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发展方向
·《水浒》《金瓶梅》《红楼梦》互相继承,都是写得很现实的小说,三者的写作手法完全可以交互运用,写出杂有三者情节的传奇小说。《鹿鼎记》继承了《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文风,兼有两者的一些优缺点。
·《水浒》和《红楼梦》可以说几乎没有一段多余的情节。在整个小说结构中,每一段情节都是承重情节,缺了某一段情节,整个小说的坚固程度就会受到影响。金庸小说中有很多承重甚轻的妙趣情节,这些妙趣情节读起来很有意思,与《水浒》《红楼梦》对比推敲,却觉得这些情节太过奢华,偏于疏松。
·喜欢看某种文风的书,不见得就能写好那种文风的书。施耐庵若重生在世,肯定也喜欢看金庸的小说,因为金庸的小说看起来轻松愉快,但这种脱离现实的轻松愉快只是很短暂的,更多时候他是满腔的现实忧思。写小说时若要写现实忧思,他可以写出发自肺腑的感慨;若要写金庸小说中那种恢谐有趣的段落,他只能找书抄去了,因为看过的类似内容在他心中如浮云一般,无根无源。
写何种文风的小说,最重要的不是看自己喜欢阅读哪种小说,而要看自己在哪一方面有深厚的积累。施耐庵在现实忧思方面的思想积累可能强过金庸十倍,在恢谐文趣方面的积累可能不及金庸的十分之一,若硬让他写一部恢谐有趣的小说,水平可能低于金庸小说百倍。
*我的思想积累,在科幻和哲理方面。写作方法当以红楼水浒为基础,借鉴金庸小说。
第一卷 龙凤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