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件奇事了。
分家的时候,这孩子才刚会说话。
给过她生命中不美好记忆的是谢老才他们,是谢国安他们,跟这个孩子可没有半点关系。
她对于谢国居说这件事后的感想就是:‘要是咱们有那余力,帮衬一下是可以,但是你要注意个度。’
“生米仇斗米恩,我明白,我不会叫老宅的人觉得我已经一切看开,可以不计前嫌了,这孩子到底是个不错的,平时都会来帮我拔草,有时候一拔草就是一个下午,我都没这个韧性,他也没提拔草要我给报酬什么的,是个不错的苗子,有机会我会帮把手的。”
“还有这事啊,那还真是不错。”巧娟换了一个话题来说:“我跟你说过小新年自己吃饭的事儿了,还记得不。”
“记得啊,你说琳琅那一天可狠了,一点放松的几乎都不给小新年。”
巧娟说道:“我寻思着,我们有时候对小新年确实也是过于溺爱了,兴许我们自己都没注意到,以后平安北大还有白云他们几个的教养山,我们就少插手,你看需不需要这样注意。”
要论宠孩子啊,谢国居也是个不输的,听到媳妇这么说了不由得自己也反思起来:“注意肯定是要注意点,以后儿媳妇们教育孩子,我们就在旁边听着,配合一两句就好,现在年轻人教育孩子可跟我们那个时候不一样了,我们那时候,生下来的孩子是要能吃饱饿不着就是一切了,现在可不一定了,而且我们家三个儿媳妇,两个是有文化的,一个是生活上吃过苦头却也很有主见的,跟一般人的媳妇不一样,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不盲从都是有自己想法的,我们也要多多学习啊。”
巧娟前面听得很认真,听到后面切了一声:“最近又去听什么讲座了,还说这些话起来了。”
“那不是隔壁几个大队来向我们学习大棚蔬菜么,就一不小心多准备了一些这种话,就习惯了嘛,对了媳妇有个事跟你商量一下。”谢国居忽然想起一件事。
“你说。”
“这次咱们不是搜山么,谢森这小子吓得有够呛的,虽说这次搜山没人说什么,好像没人发现什么异常一样,我寻思着还是要做点准备,把这个事儿给抹了。”
巧娟来了兴致,问他什么抹法。
“我的意思是,我们把这座山,租下来,每年给大队一些钱,算是给大家的份子钱,然后我们在里面搞种植,那块地方就还是按照我们之前的设计,让谢森去管理那边种菜还是种粮的,然后远离大家必经之路的地方,种果树,还有女儿以前提过的什么嫁接,咱们山上不是有一些果树,结出来的果子一点都不好吃吗,女儿说嫁接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到时候咱们慢慢做这一块呗。”
“这样赚钱吗?”巧娟担心这个,虽说闺女之前出了周外婆大多的医疗费,但是她没有归还大家凑的那些钱,她是准备自己跟谢国居努努力,存到一万,还给闺女。
毕竟闺女有钱是闺女的本事,要是急用或者实在是没办法的时候,先从闺女那边借用一些,是没事,可不能理所当然的就这么用了,那以后还不得什么事儿都有一种出事找琳琅的想法啊,所以她是计划这两年家里的开销正常开支,凑出一万之后给琳琅送过去。
那谢国居要做的这个什么项目,听起来完全不像是一年半载就能出成效的,而且还要提前给租金,这事儿,听起来多少有点不靠谱啊。
“听起来是不怎么靠谱,不过闺女以前说那个什么大棚蔬菜的时候,咱们觉得靠谱了吗?”谢国居还蛮喜欢探索新事物的,不遗余力的跟媳妇做着安利。
巧娟也有点心动,听起来是个长期的营生,兴许就这么一两年的时间辛苦辛苦或者没有盈利,但是果树这个东西,要是没遇上什么大规模虫害之类的,绝对是长久的买卖!
“要不,咱们试试?”巧娟心痛的说道。
因为自己这个松动,绝对就是要烧钱的一个决定。
第四百四十六章 螃蟹不是那么好吃的一
两人在有意无意的帮衬一把谢怀宇的时候,谢琳琅一家人刚好在四亚安家。
和此前去过的北华和海岛相比,这边的条件那可不是一般的好了,不但物资非常的富饶,就连住宿的条件都好得很。
谢琳琅确定自己是没有任何的的被m的倾向的,但是住在了两室一厅的宿舍,还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这边的环境好是一回事,这边的人还特别的热情,食堂竟然有专门的水果供应。
这还是她参加工作开始,吃到的第一个带水果份额的食堂呢。
饶是家里的条件不算差,小新年吃水果的次数也少,最多就是外公的大棚里种出来的草莓还有西红柿等东西。
在这边有好多小新年都叫不上来的水果,吃得小家伙一愣一愣的。
见孩子喜欢,沈固把自己碗里的水果分了一点给她。
没有全给,是因为水果吃多了孩子不爱吃饭了。
谢琳琅则是寻思着哪天探听一下附近的市场,多买一些存起来。
她空间有的也就是橘子苹果梨子,毕竟这几样是红旗大队周边乃至海岛啊京城啊这些地方比较泛滥的容易买到的。
这会子香蕉可都是有特殊渠道和人脉才能买到的东西。
不过这些局限,在四亚似乎都不成问题,这里涵盖了多数热带水果,没有冬天没有春天也没有秋天的三亚,几乎是全年夏季,甚至有一些罐头厂在本地建了果园,里面基本是种植的舶来品。
也就是外来的水果种类。
华国地大物博,这一点无可厚非,可其实后世的人吃到的挺多东西都是外来的,在这边安家罢了。
沈固的工作一向是人家关注的重点,刚到三五天,就开始熟悉工作环境了,谢琳琅倒没什么不平衡的。
毕竟她家男人的工作,相对来说是举足轻重的。
她嘛,好像这两次都是附属品一样。
不过她知道自己的能耐也就那样,学海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呗。
反正她的目标也只是希望大家早一日实现猪肉自由,先奔着这个去吧。
谢琳琅这边是归这边农业局的人管理的,刚去的时候也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的,就当她是上面给这边农业局公派来的一个小干事。
谢琳琅也乐得清闲,就当来学习的,好好的熟悉起了四亚这边的一个生态种植环境。
“谢干事,你过来一下。”刚来这边不到一周,谢琳琅就被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