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读书很重要(1 / 1)

重生之买个汉子生孩子 喵小蕊 1829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第293章 读书很重要

  冬季的白天很短,何况温巧芸还是吃了午饭,又休息了一会儿才来的,在杨柳村转了一圈,看了大家干活的情况,又跟翠英柳姨商量了盖房子的地方,天色就渐渐暗了下来。

  “小夫人我们该回去了。”翠英看了一下树木的倒影,这里没有日晷,只能大概估计时辰。

  “好,明天先去买两个合适的下人,后天我们再去别的地方看看。”

  原本还担心翠英柳姨不懂农事,现在倒是觉得自己的操心简直就是多余的,或许种粮食她们可能还是不特别熟悉,但办事能力和管理能力真是没的说。

  杨柳村的十亩地,有将近一百多人在一起干活,割草的割草,砍树的砍树,收拾荆棘的收拾荆棘,挖地的挖地。

  一个个分工明确,井然有序,就算看到他们了,也是打个招呼,并没有停下。

  不仅如此,这些分工的人当中还有一个类似领队的人,除了提醒大家好好干活,也要统计一下今天有多少人。

  而翠英则是根据领队统计的人数,把工钱发给领队,等下午的时候,领队再发到每个人手里。

  领队的人是翠英亲自挑选的,属于那种干活认真,还有点脾气的人,没找那种太老实的,主要是担心非但管理不好其他人,还会被欺负。

  其中有两个还是女人呢,据说是男人当兵阵亡了,家里就靠她们一把抓,脾气性格自然是有的,也不会不讲理。

  至于这些领队会不会克扣的工钱,那倒是完全不担心。

  因为翠英有明确告诉他们,每个领队每天多领另个铜板,但如果敢私下昧了别人的工钱,那就永远不许再来温家庄干活了。

  嗯,没错,还是温家庄,翠英当时顺口就将在明月村用的名字给搬了过来。

  而且若是领队昧下工钱,或是领队自己偷懒什么的,只要有人发现了就可以举报,举报者还能得到十个铜板!

  当然,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都有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或是干活太累了伸伸懒腰活动一下身体这些,是不会那么严苛的。

  主要防的是那些偷奸耍滑一天到晚啥事儿没干,惹得众人心里怨气,还要领工钱的。

  温巧芸:“没想到翠英还是个管事的小能手呢,以前天天让你在家里干活洗衣服,还真是大材小用了。”

  翠英有些不好意思:“哪有,小夫人你就别取笑我了,地里怎么收拾,不是你走之前就安排好了的吗?”

  不过心底还是很高兴的,毕竟早上才刚担心过要是小夫人小少爷不需要自己了咋办,虽然中午得到保证不是那个意思,但现在能够被肯定自己的能力,当然还是很高兴啊。

  温巧芸:“我那也只是说了地里的活怎么做,可没说怎么管理那么多干活的工人啊。”

  尤其是柳姨还出手收拾了那些不听话的刺头,现在地里那些人都老实得很,只要好好干活,就能每天按时结算工钱,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想必也是十分诱人的。

  毕竟在外做工,最害怕的就是忙了好久,结果一分钱领不到,或是要几个月后才能领,尤其是现在即将过年,大家都需要钱准备年货。

  而且翠英把这些人却管理的很好,他们自己就有人监督了不说,连统计人数发工钱的事儿都省了心。

  要知道这一个村子一百人,五个村子就是五百人,据说人数最多的时候,五个村子加起来近一千人!

  这么多人,要是全都让他们一个个的来发工钱,那得发到什么时候。

  不过温巧芸还有一个疑问:“今天也没见你给他们发工钱,还有另外四个村子也还没去,那怎么办?”

  而且根据翠英和柳姨所说,平时也不是每天都会去地里的。

  “放心吧小夫人,这个我也安排好了。”

  “每人每天二十五个铜板,一个村子最多也一两多银子,我给每个村的村长都留了十两,领队每天中午休息的时候就去村长那里说一声自己这一队人的人数,到下午了,再去村长哪里零钱发下去的。”

  村长必须是识字的人,所以他们会统计今天拔草的有多少人,挖地的有多少人等等。

  一般来说,活轻松的,干活的人就少些,累人的活儿就多些人干活,算下来其实也差不多。

  这样等上几天,等到翠英放在他那里的银子用光了,就拿着这些账本跟翠英结算,作为报酬,村长每人每天五个铜板,笔墨纸翠英提供。

  听完这些,温巧芸只能说一句:“果然,还是要多读书多识字,才能更轻松的赚钱。”

  温巧芸是有感而发,翠英却是认认真真的点头:“那是当然,但凡认得一些字,去外面做工都不会被骗,只是读书太贵了,很多人都读不起。”

  读书不但束脩贵,连笔墨纸砚哪一样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不是天价?

  很多时候,一家老小兄弟几个七八个主要劳动力,也才只能供养一个人读书罢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会识文断字的人,就格外珍贵。

  这种事情,温巧芸也没办法,她既不会造纸术,也不知道怎么降低笔墨的成本,她唯一懂得的,就是关于粮食这一块儿。

  所以最后,温巧芸只是轻叹了一声:“现在还是努力让更多人都能吃饱饭吧,尤其是地里的产量提高了,可以卖的粮食多了,手里余钱多了,自然就会送孩子上学了。”

  比起其他人,温巧芸更能体会到,眼看着别人上学,自己却连靠近学校都会被骂的那种心酸的感觉。

  而且她还不是因为家里供不起,毕竟九年义务教育,国家还有贫困教学补助,小学初中几乎不花钱,只是需要时间去学校学习罢了。

  可因为父母的原因,她却一次都没有去过学校。

  若不是遇到郑老师,她现在可能也跟其他人没什么两样吧?

  说不定,现在还在明月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为了一亩三分地累断腰,然后辛苦买个汉子回来,生个孩子,这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