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所囚,幸亏手下异人相助才得以脱离虎口。事后联合齐国、韩国、魏国、赵国、宋国、中山五国共同攻打了秦国,这才稍稍出了一点气。但此次伐秦并未使秦国受损,秦国慷他人之慨,割让了楚国的土地求和,免得了一场大战。这孟尝君是个恩怨分明,瑕疵必报之人,想当年仅因赵国百姓一句瞧不起他的话,便灭了赵国一县,这昭襄王囚禁了他,仅仅拿别人的土地来赔偿,又怎能让他解气?但秦国毕竟是秦国,不是赵国,逼得急了说不定会把他的薛地给灭了,自己虽然名扬诸侯,但毕竟只是一个黑道老大,这点自知之明他还是有的,于是便强咽下了一口气!后来见秦国太子悼太子在魏国为质,于是他又起了杀死悼太子,是秦国为争夺太子产生内乱,引起秦魏相争,他好在其中渔利之心。于是便派人毒死了悼太子!
那矮胖子断断续续说完,对洛水寒说道:“此事出我之口,入你之耳,你不要再找证据了,因为根本就没有证据!”说罢对着那高瘦之人眨了眨眼,二人突然一起咬舌自尽!
见二人如此忠义,却无端身死,洛水寒心感凄然,遂挖了一个大大的土坑,把二人安葬了,冲二人鞠了一躬,转身回秦国而去,去见宣太后去了。
洛水寒见了宣太后,把安国君派去的三人的腰牌交给宣太后,又向宣太后讲了孟尝君害死悼太子之事。宣太后拉着他的手道:“你我都老了,他既反叛不成,你我也就不要管了!管他秦伐魏,齐伐秦,那都是孩子们的事了。我原来太过于看重权势,轻视真情,现在看来,再大的权势还不是面对黄土?哪里有人间的真情珍贵?我恐不久于人世了,你能否在我临死之时,陪陪我这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那样即使死了,我也安心了!”
这一年夏天,秦国果然###了魏国。
十月,宣太后寿终正寝,宣太后死后,洛水寒一袭白衣,立在芷阳郦山宣太后的墓前,似笑似哭,久久不肯离去。
不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
第一百七十五回 强秦国昭王…
第一百七十五回 强秦国昭王用范雎
书接上回,话说宣太后死后,穰侯魏冉失去了靠山!
魏冉见灶进看的呆了,笑问道:“本相的财宝多么?”
灶进沉吟了一下,说道:“相国的财宝使很多,但我认为还不够保险!”
魏冉正在兴头上,见他说出如此扫兴的话来,不由得眉头一皱,问道:“我身为秦国相国,难道还有人来偷我不成?”
灶进说道:“相国可曾听到商鞅的故事?”
魏冉一惊,但旋即道:“商鞅乃逢朝政更替而已,昭襄王正值盛年,这种事我岂能······碰到?”
灶进见他说得已没有底气,便继续说道:“相国可曾听到狡兔三窟的故事?”
魏冉沉吟了半晌道:“你是说让我学一学薛君么?”
灶进道:“孟尝君不正是靠着狡兔三窟才超然于诸侯之间的么?”
魏冉道:“你说的很有道理,那我应该怎样做才能使我的财富保险呢?”
灶进附耳道:“相国可如此如此······”
魏冉大喜。
其后,魏冉令灶进说服昭襄王攻打齐国,夺取了齐国的陶邑、刚、寿等地,这些地均封给穰侯魏冉。
这魏冉有了陶邑等地的支撑,更加有恃无恐,由于他权势赫赫,“擅权于诸侯”,“富于王室”,专权跋扈,导致人心不附,对秦王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不知魏冉下场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
第一百七十六回 失靠山穰侯…
第一百七十六回 失靠山穰侯逃陶邑
书接上回,却说这魏冉专横跋扈,给秦国造成了莫大的威胁。王稽着急道:“见到大王为何不施礼?”
范雎这才似乎恍然大悟道:“原来这就是秦王!秦国人都只知太后,穰侯而不知有秦王,请大王勿怪范雎无礼之罪!”说罢,这才躬身施礼。
昭襄王羞愧难当,虽早知如此,但却是第一次听见有人当面直言,不觉得眼前一亮。遂还礼道:“秦国之事,先生既已知道,还望先生教我该如何来做才好!”
范雎历经磨难,见这昭襄王礼贤下士,胸怀宽广,言辞坦率,心中倒先有了几分钦敬,再次还礼道:“范雎在魏国为人陷害,差点死在魏国,多蒙王稽搭救,才来到秦国,既蒙大王错爱,敢不拼死效力?只是有些事情大王虚造下决心才是!”
昭襄王赶紧把范雎引入内殿,招呼范雎坐定,自己坐在上座,王稽在旁相陪,二人遂交谈起来。
这范雎家境贫寒,自幼好学,学有所成,本想为魏国建立功业,因家贫无法得见魏王,投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当门客。魏昭王让须贾出使齐国,范雎随往,凭雄辩之才深得齐王敬重。齐王欲留他任客卿,并赠黄金十斤,牛、酒等物,均谢绝。须贾回国,不仅不赞扬他的高风亮节,反向相国魏齐诬告他私受贿赂,出卖情报。魏齐将他拷打得肋折齿落,体无完肤,又用席裹弃于茅厕,让宾客往上撒尿。范雎装死,被抛于郊外。返家后即托好友郑安平将自己藏匿,化名张禄,并让家人举丧,使魏齐深信自己已死。趁王稽出使魏国,才得随王稽面见秦王,来到秦国后,又屡次求见不得,出身可谓坎坷。见到昭襄王如此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自是知无不言。把秦国内政的弊端分析了个通透。说到最后,范雎说道:“昭王上畏于太后之威严,下惑于权臣的谄诈,身居深宫,陷于包围之中,终身迷惑,无法辨明是非善恶。长此下去,大则国家覆灭,小则自身难保。大王危矣,秦国危矣!”
说道最后,秦昭襄王汗如雨下,忙起身稽首道:“今后秦国的内政清平,全靠先生了!”
这范雎大胆敢言,不畏强暴,得到了昭王信任,当即表示,今后无论大小事,上及太后,下至群臣,该怎么办,要范雎尽管赐教,不要有任何顾虑收回穰侯的相印,令其回封地养老。拜范雎为丞相,封为应侯。接着又把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驱逐到关外,将宣太后安置于深宫,以防其再干预朝政。通过这些变革,消除了内部隐患,使权力集中于以秦昭王为首的中央手中,政权更加巩固。
这宣太后是昭襄王的母亲,昭襄王自是不会难为与她。且她本身早知自己年事已老,本身也不想再继续为政,倒也不觉得如何。难过的倒是这魏冉。这魏冉昔日多年为相,权倾天下,门庭若市,今日门前冷落,整日间对酒闲愁,怎奈的如此寂寞?
魏冉见范雎一朝得志,趾高气昂,心中愤愤不平。见次年安国君被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