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 章(1 / 1)

181个定格 3岁就很尜 2000 汉字|48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烟冲。

北方地区冬天爱下雾,而且这里临近渤海,雾气更大。

淡淡的晨雾裹着黑烟,把整个城市笼罩在烟雾之下,城市上空乌蒙蒙的,看上去朦朦胧胧,一点也不清晰。

二班长告诉我,唐山市工业很多,大工厂也很多,有的厂子上万人,上下班都要轮着来,否则,就会造成暂时的交通拥挤。

他还指着远处那一溜高高的塔台和那两个最高、最大的烟冲,对我说:“看到了吗?那就是钢铁厂,有名的大企业,生产很繁忙,每年都要生产出很多钢材,大部分是供应军工厂的。我的好几个亲戚都在那里工作,他们都很骄傲、很自豪!”

顺着二班长的所指,我静静地看着那些高高的塔台和大烟冲,也觉得很自豪,因为这是国家大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祖国建设的成就。

另外,在我们家乡时,根本就没有大工厂,小工业都很少,因为我们那里那时候基本上还是个农业地区。这一次,真的让我开了眼界。

我第一次见到大工厂,还是在农机站当学徒时,跟着雷师父,开着东方红28型大拖拉机,到广东梅田化肥厂,给供销社拉化肥时见识的。

那个化工厂也很大,有几万人,象个du li王国,地点与我们湖南省交界,三面都被我们湖南的地方包围着。我们在那里停留了两个多小时,把工厂看了个够。

看着眼前的唐山,我似乎又想到了梅田化肥厂的宏伟气势。

当然,整体的唐山,自然要比梅田大得多、宏伟得多!

可是,又有谁能想得到,映入我眼帘的这些大工业景象,在我到部队后不久,一场强烈的大地震来临,瞬间化为瓦砾!

那是一场大自然的屠杀,一场天灾,一场无情的毁灭,一场巨大的人类悲剧,四十多万唐山儿女葬身于尘埃之中,一个重工业城市顿时消失了。

所以,时至今日,在我的脑海中,仍然有两个唐山的印象。

一个是刚刚毁灭了的唐山,那是我们冲上去抗震救灾的战友们回来对我介绍的。虽然印象很朦胧,内心却很苦涩、很痛心,但我却记得很牢,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们介绍的那悲惨的一幕。

不过,那种悲惨景象,已经永远看不到了,只能留在我的回忆之中。

一个是眼下的现代化的唐山,虽然很漂亮,让人眼花缭乱,但在我心目中却很平凡!毕竟,相比南方的许多环境优美、发展迅速的大城市,唐山还是有些落后。

但是,现在的唐山,我却可以随时去看,看它的变化,看它的发展,看唐山儿女们的喜怒哀乐,也看望我在那里的十几位战友和他们的子孙!

当然,每次到唐山,我的心情都很沉重,总是爱想起长眠在地下的几十万英灵。

更让我感到终身遗憾的是,没有亲身参加上唐山的抗震救灾。

当时,虽然全团安排两千多官兵,做好了出发的准备工作,大家都想上去,解救灾难中的唐山人民。

但是,我的愿望未能实现,上级只允许我们团去五个连队。

最早是准备让我们营去的,考虑到我们营有一个连队还在吉林露水河伐木,还没有赶回来,家里只有四个连队,不是满编营,兵力不够,灾区救灾又刻不容缓,上级就让满编待命的三营出发了,我们只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奔赴唐山抗震救灾第一线。

————————————————————————————————

请顺便欣赏老尜另6部作品!如果喜欢,请砸点票,收藏一下,谢谢!

军事小说《代号野狼》../book/

军事小说《战天星》../book/

军事小说《初恋是女兵》/book/

演艺圈小说《夜莺之恋》/book/

演艺圈小说《飞旋华尔兹》/book/

《战天星45集电视剧本》../book/

————————————————————————————————

------------

第四十五章 山海关,兵家必争之地

行军途中,让我们这些新兵最开眼界的,还是在山海关车站。

这种开眼界,并不是说,我们有部分新兵已经看到了闻名于世的“天下第一关”。因为我们看到“天下第一关”的时候,火车仍然在行驶着,我们只是一晃而过,只能简单的扫了一眼。

当时,大家对这个独特的关口,基本上没有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甚至有一大半的新兵,根本就没有看到。

因为那时已经是下午了,很多新兵上午心情大放开,嘴巴大放开,唠够了,也笑够了,身上有点疲倦了,一个个又开始蔫巴,躺在铺上睡觉了。

只有我们这十几个好奇心特别强、总是不安分,下午又没有睡觉、还想继续闲唠的新兵,一直瞅着车外,才有幸看到了那高高的“天下第一关”城楼。

后来,一直到火车离开山海关、开向锦州方向之后,王班长给大家讲起山海关的故事时,新兵们才重新回忆起来。

当时,有些新兵虽然瞅上了一眼,但觉得没看过瘾,或者在车里睡觉、根本就没有看到古城墙的新兵,连连埋怨带兵人员,为什么不事先提醒我们,也好让我们有个思想准备,早点打开车门,探出头去看一看“天下第一关”的雄伟姿势。(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山海关是关内通往关外的重要关口,关内关外基本上以这里为界。但是,这里却不是河北省和我们要去的东北地区的界区,真正进入辽宁地界,还离这里很远呢!

抗日战争后期,这里还发生了一次奇特的战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之后,驻山海关日伪军仍然拒不向我军投降,还想阻止我军抢占东北的先头部队曾克林部,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我军在苏联红军和苏军两门大炮的支援下,向顽固的日军发起最后的攻击,以武力逼迫他们缴械投降的特殊战斗。

攻打山海关之前,考虑到保护古城,同时尽量减少部队的伤亡,曾克林等我军指挥员决定先礼后兵,向日伪军发出最后通牒,限制他们在当天下午两点之前向我军投降。

八路军排除侦察科长郑公然、参谋董占林、敌工干事齐勇和苏联红军一名上尉副连长带两名战士,乘坐一辆苏军吉普车,前去山海关与日军谈判,命令他们投降。

在山海关城下,日军一名大佐带一个班出来,与八路军和苏军代表谈判。中苏两军代表命令日伪军必须在下午两点时集合投降。日军借口奉蒋委员长命令,必须向国民党zhèng fu投降,武器要交给国民党军队,拒绝投降,双方谈判不还而散。

曾克林和苏军上校司令官共同研究决定,以武力解放山海关。

1945年8月30日下午五点整,在苏军的炮火支援下,我16军分区部队向山海关发起攻击,猛烈战斗只一小时,部队就迅速攻入城内,俘获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