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1 / 1)

穿越八零成大佬 琅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村户口有什么不好,但关键是,呆在农村光靠在地里刨食吃是致不了富的,只能混个肚皮糊口而已。

  安幼楠脑子正想得有些迷迷糊糊的,李心兰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轻轻唤了一声:“小楠?”

  安幼楠睁开眼:“婶?”

  见她没睡着,李心兰放心拉亮了灯:“婶做好饭了,我扶你起来,吃了饭再睡。”

  原来的破棉衣不要了,李心兰找了一件自己的棉袄递给安幼楠,扶着她坐起来,转身就端了两只碗进来。

  一碗是熬得浓稠、浮着一层米油的大米粥,一碗是黄嫩嫩的蒸蛋羹,上面还滴了几滴香油。

  水蒸汽氤氲着往上冒,香味很快就飘满了整间屋子。

  安幼楠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我估摸着你才发烧,吃些清淡克化的东西好些,就给你煮了点粥,再蒸了个蛋。小楠,来,快点趁热吃。”

  安家人多,分到的田比李心兰一个人分到的田要多,平常煮饭煮粥,也没有煮净白米的,不是混着红薯煮,就是混着包谷煮。

  至于鸡蛋,就是各家各户的油盐钱,在安家,平常都是安良材才能得到的待遇。

  李心兰却把这两样难得的吃食,一古脑儿都做给了安幼楠……

  这身体快两天没吃饭了,肚子不受控制地“咕咕”叫了起来,安幼楠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努力不去看那碗水嫩嫩的蒸蛋羹:

  “婶,我吃不了这么多,你能不能取只碗,我把粥和蛋给分一分。”

  “不用分,你这身子就是要好好补一补,只管先吃,吃不完了再说。”

  不管真的吃不了还是假的吃不了,等她吃过,那都是她吃剩下的了;安幼楠怎么能这么做?坚持要李心兰一起跟她吃。

  现在天气还冷得紧,蛋一凉就会有腥气了,李心兰碍不过,只得把她自己的碗端了进来。

  满满当当也有一大碗,却是只见红薯不见米的红薯稀饭。

  天色太晚了,李心兰也没做什么菜,碗里还搁了一小根咸萝卜疙瘩,就算是下饭的菜了。

  安幼楠鼻子有些发堵,拿起碗就给李心兰拨了一大半的蛋羹:“婶,你今天也累了一天了,我们一起吃,一起补!”

  李心兰慢了半拍才“嗳”了一声,端起了自己的碗慢慢吃了起来,眉心的那道竖纹都舒展开来:

  一时半会儿的安幼楠不习惯没改口又怎么了,安幼楠现在是她闺女儿了,闺女儿关心着她呢!

生意上门

  家里多了一个人,李心兰要为养女的今后考虑,吃完了饭一边捡碗一边征求安幼楠的意见:

  “小楠,婶寻思着,你平常就喜欢看书,等寒假过完了,婶还是送你去读书吧?”

  李心兰一个寡妇,日子过得比别人要艰难些。要养一个孩子读书,那可是一笔大开销。

  安幼楠是想让李心兰过好日子的,不想让她因为要供自己读书,又去勒紧裤腰带!

  想都没想,安幼楠就摇了摇头:“婶,读书的事等以后再说,我想先去卖茶叶蛋。”

  “卖茶叶蛋?你想去做生意?”

  “家里没钱,我读书也不可能安心的。

  婶,我以前在叔留下的一本书上看过一个做茶叶蛋的方子,说是能做得特别好吃,我想试一试!

  如果卖得好,我们就有钱过好日子了,到时候我再去读书也不迟。”

  茶叶蛋是上辈子妈妈教她做的,味道绝对出色,刚才吃蛋羹的时候,安幼楠把这一茬给记在了心上。

  煮茶叶蛋又不是什么复杂的事,而且按现在的物价来算,一只鸡蛋8分钱,做成茶叶蛋可以卖一毛五。

  除去茶叶、酱油、香料等各种成本,摊到每只鸡蛋上,一只大概能挣5分5……

  别小看分分钱,一天要能卖出去一百个茶叶蛋,一个月收入就有160多块钱,一年收入就是1900多块。

  1987年一个普通干部的月工资就是100块左右,新分配的大学生才七十几块。

  卖茶叶蛋能轻易超越一个普通干部月工资的50%,绝对吊打新分配大学毕业生的月工资!

  要不当时怎么流行那句“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呢?

  这哪是蛋蛋蛋,这分明是钱钱钱啊!

  安幼楠算的那一堆分分毛毛钱,把李心兰听晕了头,但是最后说的一个月除去本钱能挣到160多块钱,一下子就把她刺激清醒了。

  寒门难出贵子,首先学费书费就是一道门坎。

  安幼楠人聪明,爱看书,就是原来性格有些闷,遇上这一遭意外,性子倒是转得开朗不少了。

  李心兰挺喜欢安幼楠现在这股大方劲儿的,不想她进了学校后,因为是农村人和家里穷而被同学们排挤。

  如果有钱了,农村人又怎么了?安幼楠在学校起码也有底气,不会生出什么自卑。

  钱,就是人的胆啊!

  李心兰文化并不高,却是个说干就干的踏实性子。

  第二天一起床,就按着安幼楠开的单子跑到镇上买回来茶叶和各种香料。

  试做时用的是自家的鸡今天才下的四个蛋,安幼楠一边做,一边给李心兰说着里面的小诀窍,煮好后在卤水里浸了几个小时才捞出来。

  鲜蛋充分吸收了料水,香味扑鼻,一剥开壳,蛋白上全是琥珀色的斑路,看着就诱人。

  轻轻咬一口,鲜香入味,茶香混合着几种香料的味道,与鸡蛋本身的香味衬得相得宜彰。

  安幼楠递过来的那只茶叶蛋,李心兰不知不觉两口就下了肚,末了还意犹未尽地咂了咂嘴:

  “小楠,你做的这茶叶蛋味道真好,肯定好卖!”

  再好卖,镇上是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消费能力,还是得去县城里卖。

  母女俩一商量好,李心兰跟关系好的人家先收了一百多个鸡蛋,和安幼楠忙了小半夜把鸡蛋全煮好了,拿家里两只挑水的铁桶装了浸着卤水。

  第二天凌晨四点多钟起床,把鸡蛋连带着卤水一起加热煮开,桶口用两块干净的厚棉布盖好箍紧,铁桶外面也缠了草绳子保温。

  等坐上6点钟那趟发往县城的头班车的时候,摸摸桶壁都还烫手。

  车厢就这么点空间,李心兰脚边放的那两只铁桶虽然盖了厚棉布,还是传出一阵阵引人垂涎的香气。

  隔着过道坐在旁边座位上的中年男人为了赶早班车没吃早饭,忍不住用力吸了吸鼻子:“大妹子,你们这是带的什么,味道好香啊。”

  平常零卖点鸡蛋补贴家用都是小打小闹,今天正式做生意了,李心兰嘴巴张了张,一下子还有些开不了口。

  安幼楠倒是落落大方地笑着招揽生意:“叔,这是我家做的茶叶蛋,打算带到县城去卖的,你要不要买两个尝尝?”

  什么茶叶蛋,还巴巴儿地要坐车带到县城去卖?

  中年男人有些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