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9 章(1 / 1)

迷航一六四二 土土的包子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不缺啊。

有灵性的一拍脑袋:“俺知道送啥好了!”

要说东家吃的穿的用的,什么都不缺。可唯独有一样,用完了总得跑麦东家那儿去买——香烟!

当天晚上,当各组的头头脑脑纳闷地打开房门,瞧见一帮明朝手下拎着一盒子土烟的时候,颇有些哭笑不得。当然,东西是收下了,只是临走的时候又回赠了这帮人一大堆东西。在门口还反复嘱咐:“我什么都不缺,有这个心就好,以后别送了。”

再次得了好处的明朝雇工,出了门咂咂嘴,无不心悦诚服地赞一句:“东家真是好人!”随即嘿嘿笑着说:“走!大东家拜访完了,应该拜访二东家了。”

然后这些家伙先是把厂子里的头头脑脑拜访了个遍,紧跟着又去拜访了还算相熟的穿越众,直到穿越众严厉斥责了这种“歪门邪道”的“快速致富”方法,这股给东家送礼的风潮才停息下来。

不管怎么说,口袋里有了钱,不论是明朝人还是大鼻子,这腰板立刻就挺起来了。走在路上,手总会不自觉间碰到腰间的钱袋,听传来一阵“哗啦”声,脸上总会挂着满足的笑。底气十足的雇工们,出手极其阔绰。以前不舍得吃的,买!以前用不起的,买!

当然,也有些捧着钱袋子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不安,睡觉就压在身下,上厕所必须带着,有时候半夜会突然惊醒,爬起来看看钱袋子还在不在……总而言之绝对不会让钱袋子离开自己的视线。三两天过去,整个人已经神经衰弱。觉着这么下去容易得病,于是这些人开始绕着中南乱转,希图找个墙角旮旯别人不会注意的地方,把钱藏起来。

每每找到一块风水宝地,没等动手呢,迎面看到自己上铺的家伙,手里拎着铲子正在闷头寻摸地方。俩人一碰面异口同声:“你来这干啥?”

而后东拉西扯,说说天气,扯扯东家,说声有事儿就彼此道别。走出去没多远,立刻急吼吼往回跑,在墙角旮旯一通翻,半天没翻到银子冷哼一声:“赵四那厮不傻……恩,连赵四都不埋这,看来俺得换地方。”随即起身拍拍手,溜溜达达继续找。

直到某天晚上,一个家伙张牙舞爪,满脸兴奋地叫嚷着:“银子会下崽啦,银子会下崽啦。”大家细一打听,这才知道原来这家伙把到手的钱全存到了东家开的银行。而且据说,每个月还给利钱。一百块存进去,到了明年就是一百零六块。

替俺们保管银子,还给俺们利钱……还有这好事儿?

几个稍有些见识的人一阵摇头不信。银行不就是钱庄么?钱庄他们见过,也是帮你保管银子,可等到了期,得给人家钱庄保管费啊。怎么这东家的钱庄,不但不收钱,反倒往外吐钱么?这一准是造谣!

方才张牙舞爪的那位,立刻就不高兴了:“不信俺带你去看看?”

然后一伙人兴冲冲地直奔银行。到了地方,张牙舞爪那位拿着单据,迅速办好了手续,而后提了一袋子钱出来:“看!俺没骗你们吧?”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这帮将信将疑的雇工们,经常是早晨去存了钱,没到中午就取出来……下午去存了,第二天一早又提出来。反复试了多次,确定到手的钱一分没少之后,这些人才安心把银币存进了银行。他们的想法很简单:银子能不能下崽不奢望,只要不少就行。

一年之后等这些人的单据到期,从银行取出钱一数,发现真多了几块的时候,有“聪明人”整天就忙活一件事:借钱。问同乡借,问朋友借,甚至问东家借。借完了存银行,等过上一年能下好多崽啊!等大家伙都明白这家伙借钱的目的后,再也没人借给他了。然后这家伙意犹未尽地打算从银行借钱再存进银行,只是仔细算了一下,好像不赚钱还亏不少,这才作罢。

当然,这是后话了,暂且不提。

腊月二十八,美美地在床上躺了一天,到了腊月二十九,不少人三三两两结伴往南边走。走出去三四里,就蹲在工地边上,指着建了一半的筒子楼指指点点。筒子楼是某些东家的叫法,直接负责盖房子的楚白东家,说这应该叫公寓。

甭管什么叫法,总之说的都是眼前这一片三层高的楼。东家们可是说,那片楼就是给自己盖的!只等完工,大家伙交一半的房钱就可以住进去。另一半是厂子里给出。当然,要是不乐意也可以自己买材料盖。地皮不要钱,只是必须在指定的居民区内才可以盖房子。

有不少人细算了一下,有厂子补贴,自己掏一半可比盖房子省钱多了。既然如此,为啥还花冤枉钱自己盖?

人嘛,每每衣食无忧的时候,就会想着安身立命。不管是当初的人贩子还是船上的猪仔,原本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如今在澳洲吃得饱穿得暖,空闲了还能喝上几口烧酒。觉着在这儿能过上好日子的大家伙,理所当然地想着就此安家了。

俗话说饱暖思淫欲,一帮人蹲在工地上三两句话过去,就扯到了女人身上。

有人就抱怨了,说起来这澳洲什么都有,吃得好喝的好,东家还和善。可唯独有一点,娘们太少啦!那些女东家不算,算上倭寇婆子才一百来号。至于土著婆子……黑黢黢的,也就那些大鼻子番鬼能看上眼!要是在这安家了,这娘们可咋解决?

有小伙子似乎想起了什么没事儿,嘿嘿笑了半晌,说等回头写封信,让东家帮着捎给村里隔壁的二女云云。那小伙子的同乡一巴掌拍过去:“发白梦!东家那么忙,还有空给你捎信?”

只是后来听说东家真替那小伙子捎了信之后,这位同乡连夜给村头的马寡妇写了一封表白信,结果……这当然是后话了。

------------

085 过年啦(二)

085 过年啦(二)

dv打开,镜头前出现了二外女翻译杜微的笑脸。而后镜头慢慢转动,对准挂着一串鞭炮的集中营门口,随即传来杜微清脆的声音:“预备~开拍!”

“噼噼啪啪”一阵鞭炮,青色的硝烟夹杂着红色的碎纸屑漫天飞舞。鞭炮声落下,吴建国当先一步,其后跟着一众头头脑脑。

二外女翻译杜微,咳嗽了几声,而后声情并茂地配着画外音:“今天是大年三十。清早,决策组组长吴建国同志与各个小组的负责人,亲临明朝难民营。老吴同志先是亲切地会见了难民代表,询问了抵达中南后方方面面的情况。

难民代表感激了以老吴为核心的决策组对于他们这些难民的人道主义援助。并表示已经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