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1 / 1)

181个定格 3岁就很尜 2000 汉字|4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军一千余人,打死日军几十人,大部分日军抵抗不住,仓惶乘车逃向秦皇岛,军事重镇山海关随即获得解放。

这个战斗故事,我当时不知道,一直到过了十年之后,我调到沈阳军区政治部工作,在翻看东北剿匪资料时,才看到原始史料。

这个时候,中苏关系已经不是那么紧张了,到了1985年,双方老一代领导人都相继去世,两国的对抗性矛盾逐渐解冻,已经不再公开批判和互相争斗了。作为政治机关的干部,看这些历史资料,也没有以前那么多限制了。

我这个人一贯爱关注那些历史是料,也就来了个近水楼台先得月,也为以后写书积累了不少真实的东西。

山海关是一座古老的历史名城。它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雄踞燕山山脉东端,西恒长城,南临渤海,北依角山,山高势险。

早在明朝洪武十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就派大将徐达镇守,专门在秦皇岛东北设置山海卫,屯兵守卫,次年建筑起山海关城区。

山海关城墙高达十余米,宽度可以容纳五匹马并行,“天下第一关”的横匾雄踞东门之上,非常威武。全城占地八平方公里,山势陡峭,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华北通往关东的咽喉门户,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山海关一直是个很特别的行政区,现在归属秦皇岛市,是秦皇岛市的一个区。但那时秦皇岛还很小,他们之间的隶属关系,好象还是反过来的。

山海关车站不大,却是个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里面的铁道线非常多,还有一个很宽的调车场,是来往于关内关外的火车集中编组的地方之一,站内很繁忙,尤其货车停留比较多。

进站之前,带兵人员就事先通报了大家,火车要在山海关车站停留比较长的时间,要在这里加煤加水,补充“给养”。我们也要在这里吃中午饭——其实是下午饭了,因为那时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了。

下车之后,有的新兵就找到王连长,私下要求说:“连长,‘天下第一关’我们没有看着,感到很遗憾,都想过去看看!”

————————————————————————————————

请顺便欣赏老尜另6部作品!如果喜欢,请砸点票,收藏一下,谢谢!

军事小说《代号野狼》../book/

军事小说《战天星》../book/

军事小说《初恋是女兵》/book/

演艺圈小说《夜莺之恋》/book/

演艺圈小说《飞旋华尔兹》/book/

《战天星45集电视剧本》../book/

————————————————————————————————

------------

第四十六章 第一次看到大炮

王连长毫不迟疑,马上拒绝了大家的要求,并向新兵们解释说:“不是我不想让你们去看,而是时间和纪律都不允许。首先,火车站和‘天下第一关’城楼距离不近,不是几分钟就能走到那里的,一个来回,就得耽误很多时间。车站又没有专门往哪里去的公共汽车,时间根本来不及。第二,我们现在主要的任务是去兵站,在那里吃中午饭。我们今天的早饭吃得比较早,现在已经是下午两点了,两顿饭之间的间隔时间比较长,大家早就已经饿了,我们得先把肚子填饱了早说,其它都是第二位的。这里离兵站也有一段路程,一来一回,就得花去不少时间,根本抽不出空档,去看‘天下第一关’。第三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擅自离开车站,到外面去玩,这是违反军运纪律的,也是绝对不能允许的。你们也看到了,一路走来,我们在任何一个车站停留时,除了统一带队到兵站吃饭之外,任何一节车皮上的新兵,没有一次单独离开过车站的。新兵呆在站内,不能擅自离开车站,这是一条严格的纪律,任何人都不能违反。你们已经入伍了,已经是新兵了,就得遵守纪律,服从上级的命令,擅自行动是不行的!”

王连长的话表面上是在讲道理,实际上包含着对我们的批评。所以,大家也就只好就此作罢,不再吱声了,去看“天下第一关”的愿望,也就没有能够实现。

为此,许多新兵都闷闷不乐,脸上很不高兴的样子。

不过,与以前不同的是,大家虽然心里有点不太痛快,却没有人再发牢sāo了,也没有人拖拖拉拉、消极对抗的。

这就说明,经过一路上的教育、引导和老兵们的行动示范,新兵们的思想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有了初步的进步,开始向一个真正的“兵”的标准靠近了。

当然,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一件特殊的事情的出现,很快就把大家刚才的低落情绪冲淡了,新兵们再次高兴起来!

当时,我们从兵站吃晚饭,刚刚返回车站,大多数人都还没有上车,正在调车场边的站台上站着或走动着,一辆特殊的军列开了过来,停在了我们这趟列车的左面,隔开我们有五条铁路线,我们在靠里面站台,那辆货车则紧靠着最边上的装货站台。(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这是一趟运送炮兵和车辆的军列。列车很长,一共是三十一节平板车。

当时,我不认识平板车,还是来到我们车厢检查的卫生员告诉我的。他说,铁路上运送体积比较大的重型装备,一般都使用平板车。

我转眼一看,那趟军列上,全是一门门的大炮,上面还穿着绿色的炮衣。炮管特别长,炮口全部冲后,大致是四十度角抬起,就像一排同样高度、正指向同一个方向、瞄准同一个目标,准备同时射击的炮队一样。

在看电影《南征北战》时,我也没有看到过这种大炮,电影里面的大炮,炮管都比较短,炮口抬得高高的,开炮时,一伸一缩的,觉得很神奇、很厉害。

后来才知道,电影《南征北战》里面那种炮是榴弹炮,口径是152毫米,通常叫做152榴炮!

站在我身边的排长告诉大家,这种炮叫作加农炮,炮管口径是85毫米,部队内部就叫85加农炮。这种炮可以直射(也叫平射),也可以曲射,但曲射角度不能太大,因为后座力很大;可以打榴弹,也可以打穿甲弹(也叫破甲弹),打得很远,很准确,威力很大,是炮兵的主要武器,是我军的主要炮种,在炮兵部队装备很多,打碉堡、打坦克最管用。

穿甲弹?这可是个新名词,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就马上向排长请教:“什么是穿甲弹?”

排长看了看我,又看了看身边的其他新兵,笑着解释说:“穿甲弹,顾名思义,就是能穿透装甲——也就是老百姓说的,能打透钢板。这种火炮主要是用来打坦克的。苏军装备的坦克比较多,我们就用这种火炮来对付它!”

眼前的每辆平板车上,在大炮前面,都停放着一台汽车,每个车轮底下都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