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0 章(1 / 1)

平南王府凭男记 初吻江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仁河才不信,还有比他舅舅更合适的人选。

  古代人的宗族观念很重,血统观念更重,自家的孩子,尤其是男娃儿,怎么能跟外人姓?

  亲家的也不行啊!

  要是海家有直系长辈在,此桩亲事定然成不了。

  好就好在,海家没有直系长辈在,海家村的那些人,也管不着海福龙,他已经是个官儿了,是整个海家村最出息的人。

  谁敢管他?

  且海家村没几个有文化的人,什么宗族观念对于普通同姓族人有用,对于官员没用,何况这官员还是个武将,更是百无禁忌。

  加上对方乃是秀才的女儿……海家村没秀才!

  所以才导致这桩亲事的成功,孩子生了俩,一男一女,等到身体养好了,再生就是,只要能生,不愁生不出儿子来。

  “我就吃亏在没儿子上头了。”孙应嘉脸色不好看。

  “没事儿,没儿子,有孙子就行。”赵仁河摆了摆手:“日后一家两姓,兄弟还能搭个伙儿过日子,总比我这老哥一个,单打独斗的强,幸好我聪明,亲娘不生,我可以找几个帮手。”

  “我家孩子不给人当马前卒。”

  “我也没兴趣拿自己表弟表妹当什么马前卒。”

  “也不馋和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

  “我也没乱七八糟的事情要人掺和。”

  “小子,少给我打马虎眼,我见过的人,比你吃过的米都多!”

  “孙先生,小子绝对不跟自家亲戚打马虎眼,说的是真心话!”赵仁河嘴快,说了后世的称唿,这位看起来真的一点都不老,他也不知道要怎么喊自己舅舅这个一点都不老的老丈杆子。

  “你才多大点子?”孙应嘉一下子笑了:“就知道顺杆爬,喊我先生?”

  赵仁河这才反应过来,这里的“先生”不是他前世的“先生”了,不能随便喊人。

  “我就是那么一说,您看起来可一点都不像是落魄的老秀才,老秀才要都您这样,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得去跳黄河了!”就这样的,哪儿像老秀才了?

  “那你去跳啊!”不老的孙老秀才,嘴巴子也很毒舌。

  “您真的姓孙吗?”赵仁河皱眉看他:“不是姓黄?”

  “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孙应嘉回看他:“为什么你觉得我应该姓黄?哪个黄?皇帝的皇,还是黄色的黄?”

  “您这么一个美大叔,张嘴就往禁忌的颜色上靠,真让人不适应。”赵仁河嘀嘀咕咕了一些让孙应嘉听不懂的话,不过他还是告诉他:“我听说过一个姓黄的人,他叫黄药师,外号黄老邪,乃是一位奇人。”

  “这名字是听古怪的,听起来应该是个很有个性的奇人。”孙应嘉好奇地问:“你如何认识的?”

  “小子怎么会认识?是在府里头的藏书阁里看到了一些记载。”赵仁河索性道:“据说此人正中带有七分邪,邪中带有三分正;乃桃花岛主,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琴棋书画,甚至农田水利、经济兵略等亦无一不晓,无一不精。个性离经叛道,狂傲不羁。性情孤僻,护短,行事怪异却不失潇洒,身形飘忽,有如鬼魅。武功造诣非凡,已臻化境,偏偏此人虽然漠视传统礼教,却最敬重忠臣孝子,说此乃大节,不可违背。”

  “他还会武功?”谁知这位孙应嘉竟然问了个非常有重点的问题。

  “会!”赵仁河乐了:“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

  “听起来不错。”孙应嘉有些好奇:“桃花岛,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只在家中藏书阁的书里头看到过记载,此人乃海外奇人之一,他的碧海潮生曲,据说就是看潮涨潮落,悟出来的一首曲子,以音律作为攻击手段,非比寻常!”当年没少熬夜看小说,且后来为了能写出好的作品,不仅拜读了金大神的著作,更是细细的研究了其中的写法,各种人物的设定:“还有落英神剑掌,是看满岛桃花,落英缤纷,而顿悟出的一套掌法,可以空手夺白刃。”

  说的孙应嘉有些心驰神往:“世上竟然还有如此奇人异士?”

  “还有玉漏催银剑,剑锋成弧,旁敲侧击,去势似乎不急,但剑尖笼罩之处极广,除非武功高于其对手以兵刃硬接硬架,否则极难闪避。”赵仁河也是放开了忽悠:“噼空掌、灵鳌步、附骨针……。”

  “此人……可还在世?”孙应嘉古井无波的心里有了一点涟漪。

  “不知道是不是还活着。”赵仁河一摊手,金大神倒是去世了,可是他书里头,可没写黄老邪最后死没死。

  “这人跟您同样,只有一个独生女儿。”赵仁河道:“而且独生女儿也找了个不甚聪明的女婿……。”

  《射雕英雄传》是一本好小说,他跟孙应嘉说了黄老邪的平生,孙应嘉脸色却突然变得古怪了起来。

   很想写一个黄老邪似的人物,多有趣啊!

160兄妹回乡

  160兄妹回乡

  海福龙不知道自己那古怪的老丈杆子,对自己聪明伶俐的外甥,有什么好聊的?

  这都一下午了,要不是便宜妹夫要走,他都不敢派人去催。

  赵仁河乐呵呵的走出小院儿,孙应嘉却在书房看他离去的背影,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

  一家三口在依依惜别中,上了回家的马车。

  “杜大成是谁啊?”赵仁河看过亲娘的见面礼,是一幅画,他不知道杜大成是谁,就直接问渣爹。

  “杜大成啊,前朝的一个比较有名的读书人。”赵希伊告诉他:“字允修,号三山狂生,一作山狂生。江苏南京人。嗜声诗,工音律,善画禽虫花木,嫣秀生动。不过他这人太狂了点,虽然号称狂生有些名望,却不得前朝那些人的青眼,一生也就那样子过了。除了绘画有名外,他作诗还有点看头,不过也没留下什么诗作,只在《明画录》里有所记载,不过他的各种花卉、草虫之类的小画倒是流传甚广。”

  “哦,原来如此啊!”赵仁河点头。

  随后想到,在这里当然不觉得一副前朝的名画多贵重,在他前世那可老贵重了。

  一行三口人回到宅子里之后,便收拾一下用了一顿晚饭,还没等休息,门口来人求见,是三太太的人。

  赵希伊以为她这是追来找茬儿了,脸子拉得老长,叫人进来,却不马上就让上来回话,而是坐在堂上喝了一点子花果茶,晚上不宜喝茶,会走了困觉,俗称失眠。

  他顺气了半天,才叫人进来。

  结果对方一进来,赵希伊就皱眉了,因为对方是个仆妇,但是头上却戴着一朵白花!

  “老爷,太太娘家的老太爷,离世了!”这仆妇乃是刘三儿家的,素日在三太太跟前也是有姓名的那一挂仆妇,且话不多,但办事牢靠,这才被派来,她男人是赶车的,这夫妻俩是套了三房的一挂小马车,紧赶慢赶的才在城门关上之前,入了城。

  饭都没吃,饿着肚子等回话,如今总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