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各有算计
张扬击败童贯中军后便令众军往平原收降残兵以防他们劫掠百姓。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在百姓配合下半日间便把水泊方圆二十里清查了一遍未及走远的溃兵纷纷被捉回梁山。
当晚众人便收拾军马步卒回山寨请功。张扬先到大寨聚义厅上坐下令裴宣验看各人功赏。
张扬活捉段鹏举射杀毕胜、李明关胜斩马万里武松擒周信杨志斩韩天麟秦明杀吴秉彝。其余童贯将领或死于乱军中或趁夜遁走。收降军马也在六万余众。
裴宣刚刚记录了众人功劳水军便也报来战果获钱一百万贯粮草五万石。
张扬让人记录了便道:“让水军运送钱粮返回吧一定要严肃军纪以防有人趁机劫掠百姓。”
吴用随着山寨大胜也生出些野心来听的张扬要召回水军忙道:“此次山寨收降兵马甚多山寨已经无法容纳。何不占了济州创立一份基业。”
公孙胜闻言也道:“正是那河东田虎、淮西王庆都已割地称王加上皇帝昏庸天下乱象已现寨主雄才伟略正该趁乱而起。”
鲁智深、武松等性直头领也纷纷附和。
吴用见张扬沉吟不语便瞟向宗泽。(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宗泽却自有考虑道:“山寨兵强马壮确实有割据之力了只是朝廷根基还未失去若倾全国之力来征恐怕也不好对付。甚有可能使得我汉人实力大损若金国灭辽南下恐怕我中原再无抵抗之兵。”
吴用生恐张扬被宗泽动摇忙道:“宗公此言差矣以我山寨兵马和寨主武功韬略不消几年必可削平天下。金人若没宋朝帮助数年内又如何能攻灭辽国。”
宗泽道:“山寨虽然有些小胜但也不可小觑天下人西北精兵数十万若尽起而来我山寨又如何敢说必胜。”
吴用道:“用兵之道在谋不在力在将不在兵。故曰:主帅无能累及三军。今上昏庸所用之人非奸即佞即使有百万兵马又有何用。”
关胜几个带兵被擒的闻言却不乐意了纷纷开口驳斥。
张扬见战火有扩大趋势忙道:“众人勿需多言我已有主意。水军先行撤回降兵便先在泊外驻扎操练一月后再选拔正兵。”
张扬一向决断众人见状便也不再多言。
次日李俊便率水军返回。段鹏举、周信也被众人劝降了。
各地接到梁山帖子的草寇见梁山再次大胜官军也不敢与梁山作对。但他们又没有别的财路若不劫掠百姓便无法维持开销只好结伙来投梁山。少数大盗虽然不缺钱财但也不想用来养许多无用人马接到梁山帖子便纷纷解散人马携带钱财隐居。有些野心的则带了兵马来梁山投靠。有名可查的便有枯树山丧门神鲍旭、没面目焦挺和芒砀山混世魔王樊瑞、八臂那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
初时樊瑞三人也恐梁山记恨前番拦截戴宗等人之事但在戴宗亲自走了一趟后便也带兵来投了。
却说童贯逃回东京后便径投蔡京府商议。
徽宗继位初蔡京被贬杭州便是童贯为他在天子前进言才又被起用后来两人便内外勾结把持朝政。现下虽然蔡京被贬但羽翼尤存加之圣券未衰因此童贯才来寻他。
两个见了各叙礼罢请入后堂深处坐定。
蔡京道:“太傅不是去征剿梁山了吗?怎么如此快便回来了。”
童贯闻言叹了口气道:“说来惭愧一时轻敌在平原下了寨被贼人趁夜劫了三寨损失了六万兵马。次日贼人又趁势来攻大军虽然奋战良久但奈何贼人众多又都是亡命之徒终究寡不敌众。胜捷军回来的也不过几百人那八州军马也都近乎全军覆没。这却如何是好?”
蔡京听的童贯兵败也是吃了一惊想了一下道:“此事却不好办如今王黼、高俅一伙得势恐怕他们会趁机夺取兵权。”
童贯唯一嗜好便是揽权闻言忙道:“这却如何是好若让王黼一伙掌握了军政大权恐怕我们便再无出头之日了。”
蔡京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但仍然想再次复相自然也不想王黼势力太大想了一阵道:“此事还得在高俅身上着手高俅一心要为兄弟报仇我们便保举他去征剿梁山换的他闭口。而且高俅不过一个市井无赖出身又不通兵法此去必然也是有败无胜。有此把柄高俅必然从此不敢再提太傅之事。只剩王黼也无法成事。”
童贯闻言喜道:“太师果然是老谋深算啊下官佩服。”
蔡京摇头道:“老夫早已致仕(离任)太傅何出此言?”
童贯笑道:“以太师谋略迟早会再次出山的。”
二人又互相拍马了一阵便让人请来高俅。
高俅听的蔡京邀请也不敢怠慢来到蔡府见到童贯也是一愣。
童贯罕见的先与高俅叙了礼又把征剿梁山之事说了一次。
高俅听了果然是大喜讽道:“太傅去岁还大破西夏今次怎么被区区梁山草寇打的全军覆没。”
童贯本来便瞧不起市井出身的高俅见他敢对自己无礼不由大怒正要驳斥但看到蔡京眼色忙改口道:“本官不过一时大意才被贼寇得逞。若再予我十万兵马必可剿灭贼寇。”
蔡京也道:“贼居水泊非船不能征进枢密只以马步军征剿因此失利中贼诡计。下次太傅一定要调用水军方好成功。”
高俅冷笑道:“太傅折了许多军马又费了国家许多钱粮却寸功未得恐怕天子不会轻饶你吧。”
童贯道:“此事还得太尉代为隐瞒才好。”
高俅上次便想带兵出征好谎报战果加官进爵可惜被王黼摆了一道“便宜”了童贯。现在见童贯有事相求便道:“这个容易只是我想亲自为兄弟报仇还请太傅也成全才好。”
童贯见高俅上钩心中也是暗喜但仍按计划道:“此事不可能。”
高俅正要翻脸蔡京却道:“太尉与梁山有杀弟大仇君子有成*人之美太傅何不退后一步。”
童贯闻言沉吟了一阵便也道:“好吧。”
三人商量妥才又请来王黼。
王黼见三人已经形成共识也只好妥协了。
次日众奸臣便奏明天子童贯军因水土不服暂且退兵。天子申斥了童贯一番便又遣高俅为帅再伐梁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