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宫女呢!”
“你没有试一试?”
“呀呸,呸呸呸,还亏你装傻,原来你都知道啊!”
“他们到底是怎么玩呀?你告诉我好么?”
“据说他们经常在太后哪儿,浑身拖得*!一直到人人支持不住,昏迷不醒,??还是斗志昂扬呢!到得那时,太后看的兴起,才让??过去侍候太后······”
“那我们的大王是??的儿子么?”
“这话可不能乱说啊,据说我们的大王是······”
剩下的话嬴政就再也听不到了。
嬴政又羞又恼,他自幼虽有父亲,但久居赵国,几乎和父亲未见过面。在赵国时,人人都说母亲和吕不韦不清不楚,到得秦国又和??有这等关系,这令他对母亲又爱又恨,对于母亲他是没有办法的,心头的怨恨一股脑都发在??身上,心中恨恨地道:“??啊??,我一定会杀了你!”
四月,秦王嬴政借故###魏国,留宿在雍地。
秦王留宿雍地,不见赵姬,此事传到了??的耳朵里。门人侯铁林对他说道:“秦王远避雍地,想必是已经知道您和太后之事,秦王年龄不大,但心机深沉,侯爷需要小心提防才是!”
??冷笑道:“我长信侯乃是他的假父,他敢把我怎地?少不得我先下手为强,先行废了他!反正太后已被我收拾的服服帖帖,事事都听我的!”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接说。
------------
第二百一十五回 施冠礼秦王…
书接上回,??既有了反叛的想法,便开始积极准备起来。遂在司仪的指挥下盛装登场,加冕台上一个巨大的香炉,香烟缭绕,五畜具备。司仪高喊:“祭拜天地!”嬴政手捧三炷香,恭恭敬敬地插在香炉内。祭拜已毕。司仪高喊:“祭拜祖宗!”
嬴政手捧酒碗,在祖宗灵位前,缓缓洒下。
司仪再次高喊:“向百官和百姓致辞!”
秦王嬴政,昂然立于加冕台上,向百官和百姓一揖到地。高声说道:“我大秦自祖宗开国以来,历经七百余年,不断东征西讨,如今称霸诸侯!我嬴政得上天之助,祖宗余荫,忝列秦王之位。我大秦虽称霸诸侯,但还立足未稳。国家虽富强,但还常有不虞之灾!尔等即为秦国臣民当随我立足壮大秦国,靖除内忧,统一中原!”
台下众臣及民众见他斗志昂扬,纷纷受他感染,齐声高喊道:“靖除内忧,统一中原!靖除内忧,统一中原!”声冲九霄,余音震天!
加冕仪式结束,秦王稳步走下台来,便见刚才的那人又匆匆向前,对他低声说道:“叛贼??已逃!只是······太后······之事不知如何处理?”
原来这??先发制人,密谋反叛之事刚才便是此人告诉的秦王,秦王得知后并不着慌,从身上拿出一副密诏,交给此人叫他去找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去###??。
这??趁着嬴政冠礼,窃用秦王御玺和太后玺,调县卒、官卫士卒官骑攻击蕲年宫。
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得到密诏,领咸阳士卒奉命平叛,两军战于咸阳。昌平君读秦王密诏道:“凡有战功的均拜爵厚赏,宦官参战的也拜爵一级。”将士们奋勇向前,英勇杀敌,叛军数百人被杀死,??的军队大败,与死党仓皇逃亡。
秦皇令谕全国:“生擒??者赐钱百万,杀死??者赐钱五十万()。”??及其死党被一网打尽,秦皇车裂??,灭其三族。??的死党卫尉竭、内史肆、佐戈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枭首,追随??的宾客舍人罪轻者为供役宗庙的取薪者――鬼薪;罪重者四千余人夺爵迁蜀,徙役三年。
太后赵姬和??已育有二子,二子均被扑杀!太后赵姬被逐出咸阳,迁住城外的(艹贡)阳宫,断绝母子关系,永不再见!并明令朝臣敢有为太后事进谏者,“戮而杀之,蒺藜其背”。
秦王车裂??,人人称贺!但对自己的母亲如此无情,众臣却大有不平之意。有二十七个大臣犯言直谏,被嬴政处以极刑,并把他们的尸首挂在宫墙示众。
吕不韦虽欲救赵姬,奈何此时他自身不保,如何能够救得赵姬?
吕不韦蹈光养悔,称病不朝。
常言道祸福自来,人力莫避。一年后,秦王下诏罢免吕不韦丞相之职。吕不韦被罢官后,在河南住了一年余,山东各诸侯国,多派遣使问讯,使者络绎不绝。这件事被秦廷知道,嬴政防他谋变,写信给吕不韦:“君与秦究有何功,得封国河南,食十万户?君与秦究属何亲,得号仲父?今可率领家属速徙蜀中,毋得逗留!”
吕不韦看完书信,长叹数声,几乎泪下。若说出实情,秦王政生性暴戾高傲,倘若泄漏出去,反致肇祸。想了又想,无论如何,将来都不会有良好结果,不如就此自尽,免得受苦!
便取了鸩酒,勉强吞下,顷刻间毒发毕命。吕不韦一生苦心经营,以商起家,以商治国,最后以鸩酒终。也算得绝世奇商了!几年后赵姬虽听茅焦之劝,被秦王接回,但爱人已去,独生何欢?亦郁郁死。不提。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接说。
作者题外话:此书即将完稿,届时我会将修改稿再发一遍,有喜欢的朋友加我qq179243508以书会友不亦乐乎!呵呵
------------
第二百一十六回 除障碍秦…
书接上回,话说吕不韦死后,秦王认为秦国之乱全因秦国移民而起。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
秦王政下令驱逐六国客卿,使李斯面临失业的危险。为保自己的职位,李斯决定上书秦王,搏一搏运气!
李斯的书信是这样写的:“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
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