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忽然听懂了老张的哲学意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差点把手里的电话扔了。
老张的话是有典故的。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老婆是个众所周知的泼辣的女人,是有名的悍妇和恶妇,所以苏格拉底动不动就会遭她无礼谩骂,见了她就像猫见了老鼠。
有一天苏格拉底刚一进家门,臧蒂普就对他开始唠叨不休了,接着就是破口大骂,言语不堪入耳,像暴雨一样倾盆而下。但苏格拉底已习惯这一切了,她不仅不生气,还坐在一边哼起小调来,权当老婆的骂声是伴奏。他老婆看到他对自己不理不睬的,更是火冒三丈,气不打一处来,端起一盆子水就是迎头一泼,顿时苏格拉底全身湿淋淋的,变成了落汤鸡哲学家。苏格拉底还是没有生气,只是把身子擦干就去读书了。
旁边的邻居见了纳闷的问:“刚才你老婆骂你,为何不还口了?”苏格拉底却慢条斯理地说:“我说嘛,桑蒂普一打雷,老天就要下雨。”敢情哲学家对老婆雷声之后的下雨是有心理准备的啊。
不过苏格拉底好像并不认为有这样一位夫人是什么坏事情。他曾经对一位马上就要结婚的学生说,恭喜你!因为你如果娶了一位好老婆,你就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学生接着问,如果我娶的是厉害老婆呢?苏格拉底说,那就更要恭喜你了,因为这样一来,你就会成为一名哲学家。
对苏格拉底来说,他的这些思想很多都来源于妻子的谩骂和唠叨,家有悍妻,实在是积极进取的动力啊。
原来老婆的哭闹与离家出走对老张来说也是好事啊。现在突然懂了老张的心思,夏华感觉到都压不住嘴里的笑声了。
“那你怎么不接你的臧蒂普,让她住在别人家?这几天没人在耳边唠叨,你的文思都枯竭了吧?”夏华想逗逗老张。
“我怕她的唠叨级别不够。就让她在外面多住几天,把怨气积得满满的,回来向我开火吧。”老张也笑嘻嘻地说起话来,不知是真是假。
“她已经不准备唠叨了,她现在改学跆拳道了……”夏华也一本正经地开着玩笑。
“好啊,我等着她施展拳脚,这样我就成彻底的苏格拉底了。”
“那你怎么还不接她呢?老在我家住着,小心我老公看上她啊。”夏华想借点吃醋的力量,让老张赶紧把她接走。
“看上好啊,说明我老婆有魅力啊。”
还魅力呢!身材粗壮雄浑得快追上男人了。夏华在心里想,但同时又为自己的想法羞愧,因为这个想法很明显有嫉妒的嫌疑。如果心里真觉得她没有魅力的话,干嘛还担心得心里猫抓似的呢?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了。原来去黎平家的时候,夏华看见她家地板上堆积的盆盆罐罐就头疼,担心绊一跤,还准备给黎平做工作,让她像点妻子的样子,好歹给人家哲学家一个整洁的环境呢。现在看情况还是少说为妙,两口子的事情,就像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不清道不明的。
夏华现在终于明白了哲学家与凡人的不同之处了。想自己昨天还与黎平交流驭夫心得,告诉她如何做一个吸人眼球的好老婆,现在看来,这一切对老张来说根本就不起作用,哲学家老张不爱温柔爱听唠叨,不爱美人爱见悍妇,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啊!自己对张浩使出的种种温柔之举,在老张的眼里根本什么都不是,人家不认这一套。
罢罢罢,不管了,把佛送到西天就不管了,由他们折腾去吧,没准将来折腾出一位举世闻名的哲学家,到时给哲学家写自传去。
中午等黎平下了班,夏华打发她吃完饭,二话不说,拿起黎平的大包小包就往楼下车里塞,等黎平反应过来追出来时夏华已经把车开出车库了。
“上车。”她打开车门命令黎平。
“我没换鞋,去哪里啊?”黎平蹬蹬脚下的拖鞋。
“不用换了,一会就有了。”
“咱们去买鞋?”
夏华不作答,只顾专心开车,心里悄悄嘀咕:“还想买鞋,想得倒美。”
一踩油门,车已经到了黎平家的楼下。
打开车门,她拉出大包小包往楼上抗,不管黎平在车里一叠声的抗议。
黎平家在五楼,扛着包的夏华腾腾腾地就上去了,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后面跟着追来的黎平大呼小叫着,楼道有邻居打开门看了下又把门关了。
通通通敲门,正准备使劲踹门的时候,老张把门打开了,做出有点吃惊又在意料之中的表情。
夏华把大包小包往他怀里一塞:“接上,你的臧蒂普回来了,完璧归赵了。”
随后追上来的黎平抗议道:“谁说要回来了,谁说要回来了?”
夏华没有答话,转身就走,留下一句:“好好过吧,以后别到别人家扰民了好不好?”
一边转身下楼,一边就听到黎平的大嗓门:“我不在家,你把家搞成狗窝了,啊?”
狗窝里传来黎平的嘴突然被什么堵住的声音,只听见“唔唔唔”的声音,大概雷霆之后的暴雨将要变成云雨了吧。
……
住在家里的佛就这样被夏华用非正常的方式送走了,回家的路上,心里好舒坦啊。
043 饭局
因为黎平的“插足”事件而引起的烦恼总算暂时告一段落了,夏华感到身心都明显地轻松了许多。这一阵子看贼似的看着黎平,连晚上最重要的饭局都推了很多呢。
说起饭局大家一定不陌生,饭局其实属于民间语汇,指宴会,聚餐。如果追根溯源,在野史里也可以查到。据专家考证,“饭局”这一词汇起源于宋代,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局”是本来下棋术语,其引申意为“情势、处境”,后来再引申出“赌博、聚会、圈套”的意思。本来香甜可口的“饭”被设在了“局”里,有点噎人啊。
“饭”与“局”的组合,是宋代文人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因为饭局上的圈套实在太多了。(引用小说《饭局》,夏华读这本小说读到这句话时不禁拍案叫绝,事实就是如此嘛。)
回顾饭局的历史,正史或野史上记载太多了,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饭局,莫过于发生在公元前206年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举行的那次鸿门宴了,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奠定了这次饭局的规格之高。这次宴会留给后人的不是种类繁多的酒肉,而是其深远的意义,它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中都发生了重要的影响,被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