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7 章(1 / 1)

武家天下 欧阳宏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避免于己不利的决战。

北条早云经关东进展不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扇谷上杉氏的重臣、固守三浦半岛冈崎城和新井城的三浦义同,义意父子从侧面威胁他。于是,早云便把进攻的主要矛头指向了三浦氏父子。1512年8月,早云一反往日用兵惯例,派兵强攻,终于攻陷三浦义同守卫的冈崎城,并打退了来援的敌军。三浦义同父子不甘失败,屡屡反击。15166年,北条早云从海陆两方面猛攻三浦父子固守的新井城,终于彻底肃清了三浦父子的势力。由1年攻占小田原城到消灭三浦父子,耗费了早云二十年的岁月。

1518年,早云八十七岁。他把督的位置让给嫡子氏纲,便隐退了。

15199年8月15北条早云病死与韭山城,享年八十八岁。

北条早云:后,子氏纲,孙氏康,继承其遗志,稳步经营,终于先后五代雄踞关东。

北条早云是当时少见的事家。他熟悉兵法,爱读六韬三略,善于寻找时机,运用灵活的战略和战术,使他从一个无名的小城主成长为最早雄踞关东的战国大名。

北条早云能够取胜的重要原因,是他懂得向民众让步和恢复经济的重要性。尤其是实行了“四公六民”的新税制,对恢复生产起了推动作用。早云的主观目的虽是为了确立军事扩张的经济基础,但客观上却在他所控制的地区,稳定了人民的生活,发展了生产,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

太田道灌,幼名鹤千代,永享四年〈1432年〉生于相模国境内亲为扇谷上杉氏家臣太田备中守资清,母亲则为长尾景仲的女儿。九岁时到仓建长寺习文,十一岁时已精通诗书。十五岁元服,拜领上杉持朝的名讳,改名源六郎持资。

资长幼时便即聪颖敏达。有一天,父亲资清赠了他三个字:“骄不久”,原意是让年幼的资长知道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哪知资长看过字后,便问父亲:“可否让孩儿加上两个字?”资清不知这孩子又有甚么鬼主意准许他所求。资长执起笔,写上了五个字:“不骄又不久”明显是在反抗父亲了,资清焉能不气?

此后的持资,勤修筑城、兵法之道。据说持资读过的兵法著作有《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足轻战法》等等。而身为家中重臣的道灌,各项才能渐渐得到发挥,亦获得家中一致认同和主君扇谷定正的高度评价。

太田道灌是室中期的一名文武兼资的将领各方面都有显著成就。在筑城方面,除了坚固的江户城外修筑了川越越、岩等城。

太田道灌是文武双全的名将,出色的筑城家,关东平原上一颗最早也是最耀眼之一的将星。在战国雄北条早云崛起之前,太田道灌是关东最受注目的武将。

太田氏源于清和源氏,世居丹波国太田乡,故以太田为苗字。太田乡附近有一上杉庄上杉氏领地,上杉赖重之女嫁与

氏两人之子即为室幕府开创者的足利尊氏,在南乱中杉氏辅助足利家累立功勋,因而飞黄腾达任为上野、武藏、上总、伊豆、越后之守护,世袭关东执事一职。太田资国跟随上杉氏移住关东相模国爱甲郡,之后上杉家分支成山内、犬悬、宅间、扇谷四家,太田氏则为扇谷上杉的家臣。宅间上杉很早就断嗣,山内跟犬悬两系交替担任关东执事,称为“两上杉”,而扇谷则为势力弱小的末流。应永二十三年(1)发生了上杉禅秀之乱,犬悬上杉势力大衰,扇谷则由于资清、道灌父子的努力,势力大振,此后即由山内、扇谷并称两上杉。

道灌生于永享四年(西元1),其父资清为先述资国算起的第四代,为扇谷家家宰,道灌幼名鹤千代,元服后名资长(又名持资),道灌则是出家后的法号。幼时被送入建长寺接受教育,广阅各种典籍,此时就已显出才气焕发,很可能也是在此时接触到“五经七书”等兵法书,为日后卓越的武略奠定基础。

康正元年(455),太田资清引退出家,法号道真,有材料说是因为道灌与父亲有所争执所致,总之,由二十四岁的道灌继任家督及扇谷上杉家宰的位置。享德之乱后扇谷上杉家与山内上杉家对立之际,太田道灌开始筑河越城、岩城。1年,山内跟扇谷联手对抗古河公方足利成氏的势力时,扇谷家当主上杉定正(193105)命令道灌于河越、岩两城外另建一新城(也有资料说三座城是同时修建的)。他选择的就是江户这个地方,此地在十二世纪曾是江户氏的居馆,扼守交通要冲,有荒川的天然防御,并享江户湾及荒川的水运,攻守俱宜。江户城为一平城,由子城、中城、外城三个独立的曲轮所构成,外设三重深及土垒,城中设有二十个橹、五个石门,城内有一栋建筑物名为“静胜轩”,取自兵书《尉缭子》中“兵以静胜”之句。由于铁炮还没传来,我也不好说道灌预见了今后平城会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但德川家康于一百多年后选定江户作居城,总是不无道理,可见城址选择之佳,更何况道灌还大力开辟城下,也算是为后世繁荣兴盛的大江户奠定最初根基。自此时起,年轻的道灌即以筑城家而闻名当世。

除了筑城外,道灌也是杰出的军事家,他设立弓场,每朝召集幕下的武士数百人施行乘马射、立射、坐射之训练,若有怠忽未出席,则处以三百文的罚金,用来当练习完后大家的茶钱月并有三、四回举行所有士卒的练兵及校阅(记得大河剧武田信玄中,北条氏康初次出场时正进行镝流马,看来关东地区自古有重视弓术的传统)。道灌还有计划地训练雇用来的农民成为有组织的弓足轻、枪足轻,配合具有机动力跟打击力的骑马队,这种足轻训练法及战法,让他的军队成为威震关东的强大军团。当然,由于势力使然,道灌不可能象后世的大诸侯那样实行农兵分离,但这种新式的专业化足轻战术想上确实是和后来的军队职业化一脉相承,打破旧式一骑讨的传统启新时代的组织战方法。稍后京都发生了应仁、文明之乱,足轻也相当的活跃,其余的武将是在这时才逐渐认识到这种转变是全国性的新潮流,道灌的战术思想毫无问是走在时代的尖端的。

道灌除了是一名领导时代潮流的武将外,还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素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