟李钊的人,从来不上这些没用的玩意儿,请安折子更是一个月上一次就行了。
多了他们写着累,皇帝看着也累。
但是老臣们就拿这些折子来累武阳帝,觉得要让武阳帝看到他们的忠心,折子写的一个比一个长,内容花团锦簇却说不到重点。
李钊看的也郁闷,却偏偏无法张口说让他们别写的这么罗里吧嗦。
还是小河好啊!
嗯,儿子也不错。
他被小河带了回来,洗漱了一番之后,有专门负责按摩的大力太监,给他揉捏了一番,推拿到一半,他就睡着了,这些天累的。
想要趁机拔出世家的势力,很不容易,毕竟世家大族,盘根错节。
那太监下手很轻,看皇上睡了,就看向了平南王:“王爷,奴才继续伺候着?还是退下去?”
这人睡了,他再下狠手推拿,肯定会醒。
“下去吧。”赵仁河让人都退了下去,自己合衣躺在了李钊身边,给他和自己盖上了一床薄被,屋里头有一点橘子的香气,是他吃了橘子之后,把橘子皮放在了炉子边上烤出来的味道。
他们俩是不熏香的,觉得熏人的很,何况容易被人钻空子。
寂静的屋子里,只有俩人相互的唿吸声,嗯,还有一点小唿噜声,淡淡的橘子香气飘荡在屋里头,混合着一点墨香,十分清新自然。
屋子外面,有冷冽的风吹过,天阴沉沉的,飘起了雪花。
天地间很快就一片银装素裹,建业七年的第一场雪,下来了。
而远航在大洋彼岸的远洋舰队,再次受到了当地人们的欢迎,他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财富,还带来了国与国之间的信息桥梁。
只是在欢迎的人群里头,有一个人十分特殊,这个人虽然穿着西式的盛装,却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气质温文尔雅,身边跟着十几个护卫一样的,人高马大的西方大汉,那人看着那船队的眼神发直。
543平南王的豆腐心
543平南王的豆腐心
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