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节:莲花塔(4)
……
4.
再过一天,就大年三十了。
梨村的大街小巷,溢满了年的气息。
梨村人家不论富贫,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联,打年糕,裹粽子,蒸发糕,油炸各类小吃……点香燃烛,虔诚礼拜,祭天地神祇,祭孔老夫子,再祭列祖列宗……在外工作和外出打工的人大多数都回来了,有喜欢戏剧的年轻人在村口的空地上排演《刘海戏金蟾》,引得村里的老人小孩子围观起哄,村子里一下子添了许多热闹,少了平日里的清淡宁静。
莫德一个人躺在二楼走廊的椅子上,倾听外面的喧闹,感受其间难得的人气。有年轻人聚集的村子,自然就不一样,这活生生、热腾腾的气氛,感染了寂静惯了的梨村,显出春节的喜气。
上午在阅读、音乐以及冬日的阳光中过去。中午吃了两块村人送的发糕、一个素菜粽子。午睡刚起来,甜甜就从走廊里钻进来,用嘴去蹭莫德的脚。这狗从生过孩子后,倒是越长越健壮了,成了圆鼓鼓的小胖子,全身漆黑的毛皮光滑油润,像块湿油布。
村口排戏的人渐渐散去,冬日午后的阳光散发着它特有的温暖。莫德打开音响,施尼特凯的《安魂曲》,何其的悲哀,又换成了贾鹏芳的二胡,每次听他的演奏,都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为什么他的演奏如此大气呢?就如一棵深深根植于大地,已生长了几千年的槲树。树干坚实粗壮,茂密繁盛,风与叶交织发出微妙的簌簌之音。似乎世间千变万化的每个日子,都被温暖地包容其间,由枝叶伸向天空,伸向大地,以慈悲之心拥抱着听音乐的人。在这样的音乐里,时常能强烈地感受到这种无以动摇的温柔的包容力。
它能引起一些最隐秘的情感、唤醒童年透明的记忆、生命中有过的爱以及伴随其中的伤害。那些回忆全在,随时都会醒来,如果它们睡去了,也只是浅睡。
回忆在音乐中延伸、增容,细微得有如被风吹起的石灰粉,它们抚慰了午睡醒来时的短暂失落,内心开始变得轻盈而快乐。
在这样轻盈的快乐中,生出了画画的欲望。莫德在屋子里铺开画纸,准备再画一座塔。透明的淡灰色,七层,整个塔成三角形,用七个半圆来构成,底座画一朵夸张的浮动的荷花,就隐在塔的底层。是想象中与塔在记忆中有关的图案,是变形了的另一种文化表达。莫德已经画过一组这样的塔,她想通过画的形式来完成她对塔的理解。
在调颜料时,莫德听到甜甜在门口狂叫。狗叫声比音乐声响多了,叫声中带着因主人受到打扰后的愤慨。莫德索性停下画笔,过去关了音响,想去看看门外究竟怎么了。
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