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7 章(1 / 1)

重生年代养大佬 肚肚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也不轻松呢,婶子,你这么漂亮,看您的衣服肯定也不是缺这一分两分钱的人。”

  淳朴的年代里,大家说话都直接也硬邦邦,哪有像谢怀宇这种才十来岁就满口谎话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女人听了谢怀宇的话却是十分受用,眼角的余光瞟过谢怀宇祖孙三人衣服上的补丁,说道:“那倒是,一分两分的我不差,就是不喜欢吃这个亏,这样吧,看这菜的确收拾得干净就买点吧。”

  她挑了两颗白菜,递给谢堂哥。谢堂哥忙拿了借来的称来称。

  “哎,你们从哪儿来的呀?”妇人挑拣着丝瓜,随口问道。

  “从红旗大队那边过来的,半夜我们就起来了,走了几个小时的路呢,可累了。婶子,这个丝瓜,可是这会子没有的菜色,大棚蔬菜您知道不,才卖四分一斤,买两斤吧,都挑的嫩丝瓜,绝对没有老的,不好吃您明天来找我,我给您退钱。”谢怀宇热情的说。

  这些菜都是他跟叔伯伯打了借条之后,自己辛苦种了三个多月的成果,自然不会卖得比别人都低,但也不会漫天要价就是了。

  在谢怀宇的热情推销下,妇人买了两颗白菜,两斤丝瓜。

  这夫人刚走,打前面过来两个手挽手的女青年,眼看就要路过菜摊子了,谢怀宇趁机推销起自家的蔬菜。“两位漂亮姐姐,要看看这些菜吗,多水灵多新鲜。”

  还别说,这么一形容,好像真的就觉得谢怀宇面前的菜给的新鲜。

  “哟,丝瓜怎么卖的?天天白菜萝卜都吃得想吐了……”

  谢怀宇见有门,赶紧推销:“丝瓜五分钱一斤,都是天亮前摘的嫩丝瓜,我们自己家都舍不得吃!”

  谢国安有点震惊的看着自家孙子,刚才不是还卖四分钱吗?

  “啊,能不能便宜一点啊。”

  这两女人在摊子面前一站,叽叽喳喳的讨价还价,很快吸引了过往顾客的注意。

  “不行啊婶子,三分真的亏了,我们好远的地方来的呢……红旗大队……”

  “叔叔,你看看我们的菜再看看别家的,一分钱一分货……”

  “姐姐,再添根小的凑成两毛钱吧……”

  “不嫩不香不要钱……明天我们还来,不好吃您来找我们……”

  “对,砸摊子都行!”

  谢怀宇负责招呼客人,嘴巴都说干了,也有挑挑拣拣,问了价不买的,加起来都不是简单能梳理清楚的事情。

  后来连收钱找钱的活也接过来,谢堂哥只要称重就行了。

  因为他嘴皮子还不如儿子。

  差不多十点钟,顾客渐渐少了,白菜还剩了几颗,丝瓜全卖光了。

  托谢怀宇的福,后来的摆在他们旁边摊子的茄子辣椒也卖出了不少。见谢怀宇有了空档,摊主大婶笑眯眯的端给谢怀宇一碗水:“小伙子,歇口气,来,喝碗水。”

  谢怀宇听到这招呼,高兴的接了;“谢谢你大婶子。”

  这会儿也没什么生意,这位给了谢怀宇喝水,略为胖乎的大婶索性和谢怀宇闲聊,话题也不是什么阴谋的,无非是问他几岁了,叫什么,从哪里来,这姿态和聊天内容,和逗刚学会说话的奶娃娃差不多的口气。

  “听你说是从红旗大队来的,那可远了……”

  “你一个伙子跟来可够累的,今天光听到你吆喝了,对了,明天不逢场你们也要来么?干脆还摆在这里,咱们互相有个照应也好。”

  谢怀宇含含糊糊的应付过去。

  红旗大队离镇上几公里地呢,他也做不到经常来,自己种的菜也不是特别多,剩下的一点,到时候送到镇上卖了就行。

  听说堂姑小时候也这样卖菜过,现在堂姑是被所有人挂在嘴边的日子过得好的,谢怀宇表示,自己一定会努力的。

  喝完了水,把碗用清水冲了还给大婶,谢怀宇看到不远处卖麦芽糖的,转身对谢堂哥说:“爸,给我点钱,我去逛逛,买个东西。”

  他的本子写得差不多了,也该买了,要不然作业都没地方写了。

  儿子表现出色,挣了钱,谢堂哥心情好,难得不麻木了,对儿子说道:“乱跑什么,走丢了哭不死你。”

  谢怀宇不满谢堂哥小看她:“我又不是三岁小娃,才多大的地方,我才不会走丢。”谢怀宇低了声音撒娇:“爸爸,让我去逛逛嘛,我找得到路。”

  谢怀宇已经快十岁了,在队上,已经是半个劳动力。

  而且农村孩子都是放养的,整天疯跑,这会子天光大亮呢,谢怀宇又是个机灵的,完全没事的。

  谢国安倒是拿了一块钱。

  今天孙子赚了那么多,没理由赶集的时候,一块钱都不至于让他用。

  谢堂哥反正就是觉得老爹都这么说了,他也无所谓的。

  反正现在自己也跟个木头人一样,连续两个老婆都不得善终,队上人的唾沫星子都要淹死他了。

  谢怀宇拿了钱去买本子了,路过烟丝那一块区域的时候,从里面包了五毛钱的散烟回去。

  晚上谢怀宇拿出来这五毛钱散烟的时候,谢国安是愣愣的盯了很久,才接过来;“谢谢你了,孩子。”

  等谢怀宇去隔壁练字了,谢国安才放纵自己老泪纵横。

  他孙子这个样子,让他想起自己以前为了得到爹妈的认同做了很多努力,却很少得到感谢,只有在随时随地都提出是站在爹妈这边的,才能偶尔得到一些夸奖。

  自从亲爹谢老才没了之后,谢国安才感受到一些和人生前几十年截然不同的感悟,对于孙子,他不敢溺爱,但是也不会去处处管束,孙子这样孝顺的小行为,哪怕只是五毛钱,他都觉得高兴不已,会立刻道谢。

  自己绝对不能,让自己失败的人生,重新复制在孙子身上。

  只不过,儿子经历了这些事情,算是彻底的颓废了,自己这个做爹的,只能保证儿子能在自己的指引下,饿不死冻不着。

  孙子这边,不能埋没了他的灵性,实在不行,到时候豁出去,求求弟弟谢国居有余力的时候拉扯一把。

  谢国安将谢怀宇用过的本子撕下来一条,将这孩子给自己买的散烟卷进去,火柴一擦,呛人的烟味,一下弥漫起来的烟雾,似乎让他眼前更加的模糊了。

  地主院

  巧娟也听丈夫说了谢怀宇这个孩子的事情,得知这个孩子为了上学,去年开始就自己挖野菜去镇上换钱,还搜集一些破烂去给旧货站的老头换一些纸张来写字,心中还真是冒出一句俚语:歹竹出好笋。

  谢国安一家是多愚孝,琳琅她那个大堂有多窝囊经不住事,还有陈菊这人有多撑不起一个家多不会教孩子,自己跟他们生活了几十年,能不知道么,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环境下,还养出了一个自强自立的孩子,也算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