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 章(1 / 1)

迷航一六四二 土土的包子 2000 汉字|6 英文 字 4个月前

织无纪律”的行为如果不进行处罚,那下次肯定还会有人做出擅自做主的事儿。善意的也就罢了,如果是恶意的……不堪想象!

当然,作为主要责任人的邵北得到了处罚,如肖白图、王铁锤等次要责任人也都得到了处罚。本身就没什么权力欲的邵北,卸下了部分差事之后很是松了口气。起码,现在有时间跟费老下下象棋了。

作为一个象棋爱好者,邵北很难找到合适的对手。倒不是说他水平太高,恰恰相反,这家伙水平连入门都算不上。这就造成了这么个难题,水平高爱好象棋的不屑于跟他这个臭棋篓子下棋,水平差的又大多不爱好。也搭着有费老这个臭棋篓子,否则邵北还真得放弃这一爱好了。

腊月二十八这天早晨,一老一少俩臭棋篓子又凑一起了。邵北习惯性地各种当头炮,费老依旧老一套地玩儿步兵推进。

俩人边下棋边说话,三两句又扯到了教育上。彼此说了一通见解,邵北转而疑惑地问了一句,费云云那小丫头是怎么教育的?

作为年龄最小的穿越众,费老的孙女费云云穿越前初中还没读完,如今没了学校,这功课不是耽误了么?

“耽误不了,耽误不了。”费老颇为自得地说:“我那孙女天天自己看课件,有不会的我才给她讲讲。现在进度还不错,数学已经自学到微积分了。”

邵北倒吸了口冷气:“厉害!”费云云那丫头整天看着游手好闲的,没事儿总领着一帮明朝小丫头到处疯,没成想居然天才到了这个地步!究竟是这丫头的基因太好了,还是从前的填鸭教育出了问题?

许是看破了邵北的心思,费老摇着头感慨着说了一句:“你对教育的理解有偏差啊。古语讲:师者,传道解惑也。我告诉她做人的道理,给她讲解不会的难题,这就足够了。至于她能学到什么程度,那就全靠她自己了。至于学校,更多的是去学怎么做人。你不能光盯着成绩看,成绩不好,不见得出来后成就低啊。”

邵北略一琢磨,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优等生如自己,大学毕业后熬了好几年才做了个项目组组长,比自己还优等的几个同学大多进了科研单位。而那些一直在班级里中游徘徊的,很多人都自己创业开了公司。其中有个家伙搞了个团购网站,好像被某门户网收购之后,这家伙瞬间变成了亿万富翁。

邵北正在这儿引申地思考着要不要为中南现在的教育方式献计献策的时候,肖白图乐颠颠地远远跑了过来。

“邵北,你在这儿呢?不用琢磨,你小子肯定郁闷了。来来来,我给你讲个刚听到的笑话。”肖白图一屁股坐在地上,喜眉笑眼地讲开了:“说一个教授出去旅游,看见俩乌龟缩着脖子对面爬在地上,就问旁边的农夫:这俩乌龟干嘛呢?农夫说,它俩pk呢。教授奇怪了:一动不动的怎么pk啊?农夫说,它俩pk比谁更长寿。教授乐了,指着一个乌龟说,那乌龟明显死了,你看上面都有甲骨文了。话音刚落,没甲骨文的乌龟伸出脑袋骂道:妈的,死了也不说一声,害的我白等了。另一只也伸出脑袋:白痴,教授的话你也敢信?哈哈哈,怎么样?好笑不?诶呀……费老您打我干嘛?”

费老抄起马扎一通砸:“臭小子,大过年的跑这拿我开心,我看你纯是找抽!”

------------

084 过年啦(一)

084 过年啦(一)

打从腊月二十八这天起,如同上了发条一般快节奏的中南骤然地停滞下来。不论是利税大户玻璃厂,还是一直就不曾停工的钢铁厂,一律熄火停工,大门都封闭起来,上头还贴了封条。

清早起来,有睡迷糊了的明朝海盗或者是波兰大鼻子,惺忪着睡眼依旧按照往常的惯例掐着时间去上班。到门口一瞧,大门紧闭,这才想起来今天开始放假了。还不是一天两天,而是连着放了七天。懊恼地拍了拍头,抱怨了一下自己糟糕的记忆力,随即捂着口袋开始傻笑。

至于为什么傻笑……长这么大,兜里头一次这么鼓,能不傻笑么!

前一天的下午,下工的钟声一敲,大家伙正打算往回走,却被顶头上司给拦住了。也不管这位顶头上司是男是女,总之都会挂上一副和善的笑脸,说:“都别走,马上过年了,先把福利跟工资领了。”一招手,十几个土著推着小推车就上来,掀盖在车上的帆布,立刻露出花花绿绿的大包小包一大堆。紧跟着顶头上司从口袋里抽出一张单子,照着名字就开始念。

每念到一个,顶头上司先是亲切握手,说几句什么“这半年辛苦了”“过个好年”之类的吉祥话,而后每样颜色包都塞过来一个,最后还把一封沉甸甸的牛皮纸信封交在大家手中,嘱咐一句“要看管好钱财”“怕丢可以存银行”之类的。

不论是明朝人还是大鼻子,直到这会儿才明白过来,东家这是给发饷啦!傻愣地千恩万谢,转过头来立马迫不及待地拆开各个小包。打开一瞧,米、熏肉、鸡蛋、咸鱼干、蜜饯果子中南能出产的一样不少。除此之外还有一匹土布,一个装着小刀、剪刀、针等各种零碎小玩意的盒子,盒子上还镶着一小块镜子。

瞧见这些东西,大家伙心里头立刻暖洋洋起来:“东家(老板)会做人啊!”

当然,也有人怀疑这些东西是从工钱里头扣的,立马急吼吼地打开牛皮信封,蹲在墙角一块一块地数着银币。一遍两遍,数了七八遍总算确认一块银币也不少,这心才放回肚子里。随即也诚心诚意地赞一句:“东家是好人啊!”

也有喜欢打小报告的,前脚领了东西,后脚找到穿越众,咬着耳朵说“发多了”“算错了”之类的。这种时候穿越众只是拍着打小报告的家伙笑笑说:“没算错。工钱一分不少,那些东西是春节补助。”

打小报告的明朝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是逢年过节都要给东家送礼么?怎么反过来了?而打小报告的大鼻子也有些迷糊,他们至今搞不懂“春节”是怎么回事,只是隐约地认为,春节就是放假,然后老板给自己多发福利?

大鼻子们高高兴兴走了,剩下一帮明朝人。大家伙一合计,东家给咱这么多东西,咱们该怎么回礼啊?中国人嘛,讲究个礼尚往来。一帮明朝人当即凑了份子,选出几个代表直奔新开张的“家乐福超市”而去。等到了地方,瞅瞅这样,瞧瞧那样,一阵的挠头。东西好是好,可问题是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