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0 章(1 / 1)

喜上眉头 非10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就陪伴在侧了,可即便冷宫之中条件艰苛,常常要看人脸色,殿下也从未曾动过怒。

那时他也年幼无知,总觉得这位殿下是个傻子,好几回都故意使坏惹殿下生气,又常常将殿下的东西偷偷藏起来……

可殿下总是找不到就作罢。

直到有一回,殿下忽然找到他,说——别藏了,再藏我可就真的生气了。

清羽不知自己何时被发现的,但相比这个,他更在意的是……殿下竟要生气了?

妈呀,好新鲜。

‘你若真有藏东西的癖好,且藏些别的吧,那已是我最后一双鞋了’——向来极爱干净的殿下光着脚,无可奈何地说道。

清羽彼时摸了摸鼻子,算是明白了。

这位主子是真不会生气。

可不生气归不生气,那般惊人的洞察力,却是让他再也不敢怀疑殿下是傻子了。

相比之下,花样作死的他……才是殿下眼中的傻子吧!

他与义父也曾暗戳戳地讨论过此事。

义父说,殿下确实少了些凡夫俗子的七情六欲,可不为无用的情绪所累,乃是好事——心无狭隘私情,唯有仁德宽厚,这绝逼是旷世明君的好苗子啊!

这等拍马屁的话,他虽不大认同,却也无法否认。

所以,眼前殿下莫名生气什么的,一定是他的错觉。

片刻后,小宫女端着托盘走了进来。

“殿下,这是奴婢刚煲好的乳鸽汤,最是温补养胃的,您快趁热喝了罢。”

小宫女脸上挂着笑容。

虽说殿下不再喜欢吃豌豆糕让她失落了许久,可这些日子以来,她花了心思来琢磨殿下如今的喜好,倒也颇有所获。

怎么说呢,虽说有些不理解殿下小小年纪为何格外中意一些养生的膳食,但庆幸的是,她又重新跟上了殿下的脚步。

“端下去吧。”

祝又樘只看了一眼,便起了身,转身朝着内殿走去。

小宫女张口想说话却不敢多言,只有不明所以地站在原处。

莫非是她的手艺太差,竟让殿下一瞧见她煲的汤就没胃口?

可殿下分明不是挑剔的人啊,那枸杞子泡茶才真正让人倒胃口,殿下不也喝的津津有味?

“清羽大哥……”小宫女心中不解又委屈,下意识地又想找清羽寻求安慰。

可转头一瞧见对方那面无表情的脸,想到前车之鉴,小宫女到嘴边的话又不自觉咽了回去。

算了,得到安慰是不可能的了,还是自己想法子劝解自己吧。

小宫女默默退了出去。

“等等。”

清羽忽然喊住了她。

小宫女回过头去,只见清羽已经提步跟了上来。

“清羽大哥,谢谢你,我不碍事。”话是这样说,小宫女却已红了眼。

清羽:“这汤倒了可惜。”

说着,伸出一只手径直端过,掀开盅盖,咕咚咕咚灌进了自己的肚子里。

他在张家忙活到现在,确实也饿了,这一盅汤下去,胃中顿时熨帖了不少。

“多谢。”

他将汤盅放回到托盘中,径直离去。

“……”小宫女看着他离开的背影,一时目瞪口呆。

谁说她要倒掉了,她本是打算自己喝的不成吗?

不安慰且罢了,还喝了她辛辛苦苦煲的汤……

小宫女回过神来,心中发堵地厉害,眨巴了一下眼睛,眼泪一时掉得更凶了。

……

湖州灾情加剧,当地州府递上来的请旨赈灾的折子经了秉笔太监批红之后,交到了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刘福手中。

刘福权衡之下,还是将折子捧到了昭丰帝面前。

此番湖州洪灾着实严重,雨水至今未休,太湖多处堤坝已被冲毁,灾民无数,先前从各处调拨来的赈灾粮物已难以为继。

如此严重的灾情,还是先请示了皇上为好。

昭丰帝虽沉迷长生之术,却并未完全不理国事的昏君,看罢折子,当即拟旨命户部尽快筹措赈灾钱粮,又任命户部侍郎刘健为钦差大臣,即日动身赶往湖州主持赈灾事宜。

另又拟了邸报,命沿途各州府竭力协助赈灾事宜,听凭钦差大臣调遣,不得违逆推脱。

处理完一切,昭丰帝长叹了一口气。

做皇帝当真误事,这一整日他竟连打坐的空隙都抽不出来。

“太子今年多大了?”昭丰帝忽然向刘福问道。

刘福愕然了片刻。

皇上啊,您连太子几岁了都不记得,这样真的好吗?

199 出宫历练

“回皇上,太子殿下已经九岁余了。”刘福笑着说道。

“才九岁啊……”昭丰帝失望地喃喃道:“那朕岂不是还要等上很久。”

哎,说起来他还是太有责任心了,即便是咬咬牙,真的将这皇位交给一个九岁的孩子又有何妨?

好吧,他承认他害怕这么干会被都察院的那帮御史们骂得狗血淋头……

关系还是不要闹得太僵为好,若不然等他禅位之后,这些人给新帝上折子,克扣他炼丹求道的钱资可怎么办?

要知道,单是他不爱上早朝这一点,已经有大臣一肚子不满,隔三差五地劝诫了。若不是大靖朝的君王多数都不上早朝,他并非个例的话,那帮糟老头子指不定要天天跑到寝殿里掀他的被子了!

当皇帝容易吗?

昭丰帝急切地盼望着太子能早日长大成人。

说起来,他似乎已经有很长的时间没见到太子了?

因要专心求道,他早已免了所有皇子公主的请安。

昭丰帝刚在心中念叨了一句,下一刻就听内官前来通禀,说是太子求见。

昭丰帝愣了一下,适才让人进来。

“儿臣给父皇请安。”

祝又樘上前行礼。

“起来吧。”昭丰帝的脸色看起来十分和蔼。

虽说太子年龄长得慢是一个缺点,兴趣爱好似乎也过于广泛,可好在这孩子刻苦上进,让他很欣慰——若是个昏聩不成器的蠢材,只怕那帮大臣又要有意见了,到时即便他强行退位,也会良心难安的。

不过,太子此时找他干什么?

莫非是出宫频繁,银子不够使了么?

京城有东西两厂在各处紧盯,宫里的防守和锦衣卫也不是吃素的,太子出宫之事当然瞒不过昭丰帝。

要银子就给吧,反正以后他做了太上皇还要仰仗儿子呢。

昭丰帝很是大方地想着。

“儿臣有心出宫历练,想求父皇答应。”祝又樘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昭丰帝一怔。

咿,不是来要银子的?

可出宫历练什么的……

“你不是常常出宫吗?”

糟糕,一不小心暴露了——这样会不会让渴望自由的太子觉得自己被监视了,从而影响到心情不肯好好读书?

好在太子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反应,反而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儿臣想离京历练一番。”

昭丰帝脸色一变。

他听到了什么?

太子想离京历练?

嘶——竟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有志向!

看来早日退位,是指日可待了!

不过……万一太子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