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计,花费大约在二亿五千万左右。这些雇员分布在阿里巴巴的中文和英文网站,淘宝网站、支付宝网站,还包括一支大约为一千五百人的销售队伍,销售人员中有一千人左右分布在需要面对面销售的中国供应商项目,还有几百人分布在需要电话销售的诚信通项目。
从人员的分布上我们可以看出,销售仍然是阿里巴巴最主要的人力分布区域,尽管已经有了强大的品牌,但马云和他的高层还是必须在销售上花去大约五分之一以上的收入。
淘宝和支付宝的推广费用,有媒体估计这一项大约会花去阿里巴巴每年一个亿以上的费用。而这看来是阿里巴巴除员工开支外最大的支出。这笔推广费用相对于阿里巴巴的成长历史来说是非常大的,在整个阿里巴巴网站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出现像淘宝那样巨额的广告费开支。
这种开支与阿里巴巴对淘宝和支付宝的估价是一致的:“如果阿里巴巴公司上市的话,中国供应商能使它的价格维持在十美元以上,如果加上诚信通,价格可以上升到三十美元,而使阿里巴巴股价上升到一百美元以上的,只能是淘宝和支付宝了。”这是阿里巴巴公司内流行的一种说法。
相对于人力资源和推广费用的开支,阿里巴巴花在场租、设备上的都只是不多的钱了,基本上都维持在千万元人民币级别。
综上我们可以估计出阿里巴巴在2005年的净利润大约在三亿左右。
我们又可以拿这个数字与马云所提及的2004年每天盈利一百万的数字相对照,每天盈利一百万,意味着阿里巴巴在2004年的总盈利大约在二亿五千万左右。因为淘宝和支付宝的推广费用2004年就存在,但阿里巴巴公司的人员从2004年到2005年却有很快的增长,从1500人上升到2500人,因此这个数字大概也是吻合的。
健康公司(2)
从以上估计的收支情况看,阿里巴巴至少在现阶段是比较健康的公司。营收上升、利润上升、雇员人数上升,更重要的是除了目前创造营收的项目外,花了重金投入未来可能盈利的新项目。另外更重要的是所有阿里巴巴经营的项目都是所谓的“一等产业”,即帮助客户赚钱的项目,在客户赚钱的前提下(互联网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指阿里巴巴的会员中有90%以上认为阿里巴巴网站有用,而来自阿里巴巴自我的数据表明它的两个营收项目——无论是中国供应商还是诚信通的客户,每年都有70%以上的续签率),阿里巴巴赢得了接近50%的利润率。而如果这样的利润率存在于一般消费品的话,恐怕阿里巴巴早就已经抱怨盈门了。
行业权威(1)
以2005年初央视将“年度十大经济人物”称号授予马云为界,阿里巴巴逐步走上了中国电子商务这一行业的高峰。
国际媒体比国内媒体更早地注意到了这个由五十万元和十八个人起步的电子商务公司。权威的《福布斯》杂志从2000年起连续四年将阿里巴巴评为全球领先的B2B网站,并且三次报道它的业绩。它在2001年报道中评价阿里巴巴说:阿里巴巴是来自中国的著名网络公司和一个各种商品聚集的网上市场。仅电脑和软件一类就有11,000多条信息。阿里巴巴提供基于许多行业分类的信息服务,它刚与邓白氏等资信管理公司合作为客户提供一个名为“诚信通”的新服务,增加它的庞大的国际买家和卖家群在网上交易中的安全感;
全球领先的哈佛商学院两度将阿里巴巴列入它的企业案例库;
日本的《朝日新闻》社评价阿里巴巴说:阿里巴巴商务网站一直致力于帮助中国的中小型企业通过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做成生意,现会员总数已超过100万,其中约有9成左右是中小型企业。阿里巴巴商务网站正是其有力中介,他们从阿里巴巴网站上获取的交易信息从农产品到小型巴士,无所不包。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通过阿里巴巴进行着活跃而自由的贸易活动;
香港的《远东经济评论》说:调查表明中小企业在电子交易方面的投资没有大企业多。原因可能在于他们可以依赖网上贸易市场。他们必须交出部分控制权,但是可以将成本降到最低,并把自己的产品展示给全球的买家和卖家。这正是总部设在香港的阿里巴巴网站的价值。阿里巴巴被我们的读者评为全球最佳B2B站点;
《亚洲商业》杂志用形象的语言比喻阿里巴巴对商业的影响:一声芝麻开门,沉重的石洞门缓缓开启,里面珍宝熠熠生辉。这虽是天方夜谭里的故事,但一位中国企业家正将之变成现实;
香港《文汇报》在2000年评价阿里巴巴说:阿里巴巴网站在短短的六个月内,已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企业与企业间电子市场(BusinesstoBusinesse-Market),震撼整个互联网业界。
国内媒体中,官方的新华社在阿里巴巴冲破盈亏平衡点时的评价是:阿里巴巴宣布“2001年12月突破当月收支平衡线,实现赢利数万美元。”这标志着中国互联网公司终于冲出烧钱岁月,迈出了新经济实现赢利的第一步!以“商务平台”为表现形式的阿里巴巴,其独特的商业理念和模式在众多的电子商务网站中可谓是一枝独秀,目前它已拥有超过100万的商人会员,并以平均每天1500人的数目壮大。这些商人会员每天在阿里巴巴网上产生几百万人次的访问量;
经济界的老牌媒体《中国经营报》对阿里巴巴在外贸方面的评价是: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外贸企业100%通过“电子”手段做生意,内贸企业除10%有积累的交易接口外,其他的企业或建网站或使用电子商务网站来促进交易。浙江慈溪据说是世界上作小家电最便宜的地方主要生产电暖器的佳星公司去年销售额已经过亿元,其60%以上的出口份额中通过阿里巴巴做成的就近四成;
在IT领域权威的《IT时代周刊》在2002年互联网经济处于最低潮时描述了阿里巴巴的脱颖而出:过去两年,北京的互联网企业就像电梯从天堂一层层地下落到地狱,几乎没有一个互联网英雄能够脱离集体疯狂,也没有一个能够逃离疯狂后的灾难。而依托杭州的阿里巴巴如今已无可争议地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