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高手,人人神情紧张,极目下望,忍不住连番试探,但无不弄个灰头土脸,根本没法靠近。
与外间紧张的气氛相比,宝库内的情形却一定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风萧萧和宁道奇居然气氛融洽的相对盘坐,轮流往入口处遥向出掌,卷起猛烈的罡风,震得轰然作响,廊道厚壁更是簌簌落灰,震颤不休。
不过入口处特殊的结构,使声音与震动大半往外扩散,水井更像竖着的喇叭一般,将声音与震动急剧放大,里间的情况倒还可以忍受。
风萧萧一面出掌,一面叹道:“散真人何必做此牺牲,想要暗传意思,总有别的办法。”
宁道奇紧接他出掌,微笑道:“若非如此,邪帝肯信吗”
原来两人交手第一招,宁道奇根本是虚张声势,看似声势浩大的进招,其实纯属防守,生生硬抗下风萧萧一剑,当即伤上加伤。
风萧萧立刻觉察出不对劲,先还以为宁道奇是虚晃一招,寻隙反击,所以连忙退开半步。
但宁道奇之后的表现,令他顿有猜测,于是也使出声势浩大的一剑,其实只是暗含劲力,和宁道奇同样徒有其表的双掌再次相抵后,他便立即心知肚明,与宁道奇心照不宣的将全部劲力旁吐,激其惊人的声势,然后顺势逃入宝库。
包括梵清惠在内,任谁也想不到,身为天下第一高手的宁道奇,居然会和风萧萧假打,也只有以两者大宗师级的境界,才能完全瞒过一众高手的金睛火眼。
风萧萧出掌间沉吟少许,道:“散真人如此用心良苦,不知有何要事”
宁道奇闲适自若的道:“古代有
一个人善养老虎,他从不用活物去喂养,因为他担心扑杀活物会激起老虎的凶残,他也从不敢用整个动物去喂养,因为他担心撕裂动物也会诱发老虎的凶残,他果然一生从未被老虎所伤,得以安然终老。”
风萧萧眸光隐闪,道:“典出庄子人世间,呆在老虎身边当然要顺应老虎的性情,那些遭到虐杀的人,正是因为触犯了老虎的性情。”
宁道奇又挥一掌,回手捋须微笑,道:“还记得洛阳初见时,邪帝便曾说自己出身道门,而后与邪帝相交数次,老道发现邪帝非但对我道家典籍多有涉猎,更精熟于心,态度也尤为尊重,就算敌对时亦留有余地,令老道十分宽慰。”
风萧萧几乎抑制不住自己的狂喜,笑道:“不瞒散真人,其实相比于魔门邪帝,我更认为自己是道门中人。”
听完宁道奇的故事,他便恍悟,看来宁道奇对佛门压制道门,以及慈航静斋的极度偏心,其实极度不满,往日之所以能忍,纯是因为除忍之外无可奈何,现今却因他的横空出世,多了另一种选择,宁道奇八成是特意来问明他的态度。
当今道家和往后道家的理念并不完全一样,追求出世而非入世,更是淡泊的恨不能老死不相往来,每个道门中人都只顾自己修炼成仙,当然争不过拼命在世俗中发展信徒的佛门。
所以就算宁道奇身为天下第一高手,依然无法阻止道门式微,未免待佛门掌势后,以世俗皇权将道门给彻底弄成魔门,只能小媳妇似的唯命是从,但宁道奇只是在修仙,还不是神仙,不可能真就连一点脾气都没了。
第四百六十七章 形势颠覆
道门反水所能带来的效果,远远超出风萧萧的预计,不单是让佛门少了道门高手相助而已,听宁道奇的口气,儒道不分家,如今道家的立场便是儒家的立场,反之亦然。
这让风萧萧顿时陷入狂喜。
儒家高手虽不少,不过在江湖中并无太大势力,名声最鼎盛的无非是被他杀于洛阳的大儒王通与白道名宿欧阳希夷,以及曾配合李渊于长安袭击过他的“神仙眷属”褚君明、花英夫妇,除此之外,再无几个拿得出手的高手。
不过儒家一向不混武林而混朝廷,并且扎根民间,但凡中原的世家门阀,必受儒家影响,上至四大门阀,下至地方世家,绝无例外,放到争霸天下的国家层面,谁得儒家的支持,谁就几乎拥有了中原正统的地位。
风萧萧当即表示,可代宋阀做主,若有朝一日宋阀问鼎天下,必尊道儒。
不过他也留了口子,说明自己只能做主至此,具体事宜,需要道儒与宋阀亲自磋商。
风萧萧虽亲近道家,却也深知宗教干政的后果,绝不肯同意立道教为国教,儒家也必须受到限制,不可一家独大。
对此,宁道奇并不满意,因为李唐获得天下,照样会尊道敬儒,既是结果相同,又何必冒着极大的风险改弦易辙
风萧萧却笑言,他并未要求道儒现在鼎力支持宋阀。对于道儒两家来说,只需两不相帮,便可坐收渔翁之利,绝对是最好的结果。
宁道奇大有深意的瞟他一眼,心知邪帝这一手算是击上了软肋,要是将这个条件带回去,道儒两家保证个个心动,只是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因为道儒一旦两不相帮,最恼火的自然是佛门和李阀,就算道儒二门再想反头,也休想获得之前的待遇,两相比较下,道儒两家只有选择鼎力支持宋阀,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否则若连丝毫贡献都未做出,将来宋阀获得天下后,岂能优厚待之
不过这个条件虽然绵里藏针,宁道奇却心知只要风萧萧此趟能够在围攻中安然存活,道儒两家十有八九会接受。
毕竟现今天下局势未明,谁也不能肯定是李阀还是宋阀问鼎天下,风萧萧送的这个香饵虽然包藏私货,可起码能保证无论哪方得势,道儒两家起码不会遭受清洗,能够安然延续。
同样有机会中头彩,一个可以保底,一个不能保底,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瞧着风萧萧笑意盈盈的模样,宁道奇不禁面露苦笑。
他微微叹气道:“老道本以为宋缺兄已是大气魄的人中之杰,无人能过之,没曾想邪帝更是明大势,知乾坤,邪帝天刀携手,天下大势已得十之七八也罢老道此去后必会全力说服道儒两家。”
他十分看好风萧萧与宋缺,虽不能立刻代道儒两家做下决定,却不妨碍他以个人的身份尽力促成。
风萧萧微微一怔,没想到宁道奇居然如此当机立断,不由收敛笑容,缓缓道:“散真人之努力,风某必会铭记在心。”
不过转过脸来,他又笑嘻嘻的道:“如今佛门仗势威逼,我嘛势弱难敌,只能拖得一时是一时,还请散真人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