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3 章(1 / 1)

迷航一六四二 土土的包子 2000 汉字|8 英文 字 4个月前

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贞侯贞素秦太君墓。

虽然早在去年秦良玉便已经病入膏肓,亏着消息传来,澳洲大使王飞特意请了胡静水去了一趟四川。一番抢救总算抢救了过来。但不得不说,秦良玉死的太不是时候了。而今正是北伐在即,秦良玉的死让四川前线乃至南京都陷入了一片混乱当中。

秦良玉出身土司,手下的都是苗兵,非是一般人可以镇得住的。督师孙传庭名声够大,奈何终究是个汉将,治兵又过于严厉。若归了孙传庭统属,这些苗兵迟早会生变。马万年是秦良玉的孙子,奈何不但资历低,能力又太差。而根据史书上寥寥数笔的记载,这家伙最后到底投靠了满清。

于是乎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摆在了南明士大夫们的面前。这些苗兵怎么办?用又用不得,更不能驱散,一个不小心就会闹出一个奢安之乱。上到首辅马士英,下到兵部一小吏,一个个头大如斗。

最要命的是澳洲人似乎十分看顾这支少数民族军队,一个处理不好甚至会引发两国邦交问题。两次廷议无果之后,首辅马士英决定与澳洲大使沟通一下。但让马士英失望的是,王飞似乎也没什么好主意。于是乎几个小时之后,一封电报呈在了澳洲外交部的案头。

对着这封半是噩耗,半是难题的电文,已经下班的邵北将自己锁在办公室里足足思索了两个小时。回家之后熬夜写了一份报告,第二天将其交到了总理办公厅。

澳洲共和国总理如同往常一样在早晨八点一刻坐在了办公桌之后。戴上眼镜,左手边是微微冒着热气的茶杯,右手边是如山一般高的文案工作。苦笑摇头之后,吴建国开始处理一天的文案工作。在八点四十七分,他翻阅了邵北提交的报告。

皱着眉头反复看了两遍,然后站起身叉腰矗立在落地窗前足足十分钟。老吴喃喃地道:“又给我出了个难题啊……”

回身拿起电话,低声说了一句:“接外交部部长办公室……”约莫二十秒之后,话筒中响起了邵北的声音,老吴笑着说:“你小子又给我出难题……今年的财政情况很不乐观,我相信你比我还清楚。还用说理由么?我相信中南储备银行行长比我的财政部长更加清楚政fu的收支情况。海军要更新换代战舰,环澳大铁路不能停,地面部队要换装,年后还要迁都……你没听错,是迁都,已经开始准备了。国会?我相信我比你更加了解那些议员先生们。哪怕是为了有二十四小时的电力供应,能用得上电风扇,这些家伙也会举双手赞成迁都的。所以这不是问题,接下来就是走个形式。对了,这事儿不要外传。我可不想引起房地产过热。”

“你提出的办法是个好主意,但缺乏足够的理由说服我。而且这事儿没有先例,即便政fu同意了,也要说服陆军部。傅白尘那小子就是个榆木脑袋。”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阵,而后邵北低沉的声音说了一个让老吴难以辩驳的理由:“刨去民族情感之类的,澳洲不算民兵性质的国民警卫队,所有的军队加起来还不到十万。这里面有一半的海军。而澳洲实际上要控制着北到北海道,东到萨摩亚群岛,南到澳洲大陆,西到马六甲海峡的广大疆域。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现有的兵力根本无法实现有效的控制,就更别提应对突发事件了。所以我认为,雇佣一支乐于效忠我们的,有一定作战经验的雇佣兵,可以有效缓解兵力不足的问题。”

……

------------

563 集结(上)

563 集结(上)

电话的那头始终沉默着,但邵北并不担心老吴的沉默。老吴是一个远比所有人都要成熟……或者说是狡猾的政客。面对这种双赢的局面,他没有理由拒绝。女民族英雄秦良玉的不幸去世让原本可以依为柱石的苗兵变成了威胁南明现有局面的不稳定因素,这是事实。同样,澳洲兵力短缺也是事实。

雇佣苗兵,雇佣近两万的白杆兵,这些饱经战阵,与满清在四川盆地周旋了四年的百战勇士,只需要稍稍训练便可以执行澳洲政fu所希望的维稳任务。最为让人心动的是,邵北计算了一下,澳洲政fu甚至只需要拿出三分之一同样人数的澳洲军军费,便可以得到这些廉价的苗族士兵。所以,何乐而不为?

电话那头长长地出了口气,老吴开口了,说的却是毫不相关的话题:“邵北,你今年三十几了?”

邵北错愕了一下,然后犹豫着报出了自己的年龄:“三十三。”他少报了一岁,实际上这是他的周岁,如果从娘胎开始计算,他已经三十四岁了。对于老吴来说,三十四岁的邵北依旧年轻的耀眼,但邵北不这么想。眼看便要步入中年并且毫无准备的他,对此十分的恐惧。不是那种女人式样的对年华老去,红颜变枯骨的恐惧。而是那种回首往事碌碌无为的恐惧。

“三十三……”老吴沉吟了一下,继而说道:“我相信十年之后的大选,没人能竞争过你。”说完,老吴挂了电话。自始自终也没说是否同意邵北的方案,但毫无疑问,他已经同意了。

放下电话的邵北陷入了长时间的思索。思索着比少年维特更加让人烦恼的事情,即将步入中年的他,到底要做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总不至于像老吴希望的那样,十年之后去参加一场澳洲总理大选吧?那毫无意义,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生命,还要搭上无数的脑细胞,时刻提防竞争对手的明枪暗箭,搞不好还会彻底搭上自己的名誉。还没出生的马克吐温用一篇充满灰色幽默的文章完全证明了这一点。虽然事实可能不会这么夸张,但肯定比这还要险恶。

邵北陷入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远在四川的马家同样陷入了这样的恐惧当中。所不同的是,他们的局势远比邵北要险恶的多……起码邵北暂时没有生命危险,而马家则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一身孝装的马万年紧握着佩剑,锁着眉头,如同雕塑一般站在后园之中。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年轻的将军早已经饱经磨练。马家一门忠烈,他祖父马千乘被奸佞太监愿望致死,伯父战死,父战死,母战死,奶奶一直到临死之前都在为这大明的江山社稷厮杀。便是这样一个满门忠烈的马家,如今在朝廷的眼里却变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