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开封城下
此刻太阳升到了最高处由于西南方向功德林火起风也就越来越大然而空气仍旧燥热还伴着柳树叶焚烧的焦臭味。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黄河对岸的景物也逐渐模糊。
金声桓来得突然迅猛曹文诏身边也仅剩下2oo名近卫但两相通名报姓之后左兵忽然一如之前的曹文诏同样来了一记顿挫。只与曹兵短暂接触后就立刻后退、分开。战场之上再次出现相对静默。
敌人越是不着急就越证明他们信心十足。在这个时候曹文诏的最佳选择就是趁对方围猎阵型尚未完全闭合的时候全力突围。但这样一来黄河南岸的五万许兵加上金声桓带来的数千人马要么跟进追杀要么回马去清剿柳国镇等三营孤军。总之死伤惨重而且之前的努力宣告废止。
所以如果曹文诏拼死一战必败之局未必不能留下一抹亮彩。
感受到这一点之后:
“节帅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金声桓一出现平安就知道糟了。跟随曹文诏亲历阵仗这么多年平安是列将之中最出徒的一个。战场上什么事儿都可能生突然冒出一个不之客这很正常但不正常的是不之客不止一个。
东南方向的巨大沙堆的后面似隐似现仍有第三方的军队在源源不断的赶来。而且一道烟尘正绕向正西显然是几支散兵。正打算将他们的后路彻底截断。
诱导许定国自己犯错有条不紊地蚕食、打击许军信心直至等到柳国镇他们三个过来再合力聚歼这是曹家军的既定战略。
但问题恰恰出现在这个时间差内。柳国镇等三人要想赶过来最快需要2个时辰。他们之前最担心就是出现眼前的情形。但千算万算也没有想到不仅河南各路土匪联袂来援居然还多了湖广左兵!
从目前态势上看主导助兵许定国的。正是这个金声桓!!!
虽然人数不多但两军阵前那怕只有一位援兵对士气的激励作用也是无与伦比。所以在接下来这四个小时的时间差里八千将勇凶多吉少。
面临绝境平安第一个念头就是保大帅尽快撤离!但他才说完。就看见曹文诏脸上忽然浮现出一个极其诡异的笑容吓得平安一蹦老高:
“节帅您一生英勇何必在乎虚名?小小反贼岂由得您来分心。小的留下就够了。”
“呵你不用劝了。”曹文诏摇头。“四十载报国杀贼也该是歇息地时候了。”一摆手拦下平安
“平安。这是我最后一次教你左兵绝不会现在来攻你可知为何?”
“…”平安低头不答他知道节帅死志已下。否则两军阵前。断没有唠闲嗑的道理。而且依据他的了解。大帅的身体已濒回光返照之境。他知道诀别的时候到了。
看着平安泪流满面。曹文诏慨然叹道:
“凡豪杰陷生死阵总不免心头喜甚任凭他妙计连环难奈何我刀枪无眼来来来让尔等鼠辈领教俺这捐身之恨!哈哈哈所以说这世间唯有借刀杀人方才是计中之计。你且看…”
这他娘地不是唠闲嗑这是在唱大戏!!!不过曹文诏戎马一生临死前却能做到如此洒脱倒也算不拘一格。
而且他判断得非常准确今天金声桓要借刀杀人。
对于左兵来说巩固南方是当务之急再加上河南、山东一带的小军阀太多说好听点儿这些都是花钱可以买到的盟友。说不好听的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所以既然左兵目前无意图豫就只有尽全力把河南局势搅浑最低限度:
“万万不能坐视河南被国家轻松掌握。拖也要拖他个半年时间。”
这是左良玉的原话因此金声桓就被派遣到河南来主持工作。
别看金声桓长像粗豪但其胸中韬略丝毫也不逊色于古今任何一位名将。从昨夜开始他也一直在盘算着曹文诏。并且判断准确:对方想诱杀许定国。
探得山陕军的动态后金声桓立刻通盘设计了一条借刀杀人的毒计:
先坐视许定国步步走入瓮中同时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借口鼓动张缙彦、刘洪起等人一起出兵共趟这场浑水。他们是地头蛇要想躲过张福臻、崔宗、柳国镇等渡河人员的耳目易如反掌。
而这些散兵地人数不多战斗力衰弱人品还很低劣因此对于金声桓借刀杀人的提议积极响应。
这就是金声桓高调出场却又迅后撤的详细内情。(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他们这些所谓的援兵只要出手将曹文诏逼入死地也就不再有继续进攻的打算意思其实很简单曹文诏必须死但在死前最好替他们把许定国除掉。
这个计策的好处对南方叛军来说许定国算半个自己人却被国家出手灭掉唇亡齿寒大家都想明白点儿坚定信心干吧。
对北方边军诸将来说尤其曹变蛟这位天煞星您叔叔可是跟许定国同归于尽的跟其他人没关系。将来可别没完没了地找咱们报仇。
也就是说这次借刀杀人双方都是刀!双方也都是目标。借曹文诏杀许定国和张缙彦同时也借许、张二人除去山陕节帅。
无论许定国、还是曹文诏金声桓都不会主动下杀手。双方对打。然后两败俱伤这才是最大利益。
因为金声桓与曹文诏都是行家里手所以双方之间出现了这样一个默契:
前有许定国5万大军后有六支匪帮在拦截去路所以曹文诏今日必死。但金声桓又故意留下一份礼物:让曹文诏拎着许定国的人头去死。
武将战死沙场本来稀松平常。如果在临死之前能斩获大将级这可是军人的终极荣耀。
当然如果曹文诏不想当这把刀他还是会死。但既然左右都是死何不选择一个潇洒的死法呢?
这就叫做默契!
“将军再不动手可就来不及啦!”
一名军校眼见金声桓半天没有任何指令不由得凑上前去小声提醒。但老金嘿嘿一笑:
“节帅乃当世英豪许家军这种货色又何必着急?你看吧许家军没有整顿好队形。曹大帅是不会动地。”
“呃!”小校一愣他没想到自家主将竟然这么分析问题!“可是将军咱们这边只有两个时辰拖延一刻都是险恶啊!”
“嗯催一催也好。”金声桓立刻点头同意“擂鼓全军向前十步。”
别看他表面轻松其实内心也十分紧张。从开封、兰登奔赴这里距离太近功德林大火燃烧的时间已经有一阵儿了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变故。一旦五营曹兵在此汇齐就凭借河南匪帮这点儿乌合之众。简直比自杀都难看。
远眺黄河。水面上的所有渡船全部停泊在南岸。想来许军那里。已经作好了决战准备阵型即将整顿完毕。
“传令马抬弩作好准备小心曹文诏反向破阵。”
这就是名将的本事尽管认定了对方的后续步骤但还是作好相应防范。目前情况确实跟金声桓判断一样许定国在整顿好阵型之前曹文诏是不会出手。因为那么做实在太掉身份。
而在通盘考量地问题上曹文诏其实也没什么失误只不过为了计诱许定国他才万不得已留下两个时辰地罩门。而且他也料到左兵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主动参与所以只要能够拖延时间兴许势态还有挽回的可能。
如果没有金声桓曹家军同进同退势必再创造新地传奇但当左兵那边每两骑一组摆出来五百架抬弩。曹文诏知道自己这次输了。输得是心服口服也心存感激。对方用马抬弩来催促自己去杀许定国这个面子还真是不小。
那么什么是马抬弩呢?
三年前国家成立了科学院武汉军备分院时间虽然不长但卓有成效。驻防当地的左兵虽然以冷兵器为主不过在军事武器冷热过渡期内冷兵器如果挥到极致其威力依旧令人咂舌。
这就不得不多说几句宋应星是怀抱一颗赤子之心去的湖北武汉在担任科学分院副校长的日子里老宋不仅补充完善了自己的著作《天工开物》还搞出了很多杂七杂八地明:
黄铜制海船大螺旋桨、冷热接榫法大铁锚、合范群炉浇铸法大型金属铸件、冷锤调音法杂锡响铜材大朝钟……。
很明显这老小子对大个儿物件情有独钟。其中响铜材要特别说明因为杂锡之后音色会更加清亮但这并不重要最为紧要的是焊锡焊接技术终于出现了!!!
当然身为左良玉手边的科研人才宋应星也没有终止冷兵器方面的科学研究。左家苍刃就是宋应星以贴钢法锻造的利器。刃口锋利本体柔韧质量已经是世界领先只不过成本太高现在还只是武将用品。
接下来就是要隆重介绍连双马合抬弩三尺高、四尺宽、五尺长的六面体木头盒子。配有月牙形(注意是月牙形)箭壶一次可以装填28支弩箭;通过手摇柄联动弹射风叶可以在短时间内。连续射四组每组七支弩箭;因为有滚动的七个箭管可以获得最精准效果;只是每两组之间需要进行调整但经过训练之后连接时间非常短;有效射程仰射12o米平射7o米。
这个神奇的连弩。大明现在的军界高层都听说过本来经过左兵校验之后准备送交国家科学院那里进行二次开。可现在倒好直接变成了左兵装备。
五百架连弩摆好之后。虽然不可能完全挡住骑兵冲锋但造成大面积杀伤毫无问题。
“节帅他们只是在布防确实没有冲上来地打算!为什么?”
“哼!”曹文诏嘴角撇了撇
“平安你记着阵仗生死跟胜负毫无关联。现在他们左兵无力占据中原但又不愿意放任咱们轻取河南所以特来搅局。”
二人说话间。曹文诏已经挥手指点身边仅剩的两百亲随列好阵势。虽然他推断左兵不会主动起攻击但也别太不给面子否则对方恼羞成怒真过来硬拼大家都不好受。
而莫与京那边的七千人。则始终面对正东方向严阵以待。给他们的军令是随时准备接应李鸿嗣所以在没有收到新的命令之前身后就是出现再多的人。他们也绝不会改变先前状态。
这就是训练有素的完美体现。
但再是完美许定国那边阵型已经布好居然有样学样列出了十列纵队血战。即将开始。
“节帅。难道说左兵希望咱们两败俱伤?”
“不仅如此。他今天就想取我性命”曹文诏地表情、语气更加轻松甚至还很愉快!
“但他也希望我在临死之前能够杀了许定国这样一来国军未来三个月地精力将主要放在怀柔河南这上面。他们左兵就会赢得喘息机会。
“如果留下许定国则河南将成为南北对峙中的一块鸡肋不得不拉拢却又不得不分散精力来经营。既然如此就先把河南搅乱再把烂摊子甩给国家。”
“哼哼想得倒美!”
平安怒气勃手举朴刀就要冲出去曹文诏气得用手中折扇敲击马鞍啪的一声把平安叫回来。
“平安唉!”曹文诏现在很是自责平日忽略了培养他们自己身后山陕军中多是莽夫猛将唯有平安还懂点韬略却也经常意气用事。想到此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我地身体你最清楚我死后希望你能辅佐申甫统领好山陕军。可你若不改这火爆脾气你让我怎么安心?”
“节帅!”平安翻身跪倒“小人愿学周仓生生世世永随大帅。”
“放屁!”曹文诏把扇子直接摔到平安的脑袋上
“你听好了对面这个将军是在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以军人地方式赴死。想我一生用兵死前有幸征战中原还可以在万马军中取上将级。此生无憾!
“我跟你不一样我不幸生在乱世为将我们这代将军如果死在床榻之上看似幸运却反倒是一种侮辱。
“而你则不同你们这些娃儿赶上了好时候既然可以亲眼见见太平盛世就好好活下去吧。”
说完曹文诏慢慢抽出穆刀转向正东蚂蚁般的许家军已经越走越快当步兵列好阵势跑步前进时就证明这支军队已经做好了准备。
“平安我现在收你为义子以后你就叫曹平安。带着这两百个兄弟好好活下去。我领着老莫他们替你们打开生路。保重!”平安尚未答话曹文诏穆刀刀尖已经逼在他的眼前冰冷地刀锋热烈地眼神真挚的祝愿都让平安涕泪滂沱。
“你领着他们(两百亲随)留守此地待国镇他们赶来左兵定会自行撤走。因为…”
曹文诏忽然傲然一笑:
“既然左兵想借我之手除去许定国我想留下你们地性命他又怎敢不从?哈哈哈!”
曹文诏笑完带马冲出亲随的保护圈。前去与莫与京汇合莫总兵扭头看着节帅眼神中满是欣喜。
“能与节帅并肩赴死真乃幸事!”
“嗬嗬”曹文诏自己动手把双腿绑缚在马鞍上笑着接口。“可惜这次匆忙竟没带酒兄弟们不要怪我!”
“无酒又怎样?照样杀敌!”
莫与京大声回答随后身边兄弟也齐齐呐喊!
“无酒又怎样?照样杀敌!”
嘶吼完。七千骑兵呼啸而出接应下前面已经开始苦战的李鸿嗣整整八千兵马直向着许军主阵中心冲去。
后面平安愣愣地望着这一切脑际中始终萦绕着节帅(或者义父)的遗言:
“既然可以亲眼见见太平盛世就好好活下去吧。”
远远的望过去许定国这头蠢猪。步兵排纵队然后去冲锋骑兵纵队简直是笑话!
曹文诏、莫与京、李鸿嗣三人率领八千精骑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突进到许军大阵的正中位置。平安知道节帅要在临死之前。杀了许定国。所以余者不顾直奔主题。莫与京、李鸿嗣显然在全力配合他们为达成节帅遗愿而在努力拼杀。
“来人。”平安哦不现在是曹平安了山陕军系第二代的领头人。身份的变化。就只在一瞬间。一天之后已成往事。人世间的沧海桑田。不正是如此奇妙?
“你天伦你去问问左兵带队地究竟是谁?代节帅向他说一声谢谢!”
“呃”陈天伦一愣“将军刚才他报过字号了湖广金声桓!怎么您没听见?”
“该死!”曹平安气恼地骂了一声是他忘了但随后又立刻释然
“也好!你去跟他说一声谢谢。他要问为什么你就说:
“山陕节帅能够死亦英豪全拜他成全自当一个谢字。”
陈天伦刚想离开曹平安又再开口:
“且慢再跟他说这次算他赢了。但将来沙场再会我一定亲手替节帅报仇让他留好自己的脑袋!”
黄河沙寨口战报十五天后送达武英殿御前议事合会。在那最后的时刻山陕八千铁骑直冲许定国地五万大
文诏持矛左右突匹马萦万众中。左右跳荡前后拼据转杀数十里终阵斩许定国。
文诏身中数矢不止跌马仍亲取定国级旋即仰天长啸拔刀自刎!俄副将莫与京、李鸿嗣复战死。三人死后尸身皆刚直大力而不能弯。八千铁骑能得生还者只文诏阵前螟蛉平安以下两百余人。概为收殓尸骸故得贼人宽放。
后至柳国镇、张福臻、崔宗三将率队来援沙寨口会战方告结束许定国帐下五万皆惊溃僵尸蔽野余走仅以千计。另有数百误坠黄河而死。
定国幼子尔吉奔据睢州而柳痴儿等追及之大战陷阵贼复大败。遂致睢城东门当日即毁。
是夜左光先、蒋一阳、王性善等人得闻变故悲号痛哭闻者怆然。相约集兵围攻新乡自深夜直至次日午夜将卒皆无有疲态。
三日申甫赶至。以疲兵不得攻坚城为由约束曹兵部曲期间全赖曹平安多有策应后劲。只是…
汇报到这里一直宣读战报的周定方地语气中出现了一丝犹豫也就只好停顿下来。但听得人实在太多这么明显的停顿一个人察觉不到十多个人还能都没感觉?
“只是什么?”
皇帝小朱如今也成熟多了这个问题必须他来问。
“回皇上只是申甫为了怀柔秦晋兵马竟然应允他们屠城三日!”
“什么?”
所有人全吓得站了起来之前大家听曹文诏战死时都还可以坐着伤心但现在。全起立了。包括皇帝小朱。
“申甫好好样的”小朱气得都胡说八道了
“真是和尚最毒道士最坏!这个混账竟然下令屠城?周定方”(周定方一哆嗦)“你之前口口声声跟朕讲。先动曹兵事半功倍现在好了河南拿下了曹文诏却战死了。申甫还屠了城!这样地河南朕要来何用?啊你说!”
“臣…”
“臣等请万岁息怒!”
在场地人中有不少是知兵地行家别看曹文诏阵亡了但曹文诏之前地布置恰恰完成了一次高的战略跳跃并且具备顽强的前瞻性:
许定国死掉大家其实都长出一口气儿。在杨嗣昌这样地现实中人看来用一名本就要弃用的将领换得许定国人头还拥有睢州开封新乡的战略基地这买卖怎么算都划算。
所以在整个事件中尽管曹文诏略有冒进。致使国家丧失了三员大将和八千铁骑但损失不大又不属于个人失误。还甩掉了许家军这么个大包袱怎样都是大功一件。所以封赏时。众人倒是很慷慨意见也很一致:
赠太子太保、左都督赐祭葬世指挥佥事有司建祠。春秋致祭。
终究是一代良将啊!死后哀荣极致。也算可以告慰了。但正因为有了屠城事例让小朱总是感觉。那里有点别扭。
曹文诏阵亡虽说慷慨悲壮但这又确实是一幕悲剧而且还是源于私兵旧习的悲剧。
试想:如果山陕兵马不是曹文诏地私兵他又怎么会拖着病体去河南?更不会急于求成而勉力谋划最终被逼死在阵前。
至于之后的屠城那也是私兵在作怪替主报仇乃是这个时代的大义曹文诏身后为了获得山陕兵地拥戴申甫也只好允许屠城事情出现。只有这样再加上曹文诏遗令、义子曹平安身份、国家旨令这几样申甫才可以彻底掌握山陕兵。
因此通过这次南北战争彻底改变私兵现象也就迫在眉睫。更是一次军政系统的新法改革彻底杜绝私兵现象地意外之战。
“天下大义仁者为先!申甫为了争取军心竟然纵兵屠城瞧瞧瞧瞧”小朱心情很差但嘴角却挂着笑容“什么时候人人都想着杀人了?那几城死难的百姓就因为他们生错了地方就必须要死吗?究竟是谁在走火入魔!啊?”
“臣等不敢!”
“算啦!”小朱一挥手向后一靠“如何惩治、如何安民、如何兵援下一步该怎样筹划你们各个分议大臣拿几个好办法出来吧。”
“臣等遵旨。”
所谓地御前分议大臣也是目前立法方面的一个新变化:和平年代文华殿合议;战争时期武英殿合议。这两种会议形式又可以称为合议总会。职位上统一叫做分议大臣。
然后再根据臣子不同的分工、能力组成若干个分议小组。这些个议事小组合称为御前合议具备立法权。但司法管辖权以及立法的最终定稿权、最高决策权、实施权和否决权仍归六部、内阁和皇帝掌握。
在通常情况下内阁和皇帝不会轻易否决合议的结果。
就拿目前地状况来说:御前武英殿合议总会划分了多个分议小组:
孙诚、贺赞、高杰、周定方四个人负责物资调拨战术制定兵援兵力地布置。简称兵事分议大臣。
卢象升、黄景、洪承畴、杨嗣昌四个人负责西南、新疆、北海、辽东、南洋包括国内南京方面地战略安排军队功劳与惩罚地计量和考证以及全国各地将领的统一协调。简称防务分议大臣
熊文灿、瞿式耜、李邦华、郑三俊、贺逢圣几个人仍然负责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的新法改革问题战争跟这几位没关系他们是新法分议大臣。
至于马宝、薄珏两位则属于跑腿儿打杂的。
今天最后的定论很快就拿了出来:因为出现了针对平民的屠杀行为申甫成为待罪之身!他也不再拥有现场决策权。但前线指挥权还在。并且调河北布政金声入河南监军。将来展都将由御前分议大臣分别做出决议。
“如此臣等告退。”
底下大臣互相对视一眼之后全悄悄告退了刚才大家惺惺作态尤其是异常痛快地做出对申甫的惩罚其实是因为有一个尚未确凿的消息困扰在大家心头。
据玄青子的汇报似乎史可法一行2o人很早就离开了南京从行程和方向上看山陕兵屠城地时候应该是这些人到达开封之时。
开封自古漕运中转枢纽之地富饶是一定的而且也出美女。山陕兵挟私仇而屠城这个波及面恐怕会非常广。加上史可法等人刚刚从消息断绝的南方出来一路上一定会历经匪患如今在开封遇到屠城兴许会认为这些兵丁同样是叛军自然不敢出面表明身份。
这样一来可就麻烦了!因为有一个已经得到证实的消息非常恐怖玄青子安排的一些基层情报人员也已经断绝消息三、五天了估计是丧命屠城。
总之一句话:
天灵灵地灵灵史可法、马世奇、朱慈炯、黄道周(其余地人身份太低不予考虑)这四个宝贝可千万别赶上屠城啊!
那么两个府尹一个三皇子还有一个南京祭酒这几个重要人物究竟有没有到达开封呢?
就在众多大臣犹豫着这个尚无定论地噩耗是否告知皇上的时候在开封南门外地城墙根下。一百多名被绳索串在一起的乞丐正在懒懒的晒着太阳。现在是夏天所以这可不是什么享受。因为阴凉地儿都被征用了。
虽说封刀令已经下达三天但士卒杀得兴起暴戾之气还很强烈所以大家都很低调低调再低调。
看管他们的只有十名小卒原属于开封府衙的差役申甫领兵夺城后这几个家伙见机很早提前投降了。因此他们也参与了屠城恶行并且比山陕兵还要狠上三分。山陕兵的怨气全在睢州城开封这边其实倒也还好。
眼前这一百多个乞丐表面上被太阳烤得昏昏欲睡但私底下有四个人已经解开了绳索。
注:日本战中织田信长拥有可装配十三支铁箭的连弩而且居然还是通过人力来牵引施射!!!所以双马二人合抬连环弩倒也普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