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1 / 1)

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郑作时 2000 汉字|4 英文 字 5个月前

的平台上。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宋江在大部分情况下,给钱也是看人的,当时,他看得是人的武功,因为那是一个冷兵器时代。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孙正义的投资上,在互联网时代刚刚开始的时候,得到孙正义投资的人和公司简直不计其数,马云描述他有一次给孙正义报告投资使用情况的时候,“等了两个多小时,而报告只用了几分钟。”可见向孙正义做这种投资汇报的人数之多。可以说,那是孙正义像宋江一样普撒甘霖的时代。在那个时代,孙正义的钱起到了一个结交互联网这个新平台各路新豪杰的作用。

  正是因为这种普撒甘霖的做法,使得孙正义在互联网泡沫高潮时成为世界首富。同样还是这种做法,使得孙正义在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时候,他受到了最严厉的批评,因为他投资的钱是上市公司的钱。

  不过,即使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候,孙正义受到的也只是批评,因为他的钱都是严格地按法律渠道投资出去的,虽然在外人看来化花了很多冤枉钱,但这是他的权力——上市公司股东授予他的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孙正义的玩法,比大部分中国上市公司的玩法要高明得不知道多少,很多中国的上市公司在使用股东赋予他们的权力时,完全不按游戏规则来。而结果是第一代中国上市公司的高管中有不少人现在都出了局。

孙正义的那局棋(2)

  而到了宽带时代,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了孙正义玩法的改变,这不再是一个普撒甘霖的时代了。通过那个时代,孙正义已经挑选到了优秀中最优秀的一批人,现在,他要通过他们来完成自己的整合了。我的意思是说,现在,已经到了孙正义这个“宋江”的“梁山军”时代了。

  这是一个以中国为主要市场基地的亚洲互联网“梁山军”,中国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大互联网使用者市场意味着“梁山军”将会有着最好的市场基础,同时,正如我们在本书后面几章看到的,这是一个具有特色的市场,中国提供了一个后发的平台。这个平台上,先进的美国经验并不意味着胜利。

  很自然地,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说已经存在了一支主要由华人为主体的互联网梁山军在与强大的互联网美洲军团是否有赢的机会?

  现在只能说,我们还不知道。不过可以知道的是,相对于大洋彼岸的美洲军团来说,这一支互联网梁山军无疑由华人中最优秀的成员组成,正如我们后面可以看到的,尽管生活在各方面都落后于美国的国家中,梁山军中的阿里巴巴公司却在制度上达到了完全可以与它的美国竞争对手eBay竞争的程度。

  如果这一支由华人组成的互联网梁山军有可能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占有胜机的话,那一定是马云所说的“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在起作用。东方的智慧,虽然已经落后了数百年,但一定还是有机会的。

健康公司(1)

  马云的话总是显得有些支离破碎。

  对于阿里巴巴的经营情况,他的描述是:2002年赚一块钱、2003年每天营收一百万、2004年每天利润一百万、2005年要争取达到每天上交税收一百万。另外他还说:“阿里巴巴(对于股东)的强势,在于我们说过的事情后来都变成现实。”

  针对他这种大而化之的经营情况描述,作为公众代表的传媒界人士基本持有“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这样的两可态度。一方面大家都看到了阿里巴巴在商业界的影响力,但另一方面,对于马云号称的阿里巴巴如此之快的盈利速度表示疑问。在作者写作本书的时候,一个资深的传媒人还特地嘱附:马云那种大而化之的描述是不可信的,为你写作的真实性基础考虑,你必须拿到他的营收来源。同时我还听说上海的一些年轻记者对阿里巴巴的评价是,马云特别能侃,倒底能不能信只有天知道。

  经过深入的采访,作者发现,如果就账务而言,阿里巴巴的收入是十分简单而且好算的。它在的收入渠道大概有两个,分别是中国供应商项目和诚信通项目。虽然阿里巴巴到现在还是个私募公司,他们因此而不愿意公开收入情况,但作者还是可以通过采访中得到的情况推算而得的他们大致的经营情况。

  中国供应商项目:阿里巴巴的中国供应商分基本和高级两种,基本的中国供应商收费为四万/年,高级中国供应商为六万/年。作者查看阿里巴巴的资料和走访它的高层后听到的会员数是2005年基本上六到七千个企业,那么这一项的基本收入在两亿到三亿之间;

  诚信通项目:这个针对内贸中小企业的项目收费为2300元/年,通过同样的渠道作者了解到它的会员数大约在十五万左右,那么这个项目的收入也在三到四个亿左右。

  两项合计,阿里巴巴的收入在六到七亿应该是一个合理的推测。

  把这个数字去与马云所说的2005年每天上交税收一百万相对照。如果每天上交税收一百万,考虑中国企业的基本综合税负在营收的33%左右,可以推断出马云这句话意味着阿里巴巴每天的营业收入大约在三百万左右。阿里巴巴应该不会在休息日也交税,所以每年的工作日应该为250天(365天减去52周双休再减三个大假共120天的休息),马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阿里巴巴的营收大约就在七亿五千万左右,因此作者的推断比马云的话少了一些,但少得不多。因为2005年还有一些时间,阿里巴巴还可以通过签约新客户获得营收来冲击它的领头人所要求的目标。

  对于一个从创业到现在也只有六年时间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这样的营收是一个很令人兴奋的数据,不过马云似乎并不在意阿里巴巴这张成绩单。他在很多场合都说过:“(相对于他的梦想来说,)阿里巴巴现在赚的,只是一些零花钱。”

  是的,相对于我们在序言中描述的那个阿里巴巴的梦想,我们认为阿里巴巴赚的确实也只是零花钱。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看阿里巴巴会在哪些地方花钱来知道他们现在在做些什么。

  所有雇员的薪金和办公费支出,阿里巴巴现在有两千五百名员工,以人均每年十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