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明年再说吧
经过春香和柳姨的解释,温巧芸才明白,原来这边关一带,原本往来的各地人口就多,甚至还有不少边陲小国,弹丸之地的流民移居而来。
大云朝之前打了几十年仗,人口稀缺,颁布的那些「另类」的法令,本意也是为了多生孩子,恢复人口罢了。
本着国内的百姓也是百姓,国外的流民也是人,大云朝也是有意想要收留那些人的。
当然,那些人自然不能轻易就拿到大云朝的户籍,否则这里面要是有个探子奸细什么的咋办?
于是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让那些想要加入大云朝的人,跟大云朝的百姓成亲,他们就会有一个合理的身份留在大云朝。
而他们的子孙后代,自然就拥有大云朝的户籍。
这种情况,多是发生在边关,毕竟只有这一带与关外其他小国接壤,那些人想要选择跟大云朝的人成亲,也就只能在这一片选择。
毕竟在拥有身份之前,他们是没法进入到大云朝内的。
这样一来,也就造成了边关一带,除了大云朝本土居民,还有很多外来人口,加上原本就居住在附近山里的各种少数民族。
这边关的人口,说是大杂烩也不为过,各种习俗各种信仰,数不胜数。
所以当朝廷那些「奇怪的」律令颁布的时候,对边关的人来说,不过是多了一个选择成亲对象的渠道和权利罢了。
至于平日里出去做工干活,只要不是男女之间真有什么暧昧不清的关系,是绝对不会有人胡乱造谣的。
听完柳姨和翠英的解释,温巧芸总算明白了,甚至还心有余悸的点点头:“那可真好,我就觉得在明月村的时候,那些人看到什么就各种闲言碎语来了,特别烦。”
也不知道那些人背后是怎么说她的,反正肯定好坏都有,这种事,不用想都知道。
好在她本来也不喜欢扎堆,加上后来在成亲的时候,大哥二哥又特意来给他们长脸撑腰,就算有人心里不高兴,也不敢在她面前表现出来。
春香努力回忆了一下附近的地名,没想到,只能问:“温夫人以前住的地方叫明月村吗?在哪里啊?”
温巧芸笑道:“远着呢,我们坐马车过来,可是坐了一个月才到。”
这会儿几人距离那叫杨天的小伙子也近了些,忍了那么久等了那么久,这会儿总算是不等了,放下锄头小跑着过来,直接冲着几人就是一个深鞠躬。
“温,温夫人好,翠英管事好,柳姨好。”
第一次接触这种大人物,杨天很紧张,紧张得头都不敢抬,两只手紧紧的抓着两侧的裤腿,只敢用眼角偷偷的瞄一眼春香,再瞄一眼。
就差没直说「你怎么这么久都不回来」了。
不过他的动作再小心,也还是被温巧芸看到了,笑着松开春香的手:“好了,不打扰你们了,春香也先去忙吧,我短时间内都不会出远门了,春香要是进城了,可以来府上找我。”
温巧芸对于春香的喜欢,就如同见到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咪一样的喜欢,尤其是她言行举止大大方方的,就特别让她喜欢。
春香也没多留,直接放开温巧芸的手:“好的,那我们就先去忙了,温夫人再见。”
杨天也连忙再次给温巧芸鞠了一躬,然后才拉着春香一起回去继续干活。
三人继续往另一个方向过去,等走远了,温巧芸还回头看了几眼。
果然就像柳姨说的,那杨天对春香还挺好的,只是让她拿镰刀割草,而且还戴了手套,而他则是用锄头挖着硬邦邦的泥土,将地里的草根挖出来,顺便把土地翻耕。
因为本来就是荒地,加上又是冬天,土地被冻得很硬,就算有耕牛也没用,只能用锄头一点一点的挖。
就这边十亩地,就有六七十个人在干活,割草的割草,挖地的挖地,那些野草荆棘树根等,全部收拢在一堆,然后找个有阳光的天气,一把火烧了,草木灰还专门找了麻袋装起来。
土豆育苗需要裹一层草木灰,避免切口处烂掉,五十几亩荒地,就算有一半的土地用来种土豆,那也需要不少草木灰呢。
至于那些树木,则是让人放到一旁,晾晒干了再砍成小段,用来当柴火。
等荒地整理完了,温巧芸还会在每一片荒地附近盖一个小屋子,专门找两三个长工照顾庄稼。
“对了翠英,我们现在大概有多少斤土豆了。”她昨天才回来,今天又来地里了,还没去地窖看看呢。
翠英在心里大概计算了一下:“我们收的所有土豆加起来,大概有两万斤,其中三分之一是那种小土豆或是挖坏的,被做成淀粉或是粉条了,剩下的大土豆,大概有一万三四千斤。”
温巧芸咋舌:“这么多啊。”
“那当然啊,附近好几个村子都卖给咱们的呢,也是消息传得太慢,要是当初直接像戟王妃那样,给每个村子贴一张告示,能够买到的土豆再翻十倍都不是问题。”
温巧芸连忙摇头:“太多了太多了,我也要不了那么多。”
翠英失笑:“我也觉得不少了,所以后面有人再来卖的时候,我就说暂时别送来了。”
温巧芸:“嗯,你做的对,五十亩荒地,全部种土豆的话,也只能需要一万斤左右的种子,何况现在我打算只种一半的土豆。”
“为什么啊?小夫人之前不还说要全部种土豆吗?”
正是因为知道这件事,也提前知道了大概需要多少土豆种,所以翠英才会在足够了的时候,让人别再送了。
“我改变主意了,除了土豆,再多种点棉花吧,听说这边也盛产棉花,我们明年种个二十亩吧,剩下的三十亩种土豆。”
温巧芸一边说,一边思考:“至于剩下的那些土豆,暂时先留着,等明年开春的时候,再放出消息,按照收购价原价卖出去,不过只卖给附近百姓或是军营,而且只能用来当种子。”
翠英和柳姨对视一眼,不太清楚小夫人的用意,不过还是点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