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汗位更迭(上)
“皇上童宾父子殿外求见!”
“噢?他们来干什么?”
“哎呦我的万岁爷啊您前两天不是宣他们父子觐见的嘛!”
曹化淳吓的胖肉直哆嗦皇上得了失忆症!这可太可怕了!小朱连忙放下绯儿刚刚替他写的家庭作业《读魏豹世家有感》用手拍了拍额头。
“都怪陈子壮这个老夫子搞得朕这两天净想着《史记》的事儿了忘了一个干净。”
“嘿嘿可说的不是昨天大晚巴晌儿的陈大人还过来说呢小爷出阁的书都已经选定了要呈递给皇上过目叫小的给回了。”
“怎么回事儿?慈烺读的书怎么陈子壮给定了?”
“可说的不是呢!校书的是胡大人和杨大人他算那根儿葱啊!嗤!”
“呵呵胡守恒、杨士聪是他陈子壮的跟屁虫选书当然要经他同意了。关键啊嘿嘿!”
“皇上您笑什么?”
“陈子壮这老家伙头掉的好厉害不知道那两位是不是也拔毛学他。”
“呵呵我听说啊陈大人为了挽个高髻在头里面填牛鬃呢!”
“哈哈哈怪不得他的脾气跟牛一样的犟呢!”
“嘿嘿嘿!”
无良的皇上加上一个无良的太监肆无忌惮的开着毫无营养的玩笑也忘乎所以的把人家童宾父子再次忘记。直到温体仁来商量事情才现可怜地跪在殿外的两父子。于是三人一同入觐。
“童宾啊朕想在京城寻一处地界修一个大窑不知你可愿意举家搬到北京啊?”
“回皇上草民岂有愿意不愿意的道理?但凭圣上一句话草民定当尽心尽力。就是就是”
“哎你有话便说就是。”
“谢皇上自古窑工相辅相成草民的家人于瓷器上的造诣不精若举家搬来非但不能有帮助反倒会帮倒忙倒是草民的六个徒弟可否来京定居?”
“噢那好吧京窑的人员你就自个儿定吧回头想着跟工部的孙元化报个名册就是至于你的家人嘛可不用全部来京了。”
“草民谢皇上隆恩。”
“童九斤你的玻璃坊就在怀柔雁栖湖那边记住每年的孝敬银子只许增加不可减少。明白了吗?”
“回万岁草民知道了。”
“呃你能做几个玻璃球吗?就是那种圆圆的不用太大有个鹌鹑蛋大小就可以了然后里面填上彩色的花瓣可以用手指头弹来弹去的怎么样成吗?”
“回皇上草民回去就做这样的物件自然是没有问题。”
“咳咳。”
一旁的温体仁清清嗓子意在提醒小朱注意一下形象同时从他手中奏报的样式来看显然是急件。于是小朱连忙把童宾父子给打走转而将注意力集中在国事上来。
“皇上河套总兵曹变蛟、富平侯舒烨稷联名八百里加急奏报。察哈尔部汗蒙古巴图鲁汗林丹重病不起行文奏报时已急请富平侯、新吐谢图的却图汗入归义城议事。曹、舒二人联名提请朝廷尽快定下方略以应急变。”
林丹汗快死了?这可是很重大的事情所以小朱听完温体仁的汇报连忙叫曹化淳出去把内阁的人全叫进来议事。
想想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原本小朱和本届内阁都想韬光养晦的过两年平静日子但现在来看恐怕又要瞎折腾了。
这林丹也是这么老些年了就从来没痛痛快快过。整天不是这事儿就是那事儿的跟中国这儿起腻。如今更过分了连死都不会挑时日什么时候死不成?偏偏这个时候他老先生犯病!
不过转念一想林丹汗当初好像是逃跑的途中死的如今整个格局都在变化他也不过就是延长了一、两个月的性命。看来造物弄人不是一般的弄啊!唉!
小朱长叹一声抬头看看眼前的几位大臣现在是文华殿东暖阁里除了绯儿、方正化之外就只有五位阁臣在场。
“皇上为今之计应派曹变蛟领精兵两千名为护卫富平侯实则引而不行威慑之态。”
曹变蛟打仗行政治策略上的应变则还差一些。舒烨稷经验、阅历、智商都不错但毕竟商户出身遇到大事儿上还是没什么做主的资格。他们两个的奏报上没有一个字的建议全是请计的语句因此就全靠大明朝堂上这些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人做决策这不是难为人嘛?就说温体仁这个策略吧表面上还凑合但实际操作呢?肯定行不通。
“皇上温相所言不无道理但蒙古与我大明向来亦敌亦友曹变蛟为人稍嫌莽撞但有不慎则八年来苦心经营的蒙古之局就满盘皆输了。”
周延儒此时不得不公开反对温体仁因为阁臣中的资格就属他和温体仁最老一旦国家用了温体仁的计策他们两个都玩完。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周相之言确也属实只是现在林丹汗的性命只在旦夕之间妙计拙计总要先拿出一个送达舒烨稷才是。”
温体仁也没在意周延儒的反驳只是解释一下他也是实在没办法才出这个下策的。
“梁先生你曾为本兵你可有什么法子?”
“回皇上林丹汗麾下有五千精骑乃我大明出资装备新吐谢图汗有同样的亲兵五百臣想不论谁人继承汗位这五千五百人的铁槊科诺特军才是根本。”
(科诺特蒙语铁甲的意思。)
“嗯!那铁槊科诺特军的领兵之人是谁啊?”
“回皇上铁槊科诺特军的最高长官是铁槊科诺特巴图鲁也就是林丹汗本人但其每五百人设一个苏木共计十名苏木这十人当中有三人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因此这三人中的长兄索诺木台乐图的态度决定了整个铁槊科诺特军的相背。”
(苏木蒙语‘箭’的意思引申为‘部队的头领’)
听完这个大家都没做声梁挺栋会错了意以为小朱等人还想听沉吟一下之后他又接着说:
“再有新吐谢图的五百亲军中同样是却图汗自己掌握征调权但日常协理的苏木长名叫旭日干又与索诺木台三兄弟关系很差尝有细怨而争斗过。因此新吐谢图汗能否压服住铁槊科诺特军颇为难测。”
得梁挺栋不说还好越说局面越混乱但他不说更不成这么重要的信息如果被国家忽略指不定出什么乱子呢!
“皇上为今之计臣有一策不知......咳咳”
郑三俊一见小朱等人都急怒攻心的瞪着他连忙不再卖关子赶紧清清嗓子之后接碴说了下去:
“林丹汗既然召富平侯病榻之前定然有临终托孤之意其世子额哲今年只有12岁如果单独托付给新吐谢图汗定然是不稳妥的托与富平侯自然就等于托与我大明大明的国策向来和缓想来林丹汗也是考虑到这点才想到富平侯的。
现在不若由朝廷明旨将富平侯公开册封为使臣一来威震蒙古各部表明大明的立场。二来今后蒙古各部的汗位则必须由我大明钦定方为法度。说到那五千铁槊科诺特军皇上可写信与曹变蛟送上等刀剑铁甲3ooo套与那却图汗叫他们鹬蚌相争即可!”
“那...那方正化。”
小朱等了半天见大家都没再表示就想让方正化拟旨了但就在这时......
“且慢!皇上恕罪臣有一策敢情圣裁。”
呵呵是贺逢圣。想来贺逢圣现在才言定然是之前一直在犹豫应不应该公开反对郑三俊。因此贺逢圣说完话之后没向小朱行礼倒是先冲郑三俊拱手示意。
“贺相但说无妨君臣议事以国事为重。”
郑三俊没什么表示呢周延儒倒是不冷不淡的挑了一句。其他人都假装没听出来这弦外之音。
“皇上林丹汗临终托孤定然是担心幼主不易守成那五千铁槊科诺特军跟他长年东征西讨实多精忠壮勇所部号召定必一呼百应反观却图他的一切都是林丹汗给的如今大明就算送过去3ooo精兵也未必能服众万一情况有变我大明就里外皆难做了。......”
贺逢圣的计策是这样的:
1.扶幼主上位是一定的这点没有任何争议名正言顺且符合大明的国家利益幼主在位的好处已经得到了历史的检验这里就不多说了。
2.不论新吐谢图的却图汗有没有野心都要册封却图汗为摄政上国柱。用以支持他成为林丹汗的托孤重臣。毕竟亲近察哈尔的大部落中就只有新吐谢图部。两部政治联盟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3.舒烨稷也要有个职位就算幼主的老师太傅吧。然后
4.大明自朵颜西十九家中寻个适龄的公主嫁过去当囊囊(王后)。朵颜西十九家的实力与倾向性都是最适合的人选。最后以国丧为名将互市的价格下调一成。
5.铁槊科诺特军中的索诺木台三兄弟无论如何都必须死了因为这就是残酷的政治。只有杀了三兄弟才能将铁槊科诺特军的影响力降到最低然后由亲大明的鸽派人士来统领这支部队即可以拱卫幼主又可以震慑其余各部汗的觊觎之心。
这就是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多管齐下的策略。方正化笔走龙蛇的拟就在东暖阁低声唱读之后由绯儿监督行宝(盖章)盖章后折返东暖阁当着君臣的面封入秘匣之中由锦衣卫连夜八百里加急送了出去。密旨的副本交给中书舍人分送给兵部、兵科和御史台。
这种政治体制下是很难有秘密可言但现在的优势是关于化外蛮夷的政治决策基本上不会外泄的。就算全大明的汉民都知道也不会让一个外邦人知道的这就是天朝上国的民族自尊心。
还有一点密旨的文字并不是平铺直叙的告诉舒烨稷应该怎么怎么办而是一种特殊的密码。中华文明特有的密码原则。
一个字如果少了或者多了一个偏旁就变成了另外的意思比如‘号’字如果写成‘號’就是原有的意思而如果去掉了右边的‘虎’就变成‘杀虎’的意思了。
作为密旨不能所有的字都这么干那就太过分了一般是在关键字上做文章比如‘号令索诺木台三兄弟’这句话在外人眼中虽然有点霸道但也可以理解。毕竟大明的富平侯想在敏感时期号令一下军队也算正常的步骤。
但在舒烨稷的眼中‘号令索诺木台三兄弟’就变成了杀人的旨令。因为舒烨稷手中有一个密码本对照之后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斩杀索诺木台三兄弟’。
这样的密码本目前大明有几十套之多九边、行军七都督、七家皇商、像舒烨稷、曹变蛟这样身临战线最前端的文臣武将每个人的都不同。而且按照篆体、隶体、楷体等不同文体编制不同密码。
这样的密旨方法可不是小朱想出来的因为他还没这个本事事实上这种密码早在卫青时代甚至还可以往前追溯、追溯一直追溯到春秋时期。但卫青时代这套密码正式成熟并得到了广泛实施。
中华汉字文体多样有一种文体理论上就存在一套密码。在后来后来的后来到了数字密码的2o世纪这样的密码就逐渐消亡了但其影响依然远大。
‘简体字’的设计与出现其实就来源于这种密码制度。很多人都认同这样一个理论:
“连圣旨都出现过简体字那可见简体字其实是历史展的必然趋势。”
呵呵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知其二而故意知其一的专家学者们为简体字的公开行寻找了很多的理由但这个理由是最令人苦恼的因为它否认了大中华一个延续两千年的军事文明军事密码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