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童贯败走(1 / 1)

水浒枭雄 孤鸿夜飞 1721 汉字|12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七十三章 童贯败走

童贯无奈的看着营外骂阵的梁山士卒郁闷道:“战战不得退又怕他们衔尾猛追这却如何是好。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董耘道:“为今之计也只有让后军缠住梁山贼人我们先退回济州再从长计议了不然恐怕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马扩道:“后军战力不齐若留他们断后恐怕会全军覆没。中军乃百战之师不若以中军掩护后军先退那样也可以多保留一些人马以便收拾人马再战。”

董耘跟随童贯多年了知道他不会舍得损伤中军便也讨好道:“后军战力不齐如何保护的枢相大人安全。”

童贯虽然不相信梁山贼人能捉了自己但也不想损伤自己嫡系部队想了一下道:“传正副合后来商议军情。”

陈州都监吴秉彝和许州都监李明来到中营见过童贯。

童贯道:“梁山贼寇搦战你二人看该战否?”

吴秉彝道:“不瞒枢相后军士气已无昨晚又没歇息好已经不堪再战。”

童贯道:“秉彝言之有理今日确实不宜再战。只是营地简陋贼人若强攻的话我们也会伤亡惨重。贼寇虽然战力不强但经过昨晚一战我军兵力大损短期内恐怕无法击破贼兵。而我军营中粮草又不多若要从济州运粮运粮队恐怕很难安全穿越二十里平原。为今之计只有撤兵回济州收拢其他三营溃兵再来与贼寇厮杀了。只是若贼人衔尾猛追恐怕会形成溃退。”

吴秉彝听到这里已经猜到童贯找自己来是干什么了。与李明对视了一眼无奈道:“末将二人愿领后军断后请枢相先往济州我等稍后再去听令。”

童贯见吴秉彝如此识机道:“二位将军真乃忠勇之人他日回的朝廷本官必在天子面前保奏二位。”

吴秉彝二人谢过童贯自去引兵。

张扬见官兵后军摆开阵势便也令张清上前搦战。

吴秉彝也正想拖延时间便派了一员副将迎战。

战不数合张清拨马便走那副将也听得刚才张清用石子连打数将并不追赶。张清取了石子见那将并不追赶便又拨马迎来。那将以为张清又来交战不妨张清手起处石子正中那将眉心。那将也不敢再战伏鞍便回本阵。

吴秉彝正要再派将童贯却传来全军冲锋的命令。吴秉彝知道童贯是想让后军缠住梁山军马中军好落跑。但也不得不带军开始冲杀瞬间战场便杀声震天。

张扬也觉血气上涌便也挥军开始冲杀。

中间五千马军刚刚冲锋起来地面便开始巨震马蹄声也瞬间便掩盖了喊杀声。

后军士卒刚才虽然见到梁山有五千马军感觉和步军差不多同样是黑压压的一片。但看到马军冲锋起来的声势后便都泛起马军不可战胜的念头。

张扬刚刚冲到官兵三百步外便取下神臂弓开始点射。

吴秉彝当其冲只觉胸前一痛不甘的看了一眼被洞穿的瘊子甲(这种甲柔薄坚韧甲片呈青黑色光亮得可以照见毛。这种铁甲是用冷锻法加工出来的。当甲片冷锻到原来厚度的三分之一以后在它们的末端留下像筷子头大小的一块不锻隐隐约约像皮肤上的瘊子所以叫“瘊子甲”。)便栽下马去。接着便是衣甲鲜亮的各级将领众人这时才现平素爱若性命的盔甲此时并不能保护自己。

张扬射空一个箭壶才拿起霸王枪冲入官军阵中。在张扬和亲兵带领下五千马军便如铁锥一般插入了官军阵中。

童贯见张扬马军势如破竹的向自己中军冲来便要整军逃跑。

马扩道:“梁山马军眼看便要冲破后军若我们全军撤退恐怕会被贼人冲散。不若留步军拦住贼人先带骑兵撤退。”

童贯闻言也顾不得保存自己实力了让飞虎大将毕胜领中军步军断后也不带帅旗只带了骑兵便向济州逃去。

数千马军奔驰的声音在战场也无法掩盖后军士卒本来便不敌梁山人马见中军开始逃跑更是马上溃散。

毕胜见梁山马军已经破阵而出便令弓箭手开始攻击。

梁山马军也开始出现大量伤亡但由于后阵本来便是在中军营前列阵的官兵中军刚放了一轮箭梁山马军便冲入了营中。

张扬冲入阵后虽然一样是点到即死扫到便亡但也明显感觉到了阻力不少悍勇士兵被枪刺中后便抱住枪身往下拖。好在张扬力量惊人枪上多了一个人也是挥舞如飞。其后亲兵也可以保持尖锥阵形但左右两翼骑兵却开始迟滞。只能是以各队千夫长为便如m形一般多头并进。

张扬见童贯中军如此悍勇也生出爱惜之意取下弓箭望准帅旗便射弓弦响处帅旗便应声而倒。张扬又连珠数箭便把旗下数人都射下马。

张扬便叫道:“童贯已逃降者不杀。”

这些亲兵也知道主帅已走但到底是童贯带了数年精兵又纠缠了良久梁山步军也加入战团才开始陆续投降。

童贯一行逃了十来里马扩便道:“枢相昨晚一战三营士卒大半都分散逃走这一路而来却并没见什么溃兵恐怕前面有埋伏。”

董耘道:“我军兵力尽损到了济州恐怕也无力进攻梁山了不如回京再起大军来征剿梁山。”

童贯来时本来也是雄心勃勃看着身后仅剩的数千骑兵不由叹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啊。好在天子不理政事久矣我们便先回京吧。“

说完便又领军向东京而来。

逃了二十几里又被林冲部拦下大半。童贯也不敢回救领了数百骑便落荒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