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金古黄
·金庸、古龙、黄易的选材,在大历史环境中都是存在的,也都是真实的。只是金选材离人的日常感情很接近,使人感到亲切。古选材虽然也实际存在,却远离普通人的生活,给人的感觉不亲切。
金选材的面很广,写出了感情中百种妙趣;古选材的面较窄,写来写去都是那十几种情节,十几种妙趣;但古也写出了金未曾涉及过的一些素材。
·金、古、黄都在追求传奇与现实的结合,各有各的不现实之处,也各有各的现实之处。
古、黄作品中有人物比韦小宝更现实吗?古龙写的各种各样下毒、暗算、暗杀、黑吃黑的情节也太离奇了些,不及鹿中类似的情节现实。
·古的人物、语言贴近当今现实。为什么有古龙妙语录,而没有金庸妙语录,就因为古龙说的话贴近当今现实生活。金是用古代人的语言写古代人,古是用现代人的语言写古代人。陈墨言:“古龙小说中的人物虽然还穿著古人的服装,但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语言习惯,无不与现代人相通。”金庸小说中的人物行为,七分来自史书,三分来自现实;古龙小说中的人物行为三分来自史书,七分来自现实。
·金强于古、黄的地方,在于作品的真实感,金能将很不现实的故事写得很有真实感。而古、黄写的很现实的故事也缺乏真实感。金的作品选材亲切、对人物感情描写全面,真实感莫非由此而来?
·金很多地方用的是古色古香的诗意笔法,十分缥缈,用来写现实故事是绝对不行的。金写的张翠山与素素一在船上一在岸上说话的意境,是从古诗中化出来的。对古人来说,也只有在诗中才有;三言、聊斋中都没有这样的情节。金能写出这样的情节,是因历史又比写三言、聊斋隔的更久远了些,他才能写些更缥缈的传说。这样的情节放在三言、聊斋中,也嫌太虚了些,更不要说用在写当今现实的小说中。
金大量使用了十分高妙的妙趣笔法,化腐朽为神奇,将平平无奇的情节写得十分有意思,十分有趣。没有金的高妙水平,千万不要选那些腐朽的情节,还是选写好写的情节来写。
·金将韦小宝与沐剑屏在地上打架、韦给矛讲故事写得那么长,是因为他在这一方面比较擅长。古不会写那么长,水浒也不会写那么长;西游记也不会,大闹天宫其实并不长;施和吴是惜墨如金的人。
金学了红的语言,也学了红中人在大观园中做事的风格,所以金庸小说中众人在江湖上说话、做事才会那么纠缠。江湖男女之间来来回回地扯不清,正如大观园中宝黛等人来来回回地扯不清一样。
金的细节写得同红一样详细,如韦给矛讲故事类于宝给黛讲故事。古的细节写得与水浒、西游差不多详细,每一战的回合也相近。
·金庸小说写出了几百个形象各异、性格鲜明的人物;而古龙小说只写出了几个这样的人物。西游记也有类于古的缺点,可西游记的整体水平却远强过金。因西游记将仅有的那几个人物形象写到了极致,金写得最好的人物也比不上。黄的人物虽有性格,但来来去去就那两三种性格。
·金写感情的很多神来之笔,古、黄也是绝对写不出的,更何况我辈。《倚天》的气势强过《鹿》等作品;《神雕》最具浓情;《鹿》的优点是不露雕凿痕迹,并不胜在感情气势上。
·金将打斗场面写成了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古、黄也学不会,更不用说别人了。更不要说在非武侠的小说中使用了。绝不可能再现。
·金的故事全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古的故事只有《欢》、《大》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其余全是以相生相克关系为中心的;黄没有以人物为中心的作品,全是以相生相克关系为中心。
以人物为中心的小说中,人物随遇而安,大情节之间只有松散的联系;以相生相克关系为中心的小说中,大情节也是环环相扣,前后联系紧密。某些以人物为中心的小说中,人物执着地去做一件事,大情节之间的联系能相对紧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