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缘由(1 / 1)

红楼之黛玉重生 矣往 293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52章 缘由

原来是这安乐王邀黛玉去那静思庵一聚, 黛玉心下无奈, 这安乐王是把她当男子了吗?居然这般下帖, 其中还冠冕堂皇的提醒黛玉不要忘了他的相救之恩云云。

次日黛玉便着人架了马车,按着约定, 往那静思庵来。这安乐王倒是早已到了, 黛玉一进安门, 便有小尼姑来给她引路,好巧不巧, 又是往那梅园里去。

“不知王爷相邀, 所谓何事?”黛玉在安乐王对面坐下, 两人之间隔了一张茶案。

“也无甚事, 只是这些日子闲的紧。”安乐王自顾自斟了盏茶,“本王有一事一直想不明了, 故而特来向县主求教……县主可否先摘了帷帽?”

“回王爷, 臣女不愿。”黛玉已是有些恼了。

“本王不是有意唐突,是真心求教。”安乐王真诚道, “终归这林家是你做主,也只能来问你了。”

“不知王爷为何事苦恼,还请说来?”黛玉依旧带着维帽,端坐在那里。

“县主可知如今京中有许多人家在谋你这一门亲事?”寒继问道。

“如今臣女只知有景国公一家欲为庶子谋求, 至于其他, 约莫还有几户。”黛玉答道,估计是习惯了这安乐王有一出是一出,是以黛玉并不惊讶。“柳皇后异母的兄弟, 就是那日划船那人,家中也欲说这一门亲。”寒继补充道。

“王爷这是来替人说媒的吗?”黛玉淡淡问道。

“本王是想问,本王如今也尚未婚配,晓得县主的婚事他人无法左右,不知县主可愿意,可愿意做本王的王妃?”

“臣女记得与王爷初见,王爷曾说将臣女讨做侧妃也使得,如今……臣女怎么当得起王妃之位?”黛玉倒是一点都不磕巴,情绪就没什么起伏。

“那时本王年少无知,不作数,本王在此给县主赔罪!”安乐王连忙起身作揖连连。

黛玉侧过身子,并不敢受,撇了这人一眼,却不知这王爷吃错了什么药!

“你如今在这京中,只要有一日不嫁人,便会有人暗算与你,林家早已无人,你可晓得那日若不是本王在那岛上,你会如何?”寒继正色道。

“自然知晓,是以臣女深谢殿下大恩,王爷今后若有什么臣女能效劳的,定不敢推辞。但若要臣女以身相许,请恕臣女不能如殿下所愿。”

“本王并没有挟恩以报的意思,只是想着反正本王未娶,你也未嫁……也免得总有人要算计县主,本王还得跟着操心!”安乐王讨了个没趣,咕咕哝哝道。

“多谢殿下挂心,只是臣女今世并无嫁人之想,还请王爷另寻姻缘,殿下觉得女子的出路便只有嫁人一条吗?”黛玉反问道,

“世人多言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若是嫁了人,还要小心翼翼讨夫家欢心。侍奉婆母姑嫂,非婆母小姑用尽不能用饭,上理家事,下育子女,还有一堆的姨娘通房,想想便觉得头疼。殿下心里清楚,那些人家明知臣女身子不济,恐子嗣无继,却依旧汲汲营营,不过就是想熬死了我,再谋了林家的家财去,毕竟这女子嫁了人,进了院,便是夫家说了算了。”

“殿下莫要与我说律法,那些人家自有一千种法子,让这律法抓不出错来。所以殿下且说说,为何臣女放着自己当家作主的日子不过,好端端却要想着嫁人?”

安乐王被黛玉问得一时无言,不知该如何作答,只听黛玉又道。

“臣女晓得殿下是一番好意,多谢殿下对臣女几番回护,如今那些人谋的是臣女的婚事,待臣女有朝一日上了年岁约莫又会谋划着给臣女过继嗣子。无论臣女选了哪一条路,终归是免不了他人算计,莫不如选一条自己能做主的。”

“你说的,确实极有道理,只是……”寒继欲辩白,却又不知从何反驳,或许这正是当年林如海苦求圣上不要为其女指婚的缘由。

“殿下,您已不小了,您的王妃之位,并不是臣女能胜任的,臣女能多挣得几年阳寿便是万幸,于子嗣一项,并无指望,坊间传言……并不全为假话。殿下龙章凤姿,定会寻得合意的王妃。”

黛玉觉得自己实在颇为不易,别家姑娘就算和闺中密友说起成亲一事,脸上都会发红,如今她居然可以面不改色的同一个没见过几面的皇室贵胄谈论此事,且此人刚刚还口口声声念着要求娶自己,这样出格的话前世宝玉都未曾说过。

莫不是是死过一次之后,心智都坚定了许多。这十一殿上求娶,她居然丝毫不诧异,仿佛理所当然。

“且不说这个,不知县主可想回江南?本王倒是有个法子?”寒继又问道。

“什么法子?”黛玉是真的十分想回苏州祖宅去。

“你嫁与我,我成婚之后便可就番,这样咱们就可以一道回江南去了!”寒继兴高采烈道,好似这个法子十分了不起。

“夏虫不可语冰,凡蛙不可语海!”

黛玉拿起案上的茶杯,很想砸一下面前这张一本正经给自己出‘主意’的俊脸,想到这些杯盏都是庵堂里的,只能作罢,也不告辞,起快步出了梅园,上了马车就往林宅去。

那日午间,姜夫人用过了午食,正在自家的雨亭中给兰花浇水,让它们能避过这午间的燥热。只见守门的家丁咋咋呼呼跑了进来。

“夫人!夫人!大事不好!这十一殿下,打上门来了!”

姜氏一抬头,果然见那怒气冲冲的寒继绕过了影壁。

“顾远那个老家伙如今在何处?!给本王滚出来!”

姜氏心下纳罕,前些日子这殿下往自己家跑得殷勤,与夫君顾远也是十分投契,还每每来时,这殿下还会带上几幅字画。

“殿下,外子如今不再家中,今日是外子去宫中的日子,不知外子做了何事,惹得殿下如此大动肝火?”姜氏有礼有节道。

十一殿下转念一想,怪不得这顾远说要以今日为期,还满口胡诌这是他求神问卦算出来的好日子,原来不过是今日正式宫中明帝每月会请帝师入宫讲经解文的日子,这顾远正好可以躲了过去。

只是躲到宫里又能如何,他安乐王却又不是不能入宫,寒继冷哼一声,这就往宫里去。姜氏看着十一殿下气冲冲离去的模样,心中越发疑惑,顾远向来不会做多余之事,却不知是为何要把这殿下气成这等样子。

却说此事勤政殿里,明帝与顾远探讨过一轮经义,宫人给两人斟了茶水,顾远早觉得口干,如今倒是‘牛饮’起来了。

“朕听说这些日子十一往帝师府上跑得很勤,却不知又在鼓捣些什么?”明帝‘漫不经心’问道。

“十一殿下是为了自个的姻缘呢!也真是为难臣这一把老骨头,臣虽然有个帝师名号,但也不是事事都懂啊?”顾远笑道。

“十一居然操心自己的终身大事了,也真是难得,却也不知是哪家姑娘,怎不和朕说,朕亲自与他指婚便是。”明帝听说是为了亲事,心中疑虑稍减,只是又不明白,这安乐王为何不与他明说,求一道赐婚的旨意,也就罢了。

“这婚事啊!陛下怕是也做不了主,十一殿下看上的是林大人家的承安县主。”顾远摆摆手,想到这安乐王多半傻乎乎真的照自己吩咐去做了,忍俊不禁。

“怪不得先时在毓园里他会去救人?”明帝微微笑了,须知那一夜景国公家幼女失踪一事,他这九五之尊可是特意撞上的,这安乐王和柳呈非救了人回来,也没瞒着这身居高位的天子。

“不过先生说的对,这婚事朕确实做不了主。”

“太上皇和陛下不能做主,臣怎么能做得了主,可这十一殿下觉得臣好歹昔年与林大人相识一场,日日缠着臣要臣给他想个法子,臣便随意说了个。”顾远又道。

“却不先生是如何指点十一的。”明帝又问,顾远便将自己给安乐王支的招如实禀报。

“先生啊!先生,你这是什么主意,别坏了事才好!”明帝听得顾远所说,也乐得不行,先时疑虑消了大半,也不知这十一弟会不会照做,那可有好戏看了。

“陛下、陛下。安乐王闯进来了!”这夏公公迈着小碎步,急急忙忙往这殿里禀报,寒继早已大步流星超过了夏公公。

“皇兄。”寒继见明帝在此,礼不可废,便先向皇帝行了礼,压着心地的不悦,瞪着顾远道,“不知皇兄今日的文章可看完了,臣弟欲寻帝师一叙。”

“这个……皇弟啊!说亲做媒本就不是男子擅长之事,你应去找母后或是你皇嫂才是,……且说你这婚事朕是做不了主的。”明帝见这兄弟气得很,欲宽慰一二。

“多谢皇兄关怀,臣弟今日只是来寻帝师的。”安乐王又道。

“那便去吧!朕还有折子要批呢!”明帝见他坚持,也只能摆摆手道。

安乐王怒气冲天,几乎是挟持着顾远出了宫门,却不知顾远背心已是被冷汗浸透了,明帝近些年来地位越发稳固,人也越来越多疑,常往各府安插鹰犬监视,尤其对这个曾经帝王人选的十一殿下,更是忌讳。

如今十一殿下才往自己府上跑了几次,龙椅上那一位便相问了,好在这十一殿下真的是被气坏了,言行举止无不轻浮狂放,倒也不是演出来的,只愿那一位能少些戒心。

作者有话要说:  以后早上七点更新,大家起床就有文看了~

因为身份问题,还有皇帝多疑又精明

楠竹也是活得小心翼翼那种人

很多事情都要把握度

如果楠竹表现得翩翩公子礼贤下士,又得人心~他估计早就被解决了

同样如果楠竹表现得太过纨绔,皇帝估计又要疑心男主韬光养晦,毕竟是男主是太后按着储君培养出来的~

皇帝也不好骗啊~

男主也在努力猥琐发育中~

在黛玉面前才有点少年郎的纯真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