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间。”
“你可以这么认为,但我只是担心他们的叫喊声会把俄国人给吓跑。”
康德拉上将在下午就赶到了位于克拉瓦的奥军前线司令部,这回皇储殿下的表现让他很满意。在与他简单的会谈后,皇储立即给前线的博洛耶维奇上将打电话,命令他立刻率第3集团军北上却解救德国人。最令他感到满意的是,皇储终于答应在两天后就发动一场他盼望已久的全面进攻。
他兴致勃勃,不辞辛苦地视察着分散在80公里范围内的部队,李海顿却留在克瓦拉,与前线参谋部的人员仔细研究着作战方案。
德军发动的华沙-伊万戈罗德战役看来不可避免地将遭到失败。德奥陆军缺少配合和勾通,在加利西亚战役的紧急情况下,德军并没有给奥匈军队提供一点帮助。现在他们遇到了危险,毛奇却一再要求奥匈陆军进行全力的增援。
“弗朗茨,你的问题是太过于相信德国人,这才是加利西亚战役失败的根本原因。”李海顿从康德拉手上接过了毛奇要求奥军全力向伊万戈罗德发起进攻的电报,随手把它放在一边,然后对他的总参谋长说道,“整个加利西亚战役的计划需要德国方面出动一到两个集团军进行配合,但德国人呢只出动了一个军,总共四个师的兵力,这点人还不够给俄国人塞牙缝的。”
“可是,如果我们不行动,华沙一线的德军有可能被俄军歼灭。”康德拉说道,“我们有可能输掉这场战争。”
“德国人为什么不替我们想一想呢,如果我们遭受重大损失,同样会输掉这场战争。现在他们的电报一封接着一封,但在加利西亚战役的关键时刻,他们在哪儿这导致我们损失了整整35万人”李海顿变得愤怒起来,语气严厉,“如果德国人再对我们抱着无所畏的态度,我宁可现在就退出这场该死的战争”
“但是,德国人那里怎么去交待”康德拉指了指被李海顿扔到桌上的电报纸。
“在制定战役计划时已经考虑到这一点的,博洛耶维奇所指挥的第3集团军会在马肯森集群的侧翼进行一些战术性的牵制行动。”李海顿说道,“整个战役将会在后天发起,我们不会指望德国人的支持。”
根据作战计划,整个战役将在11月3日正式打响。但在前一天晚上各部队就开始出发了,李海顿为参与进攻的三个集团军凑集到了足够的车辆,小汽车和卡车,当然,最多的还是两匹骡马拉的大车。斯特尔茨终于知道李海顿将投入的新玩意是什么了,一百多辆围了一圈装甲,并装上了重机枪和小口径火炮的卡车。
皇储殿下曾提到的“坦克”并没有运到前线,加利西亚复杂的山地看来并不适合那玩意的运用。
“明天是空军的第一次表演。”李海顿指着停在一大块平地里的一百三十多架双翼飞机说道。
奥军第6集团军实际上跟在第3集团军身后随即就出发了。第6集团军从希尔塔转向了普热米尔,而博洛耶维奇则指挥着第3集团军与马肯森的德第9集团军一起夹攻俄第12集团
军。
四七、普热米尔三
盼望已久的反击就要开始了。
步兵上将博洛耶维奇参与了李海顿制订反击作战计划的整个过程,他跟随在皇储殿下身边做了整整十年副官,直到1905年才出任林堡的加利西亚第7步兵旅旅长,并晋升为准将。其后他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在伊斯特里亚大公的支持下,在1911年升任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守备军司令,晋升陆军中将,并在1913年晋升为步兵上将。
皇储李海顿最为青睐他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军事思想从阿比西亚和布尔战争中所学到的游击战术:强调机动灵活,在运动战中寻找战机,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
在令人郁闷的加利西亚战役中,他指挥的奥匈第6军正是运用这种战术,取得了不俗的战绩,虽然于大局无补,但这样的战功已经足以让他升任第3集团军的总指挥官。博洛耶维奇临危受命,以高效率完成了总参谋部交给他的任务:重组已经溃散的第3集团军,现在这支军队又能够以新的面貌重新投入战场。
在10月29日,博洛耶维奇接到了他所期望的命令:第3集团军作为整个反击作战计划的先发队伍,于10月30日开始行动
皇储所主导制订的作战计划很符合他的胃口:用两个集团军去迟滞四个俄国集团军的进攻,另外集中了四个集团军去对付包围普热米尔要塞的俄第3集团军。
本来在加利西亚一线的俄军稍占优势,他们拥有7个集团军,而奥匈方面只有6个。但德国人发动的华沙-伊万戈罗德战役却迫使俄国人不得不抽调两个集团军去加强华沙方向的防御,这给奥匈军队留下了机会。
俄军的问题是他们西南方面军的主要兵力集中在不容易展开兵力的喀尔巴阡一线,却被人数远远少于他们的匈牙利地方防卫军顽强地阻击在了各个隘口,进展缓慢。主要由35岁以上的预备役中年人组成的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在听到从加利西亚逃难而来的难民述说了俄军的暴行之后,由于要保卫家乡免遭劫掠,暴发了惊人的战斗力,仅仅用19万人就顶住了近60万俄军的进攻。
目前在维斯瓦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大约350公里的战线上,俄军只有两个集团军,俄西南方面军总司令伊万诺夫也觉察出了危险,要求停止在喀尔巴阡一线的军事行动,但却遭到了大本营方面的拒绝。
俄军总参谋部现在的目光盯在了东普鲁士,而且德国人对华沙的进攻已经被击退,他们没有想到在加利西亚战役中损失惨重的奥匈军队能够迅速地恢复过来。
博洛耶维奇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会死板地全部按照作战计划去执行作战,而且李海顿在制订作战计划时都会允许前线指挥官对于作战行动临时作出变动。原来的作战计划是他所率领的第3集团军只是作作样子,威胁一下追赶马肯森集群的俄军侧翼,然后转向桑河谷地,截住俄军第3集团军的退路。
但他率部赶到斯特拉维茨时,正遇到了溃败中的俄第12集团军。
马肯森在后撤途中在卡缅纳给一直身后紧追不舍的俄军做了个埋伏圈,从华沙就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