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 章(1 / 1)

双鹰旗下 准噶尔刀王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是的,陛下,我们正在制订新的作战计划,准备给俄国人施加更大的压力。”博洛耶维奇说道。

“很好,我们准备什么时间向埃及进攻”威廉二世说道。

“根据马肯森元帅和科维斯上将所制订的战役计划,埃及战役将会在11月中旬左右发起,我们计划总共投入四个集团军大约九十万兵力,另外奥匈北非军团也将同时向亚历山大一带发起进攻。”鲁登道夫说道。

“海顿,听说你在中东准备出动中团”威廉二世突然说道,“那些黄种人会打仗吗英国人和美国人正在向那个东方国家施展压力。”

“威廉,东方是个很大的市场,他们有四亿多人。”李海顿说道,“在东方的历史上,在古代有一位很有名的宰相,在他还是商人的时候,在赵国的都城遇到了秦国一位作人质的王子。那个时期,东方那个大国还没有统一,分裂成许多个国家,彼此相互打仗。为了避免战争,有时候就会把地位比较低的王子送到对方的国家里去当人质。这名商人在见到王子后立即说道:在一位王子身上投资,并支持他成为君王,是一个一本万利的生意啊于是,他就在这位王子身上花费巨资,终于让这位王子继承了王位,这样他就等于控制了这个国家,并成为了宰相,并成了整个天下最富有的人。”

“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你想控制那个国家”威廉惊奇地说道。

“为什么不呢为了控制它,花费多少钱都是值得的,最终我们会得到丰厚的回报。”李海顿微笑着说道:“目前的情况,控制这个国家最有效的方式是控制他们的军队。我的意思你明白了吧,斯托瑟”他转过头对博洛耶维奇说道。

“是的,陛下,我有些明白您的用意了。”博洛耶维奇说,不过皇帝陛下曾说过那个国家现在所派出的军官分成了两派,却让这两派人各掌控了大约一半的华工队伍,似乎不偏不向,谁也没有支持。他不太清楚皇帝这么做的用意,不过,当着德国皇帝的面,有些事并不能现在就说。

在达成了分脏协议之后,博洛耶维奇很快就赶回了乌克兰前线,他现在需要和德国人一起让俄国人再次品尝到失败和崩溃的滋味,也只有这样,俄国人才能快点接受那份接近无条件投降的屈辱条约。

俄国已经完了,现在的问题是德奥联军想要前进到什么程度,如果把俄国人逼急了,他们可以撤到西伯利亚,继续跟德奥进行一场漫长的抗战,那样的结果将会得不偿失。但问题是一个强大的俄国绝不符合德国的利益,更不符合奥匈的利益。英国人一直在推脱战争责任,一直在指责说这场战争的真正起因是奥匈帝国想要吞并塞尔维亚,从而把各国都卷进了战争。

实际上这里面有更深一层的原因,俄国人一直觊觎着巴尔干地区,妄想着建立一个以东正教为主的大斯拉夫国家,这与信奉天主教的奥匈帝国自然有解不开的矛盾。实际上,如果不是英国人在背后撑腰,尼古拉二世并不敢冒着与德国人开战的危险与奥匈开战。

现在在评论这一切都没什么用,沙皇已经倒台,据说他的全家都已经被关押了起来。现在,可怜的前沙皇连保护家人的能力都失去了。

尽可能地在最大的程度上消弱俄罗斯,这是帝国皇帝亲自所制订的战略。一个四分五裂的前帝国当然最符合奥匈的利益,不过,皇帝是凭什么自信满满地说出俄国一定会出现动乱至少在目前,还没有这种迹象,苏维埃已经控制了俄国的局势,实际上俄国的政局在推翻了克伦斯基的临时政府之后,变得稳定起来。

苏维埃政权还宣布将会在12月进行第一次杜马选举。

反正目前还根本看不出有任何出现动乱的迹象。

“机会在哪里呢”博

洛耶维奇在想。

一三二、埃及战记六

叶琪正在拿着一本圣经在研究着,这时,华工军团第九团参谋长白崇希从帐蓬外面走了进来。

“怎么,准备皈依那位上帝”白崇希在笑话着他。

华工军团十分缺乏军官,象叶琪他们这样刚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只有一年多的初级军官现在也大都成了团级军官,而陆军大学毕业的学员们则成了旅级甚至是师级军官。要知道在国内,一个师长基本上就是一省的督军,都算是一方大员了。可是,这里是欧洲,他们现在还什么都不是。

“屁,我正在研究当初摩西是怎么带领着犹太人离开埃及,到达的以色列。现在我们要沿着相反的路途走回去。”叶琪抬起头来,把圣经扔到了一边。

“你错了,当初摩西所带领的犹太人是越过红海到达的西奈半岛,我们可不会走南部的山地,而是要沿着靠近地中海沿岸开阔的丘陵地带,向苏伊士运河区进军。也许行军会很艰苦,这一带大约有200公里的路程缺少淡水。”白崇希说道,“我们马上就会和英国佬打起来了,那位吴总司令有些胆小,犹犹豫豫,象个娘们。”

“他也许是顾虑到英国的压力,我们这样的国家,是不可能与列强对抗的。”叶琪叹了一口气,华工军团实际上受到奥匈军事顾问团的指挥,但吴光新确实缺少大将之风,他只不过是通过与段祺瑞的裙带关系才能够坐到目前的位置,缺少足够的威信。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去和英国人打仗”白崇希说道。

“很简单,让我们的士兵们经历一下战火,没有什么复杂的原因。”叶琪说道,“我们只会参加一些不太激烈的战斗。”

战火终于烧到了埃及。

1917年11月7日,德奥联军开始向埃及进军。

蔚蓝的天空一片晴朗,没有丝毫的云彩,虽然已经到了11月,可远处的地平线升腾出阵阵中东沙漠特有的热雾,在一望无迹的沙漠尽头,地平线在扭曲着。

疲劳、干渴在折磨着华工军团,西奈半岛北部平缓的丘陵地带干旱少雨,部队从加沙出发,沿着一条几千年留下来的骆驼路向英军在西奈中路的据点阿布奥格拉推进。沙漠里到处飘动着白色的浮沙,公路两旁根本见不到任何人影,随着战争的到来,贝都因人的帐蓬、羊群和骆驼商队也已经不见了踪影。

华工军团第1师近四万人几乎同时拥上了这条尘土飞扬的“公路”,两侧是连绵起伏的沙漠和中东荒原,在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