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混,也是一种奉献(1 / 1)

明歌 滚木擂石 6538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十四章 :混,也是一种奉献

雨连绵搞得那儿那儿都湿漉漉的树枝、房檐、还牌上随处可见雨水的反光碎石铺就的甬道更是如此一直延伸到屋子里面一整天都阴冷阴冷。但每个人的心中却是火热的。

“此言大谬兼领实授乃是成法岂能说变就变?”

“法既然为法便绝无一成不变之道理。”

“哼”一挥袍袖“我朝选官悉取进士榜兼领职务实在是能者多劳!”

“嗬嗬!”微微一笑“猴笼之中尚且分主次更何况吾等进士出身!”

“大胆人畜岂能同日而语?人者万物之灵长畜类分主次难道人也要分吗?”

“那是自然天理存乎天地万物大道显于草莽山川吾等自当孜孜以求!”

“真是狡言诡辩如今天下新省众多分特用五百士之后仍多有身兼数职的情形为何特用进士可以而吾等正科进士就不行?”

“一人自然可以兼多职不论新旧诸省还是两京中外!然而现在说的是一职有多人共兼实不相同尔!”

“国家以国事托职权与国士其中厉害当谨慎斟酌难不成可以独揽吗?”

“吾等只知道昔年后张弦九次!更何况此乃皇上口谕!”

只有内行之间的争吵才会如此犀利而智慧也只有皇上退居幕后文臣的手脚才会放的如此之开。大家最终并没有分出胜负最终解释权仍然是一句‘这是皇上的意思’。但性质可绝对不一样。

以强权铁腕来解决问题。底下人是口服心不服。

但现在大家先坐下来‘大鸣大放大讨论’因为都承认对方的观点部分正确所以才谁也没说服谁!然后在出现僵持局面后由主导一方请出最高领导人地圣旨正式推行。反对者尽管很不满却也实在拿不出什么更强悍的理由了。嘴硬是肯定的但心中却已经认同并接受了。只是需要最后一根安慰的稻草:

“不论怎样勋阶不可废!”

“这是自然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之臣工国家又岂能怠慢?勋阶如常!”

“…”

这里要解释一下‘正方’的最后一个反驳:后九次开弓。

明代人是很奇怪的。‘天无二日’是中国人的传统理念中最根本的一条。但在明代却被另类施行。

皇帝只有一个这当然没问题但各级官位上却始终存在多个人共事的现象拥有兵部尚书头衔的大臣最多甚至有十几位之多。只是以‘本兵’和‘领’来区分谁是名誉地谁才是真正主持工作的。

但不管怎么说天无二日。主官却可以多人同做这难道正常吗?

于是。杜绝兼领实授的吏治改革彻底贯彻下去。然而辩论大赛依旧如火如荼。

“朝鲜李觉虽嫌鲁莽粗鄙但他对中国的向往之心是毋庸置疑的其封号凤坪君封地凤翔道是得到朝鲜国君和当今天子互信认可的岂能说改就改?”

“哼哼。”还是一挥袍袖“贺辅此言差矣既然是藩篱就应该敬仰宗主。何为敬仰宗主?规避名讳也!我汉家史上曾有西都凤翔府的建制如今他的封地是凤翔道。难道不应该改名吗?”

“我神州赤县同名之地多矣!难不成都要改名吗?况且凤翔府存于五代年间正统正朔难不成都要照搬吗?”

“哼!”就是不服!

“哼!”同样不服!

建设陪都可不是明代专利从隋唐起东西南北四京或者四都就不绝于史归纳起来分两种:

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北京、南京;

东都洛阳、西都凤翔府、北都太原、南都成都。

因此不了解中国历史的人是无法在这个问题上驳倒正方的。

李觉封地被无辜改名地深意不是为了什么劳什子的避讳问题而是要阻止税制改革!因为东北、西北、青藏、北海这几片领土上地圈地现象很严重如果推行税制很多人的利益会受到冲击一旦李觉的凤翔道变成了‘湖海间国’那么在邦国境内的农庄就可以不用上税了。

贺逢圣也许并没有看到这层深意但无端给人改名的行为是任何一位正人君子都不齿于干的事情所以他很坚决的否决了这个提议。

一众文臣气鼓鼓的离开了今天的工作也就算告一段落。

“多谢先生们的教诲!学生告退!”

“臣等恭送奉国殿下!”

奉国太子慈烺每天都会静静地坐在内阁值房的一角面带微笑的聆听会议因为皇上在歇病假前特意许下‘内阁票拟可不经披红’的承诺所以内阁蓝批地效力非常强大如果辅是杨嗣昌或者洪承畴那么一定会再次出现张居正现象。

但好在贺逢圣是个谨慎的臣工他每次在蓝批前都会叫来相应的部卿大家取得意见一致之后才做正式蓝批。

可想而知最初地几天里内阁值房得吵成什么样!在这一片纷乱中无论争吵的多么激烈慈烺都会谢谢他们的‘授课’恩德。每天上午慈烺都到值房旁听国事接下来就是自由活动时间所以慈烺很有礼貌的告退了。

“先生留步留步!”

“殿下慢走慢走!”

一步一回头回头就作揖直到太子随从迎上来这样的礼节方告结束尽管繁琐却昭示着融洽的气氛。

在文臣眼中太子无疑是优秀的即便像杨嗣昌这样的心腹近臣也都在心中暗自庆幸。当今天子为国家所做

贡献就是生下个好储君。

从开始奉国到现在慈烺只提了一个建议

“前些年父皇在修葺宫中时特意把旧值房那里也粉刷一新虽说至今仍多空闲但终究是为先生们预留地能否让六部的堂官们。选派一些人手在那里做笔墨誊抄呢?”

“臣等谢奉国殿下优容!”

话音落下一众大臣连忙躬身施礼。这建议未必好多少却面面俱到而且也解决了一个小问题:

旧值房在文华殿南侧当年张居正时代内阁的办公地点就在那里后来才逐步向北搬迁的。因为张居正的结局不是很妙所以这片房屋成为了文臣的禁忌之所甚至一度成为锦衣卫和内廷武监的集体宿舍。

现在太子奉国。内阁理事辅政十大臣都需要一间独立的办公室。既然皇上抱病不上班了。自然不能像以前那样大家都去文华殿开小朝会。加上经常要很多人吵群架所以目前的办公环境很拥挤很嘈杂。如果能适当扩展一下办公区域当然是最佳的选择。

在太子出面维护下文华殿前院就成了内阁、众卿地会议场所除了排队等候上场的选手其他的各个部门人员就全都搬到旧值房那边办公。

空间大了权力也就大了。文华殿是御前会议室文华殿前院就成为国务会议室旧值房就成为部门会议室。级别的明确也是行政的必然。

慈烺自此之后。就基本上只看不说只听不问了提不提建议是小事。引起不必要的非议可就大了所以这个态度获得了所有人的高度赞扬不论是正统派还是维新派大家对太子的支持是毋庸置疑的。

每天在‘蓝批会议’结束后太子都会出文华殿大门同等在外面的‘十九小子’一起去旧值房那里露一面这时侯通常是问候语句

“有劳诸位臣工了!”

或者是

“天凉了找人多加一些柴炭吧!”

这感觉真是温煦如春风暖地很多人都想掉眼泪。太子殿下这么儒雅、雍容!真真国家之幸福啊比他那个不着调的老爹强多了。

到目前为止太子慈烺获得地实习期评价是优+。

现在有一个公开的秘密:皇上被搞没电了索性托病罢朝自己耍赖不说还把矛盾推给下面。这个路子在现如今是有专有名词的…隔岸观火。

但这句话谁也不会说出来的因为这种情况在明代已经出现过多次。所以大家都非常有经验的做出了应对。

先就是抓紧合纵

现在的国家权力最高层呈现了三鼎足:奉国太子殿下、国事十大臣、鸿儒社。

跟太子近的人都属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和事佬你们谁爱争谁争我们这边只要帮衬好太子就是反正作为国家顺位第一的继承人小爷是不可能也不敢多管闲事的索性跟着混吧混也是一种奉献。没准儿等皇上重开朝会地那天还能白捞一个辅助太子奉国的功劳呢。

要知道慈烺奉国期间的最佳业绩就是没有业绩。不论什么时代里帝制、共和、民主接班人要真干出点什么来所有人都会疯掉。疯掉还是好的掉脑袋都未必没可能!

跟鸿儒社有联系地人基本是言官群体他们主要的任务就是纪录下‘罪证’目前的局面下言官基本成为摆设想磕头都找不到庙门索性躲在远方地角落对着光明的舞台微笑

“别看现在蹦得欢来年给你们拉清单!”

是的这就是国人的一个特点干活时找不见他们挑毛病一个顶仨最可气的是幸灾乐祸动不动就爆一阵哄笑别人越莫名其妙他们就越高兴的直抽抽。

但更多的人是希望干出一番事业的所以剩下的臣工群体就开始围绕国事十大臣开展工作。

请注意‘围绕’不代表支持。‘工作’也包括否定和反诘。这都是可以互相转化和作用的。

内阁属于决策性部门六部、诸法司属于事务性部门可以说这两类官员的权力都非常大但有资格获得托孤重任的本官。只有卢象升和黄景昉所以围绕着十大臣人选的攻击波率先展开。

今天轮到郑三俊入宫做汇报

“皇上最近屡次有人重举《物权之法》大概地意思是:科学研也应当按物权法做主客的区分。不告而得者该当重罪。但因为此提法太过匪夷所思所以卢象升并没有同意。以至于最近几天每天都有很多人公开叱责他这个刑部尚书艰难了好多啊!。”

“哦?”小朱其实也没闲着白天陪着女儿们画画、读书、练字到了傍晚时分还要集中听取一天的汇报然后睡觉前再思索一下宇宙的奥秘确实挺充实的。

但他也着实是轻松了不少每天都跟看大戏似的等待汇报。然后就经常自己佩服自己虽然他答应放权一段时间。但事态进展还是很不错的有什么想法了或者对国事上有些意见都可以通过引导来做出明确的指示。

“郑先生有所不知物权应分有形和无形就好比一个药方通常是人家一体堂的多位名医耗费几十年才研究出来的结果随便一个江湖游医都可以把这个药方据为己有。随后出去敛财这个时候药方就等同于无形物权了。外人要想使用药方必须以购买地方式或者被赠予。也未可知。”

“皇上圣明!”

“嗬嗬”小朱高兴的摆摆手郑三俊眼睛尖他觉皇上的袖口很脏都黑了。甚至都已

了一些。正在郑三俊胡思乱想的时候小朱忽然笑正题:

“但依朕所看无形物权争议太多现在还不适合提出留待后人解决吧。”

“臣遵旨!呵呵”郑三俊还是比较机灵的“有了圣上的口谕想来卢象升的日子会好过一些了。”

“想必先生也知道了吧卢象升的艰难更多是遭人嫉妒!”

“这个…”

郑三俊没敢接话但不代表他反对皇上隐退放手臣僚大干内阁诸位大佬是最无所谓的说点不吉利地就是皇上忽然崩了看守内阁也得是人家五人组关键是内阁之外的人选。

这里要插一句中国人确实多日本、朝鲜、法国、德国、英国、俄罗斯都曾经多次出现过托孤现象但属中国地人选多。一口气选了十个居然还没有破纪录。可见这人口基数的威力哦对了唐代是最多的程咬金时代拥立新君的文臣武将居然是瓦岗寨全体班底。so

内阁五人组具有当然的资格那么内阁外的人是否具备这个资格呢?以吴三桂、黄景昉为代表的军界人物是历朝历代的惯例所以唯一被剔出来的是不幸的刑部尚书卢象升!

但大卢并不是唯一要倒霉地只不过他是被公开供在火上烤的没得法子这就是中国人的政治。

打击卢象升的手段非常老套请这小子吃锅贴。

物权法是皇上搞出来地国家知识产权的三年有偿规定也是皇上搞出来的现在好了人家提出要保护无形资产了你卢象升接还是不接?接不接都有人胡说八道因为目地是为了打击卢象升所以左右都可以引申出罪过。

这还只是一个还有另外的大锅贴呢!

田妃已经被打倒袁妃属于受害者她确实很冤枉因此国家的处理就是弱化凶手杨文洛的背景免得连累人家袁贵妃。

所以杨文洛必须也只能是民间屠猪手。

但卢象升在最初断案时曾经亲笔写下疑似雾灵山修道院的苦修士!这么一来卢象升就不得不把这个哑巴亏给吞咽下去。

“唉!”

听完郑三俊的汇报之后小朱也是很头疼的叹口气真他妈难办而且他也现一个很有趣的分工有资格每天晚上‘问病’御前的大臣只有贺逢圣、郑三俊两个。而每次贺逢圣汇报的事情都非常详细非常严肃什么《贺举制度》被杨嗣昌委以学政通行了。什么《新税法》正在艰难的预实施阶段。

为了支持税法施行甚至吴三桂公开提议分军卒监管。好么除了在皇上面前不敢呲牙还真是没有他小吴同志不敢干的底下很多人都胆怯地缩了缩脖子。

目前《国地两税》的改革步骤有四:

成立税监在全国各级府衙中分拆出一些部门来组成各级税监;

筹建机构的时间很漫长那么在这个时间段里。熊文灿率领户部官员要把各行各业的税率制定并公布出来。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但还好人家史可法已经提前完成6o%的工作量了;

公布出来后当然要接受评定而且别忘了税法改革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财政收入标准化重要的是建立真正地财政体系。并杜绝灰色收入。

所以熊文灿的工作还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诸省拨款计划书。这就正好应了那句话:

“裁革直省岁赋‘听布政使留存、司库’之陋弊。通饬各直省除留俸饷经费外所余悉解户部;勾稽出纳之权。尽属国家。”

由于税监未立所以这份得罪人的工作就交到了熊文灿的手上。熊文灿快忙晕了!

最后一个步骤:

成熟的税法是需要币制来保证的以金属计量的货币体系是不可能产生完美税制的因为这非常不现实。

当然纸币行只是两个前提之一最重要的是经济理想。

高尚地经济理想。是既保证民间资本的循环通畅还要保证国家地资本积累。剥削民间还是忽略国家都是愚蠢愚昧愚行。完美税制+成熟纸币+经济理想才是税制改革的最核心

但目前来看。是先要建立成熟的纸币行系统。这个工作刚好是杨嗣昌分管的银行业务可偏偏原银行行长姚明恭刚刚因为贪污被砍了头。于是千钧重担又全压在熊文灿一人肩头。

不过还好因为将来的税监已经被钦定归杨嗣昌分管所以熊文灿获得了杨嗣昌的支持。这俩家伙确实是有缘!

瞧瞧贺逢圣汇报的东西透着就这么正经透着就这么有责任心。再翻回头看看郑三俊:

陈圆圆似乎怀孕了吴襄为此特意喝了一顿小酒注意是偷偷的!开玩笑天子‘病重’期间谁敢放浪声娱?

然后就是温体仁终于撒手人寰了针对温体仁身后的反攻倒算目前还没有展开不过一旦新法争锋被理出个眉目如何定位温体仁将再起风云!

接下来就是已经知道的卢象升要倒霉了这一切都充分证明郑三俊已经沦落成一名八卦次辅。

但郑三俊地汇报中仍然继续保持着震撼感觉那就是针对洪承畴的攻击。

“等等居然是他?”

小朱很惊讶的抬手制止他没想到最先出事儿的居然是洪承畴!

“郑先生你刚才不是说卢象升被问责了怎么如今洪先生也被算计了?”

“呵呵回皇上洪相地山陕新制触及太多人的根本卢象升的新

很容易被人据为己功所以他二人不倒新法何谈

“哼哼…”

小朱往后靠在了扶手矮几上明代地椅子都很高大但为了遵循高古之风君臣非正式场合内都是矮几矮桌。甚至可以光脚翘腿。

皇上刚刚放权北京官场的内部立刻互相倾轧而且伴随着保守派的反扑使得这场风波异常迅猛针对洪承畴的设计是早就布好的局那就是朝服。

因为一个小小的谋杀案南洋合作体面临崩溃。这给所有人一个灵感那就是无论借口多么滥只要好使就理当被使用。于是小小的朝服让山陕‘小业主制度’面临夭折危险。

几年前杨春受人之托强令洗衣服的老丁下暗手加洪承畴朝服的磨损程度以便适时的进行有计划的‘贿赂’目的就是引诱洪承畴贪污受贿进而扳倒洪承畴扳倒洪承畴就是彻底扳倒孙传庭。扳倒孙传庭就是彻底消灭‘小业主制度’。

洪承畴上当了。

他对衣服的关注度确实有点强迫症一点灰尘他也要吹去。一个对衣服如此爱惜的人又怎么会不爱惜生活呢?于是洪承畴不仅收受了高档丝绸他还收纳了一个小妾。

要说这也正常洪承畴本是就不是一个本本正地君子饱暖思淫乐他现在又贵为内阁群辅。下届内阁辅、次辅的热门人选试想洪承畴这样的身份地位心态他能拒腐蚀永不变吗?哪不成奇迹了嘛!

丝绸锦缎都是朝服原料洪承畴的生活原本很拮据出身书香却家世清寒年少的时候是依靠接受救济才拼来的今天地位。

如今老母年高。身体较差所以洪承畴的大部分工资。全用来孝敬高堂了他甚至为了贴补家用去护城河垂钓以便为老母熬制鱼汤。为此还被温体仁奚落过。

这种情形下如果有一个他信任的人一个他尊重的人送他几匹最好的锦缎他会不会收下?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如果处于洪承畴地位置。会不会收下?

保守派的突破口选得非常地道因为这个人是洪承畴的一位故人也可以说是他的恩公。山西商人沈力。

沈力是一个很有远见的商人所以他从很早。就有意识的出钱接济一些穷学生这是一种长期投资效益还是很可观的。

因为中国政治是先有权。后有财国家一个政策下来再是平凡的人也可以一夜暴富。皇商舒烨稷就是典型一个王府下人都不如的帮闲现在已经是蒙古巴音汗迎娶林丹汗遗孀封地三百里。

所以如果提前就有针对性的救济一些有才华、有前途地年轻人将来的回报是无法衡量地。

洪承畴恰恰是老沈头的众多‘投资’中最有出息的一个内阁成员位高权重不论是文名还是武名都是这个时代里的佼佼者。

所以老沈头开始收租子了。

山陕新制中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小业主经济。

不论是孙传庭还是洪承畴他们对人民的态度是值得表扬的因为他们年少时家里都一贫如洗所以当他们成功之后当他们足以影响国家政策的时候他们先要做的就是给黎民百姓积累家资。也就是钱谦益总结的…为民置产。

所以西安府尹孙传庭严密杜绝了豪门大户。所有在山陕开矿地人都最多只能开三个坊并且每个行当只能开一个作坊。

也就是说在山西和陕西境内您再有钱也只能开三家店。

很难说这样的小业主经济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地那就是在刚刚经历过战乱、饥荒的山陕大地上抚平民众内心创伤的唯一良药就是鼓励小业主经济。

小业主是不敢不善良地如果敢欺凌佣工或者使用童工就是一镇的镇长都有权利查没家产。更何况小本生意人都是善良的老百姓。

但这样一来山陕新制惹怒的群体就多了起来先就是曾经以舒烨稷为的晋商系舒稷隐退后国内生意就全下放给原有晋商集团了但因为制造业、工矿业被孙传庭限制的太死使得晋商集团就只能通过商品流通来赚钱了。虽说利润也不少但都是辛苦钱谁不想每天三饱三倒之后管家捧着一堆帐表过来:

“老爷今天又收了三千两的租子!”

可现实是残酷的更加残酷的是孙传庭的政策让你一天累的舌头掉到鞋面上也剩不下多少钱财。晋商集团能不急嘛!

孙传庭接下来得罪的就是晋王、代王这样的藩王了作为皇亲在《玉牒新制》出台之后国家为了补偿皇亲放弃特权曾经放了大量的金钱并且送了六项宗业来给他们糊口。但人有钱之后必然要想着投资出去宗人们原本想用这些钱多买点山头开矿但对不起一样只能一个多了不卖。

这下子打倒孙传庭的呼声就越来越高了。

回到老沈头的身上他让自己的儿子改名换姓的置办了一些标企业但前两天接到通知所有山陕地区内的乡绅都要接受‘场检吏’的核查眼瞧着沈家就要暴露了老沈头万般无奈的想到了洪承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