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加劲。
“好香啊”
陆舒窈抬眼看着不远处的小山岗,柔柔笑道:“我们去那里,可好”
颠上有几树桂花,正值七月末,幽香恰是浓凝时。青丛小路弯曲绕颠,略陡。陆舒窈在前面,抓着裙摆,露着金丝履与小金铃,行得轻盈而欢快,踏得铃声轻扬。
“舒窈,小心些”
刘浓亦步亦趋的护着,深怕她一个不小心摔着。
二人行至山颠,刘浓出了一把汗,陆舒窈却格格的笑着,慢步行至桂花树下,站定。而后背对着他将双手叠在腰间,缓缓转身,徐徐浅身万福,嫣然笑道:“陆舒窈,见过郎君”
桂香飘摇,人心暖软。
刘浓上前捉住她的手,抹去她鼻尖上的汗珠,柔声道:“舒窈,你来送我,我很欢喜。只是日后,切莫再让人心忧”言罢,漫眼俯视山下,却瞅见两辆牛车停靠在小山另一侧,心中微奇,问道:“抹勺呢又去闲逛了么”
陆舒窈轻声道:“七哥来了的。”
“啊”
刘浓心惊而微怔,尚带着些许尴尬,蓦然觉得身侧一软,暖香暗浸。稍稍侧首,便见堕马髻轻轻倚着自己的肩,随后听她幽幽的喃道:“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舒窈”
揽香入怀。
片刻后。
二人由另一侧下山,刘浓在前,陆舒窈随后。前者一步三回顾,后者提着裙摆缓缓往下挪,一路皆是小心翼翼。而她的脸红红的,方才
“瞻箦”
陆纳斜斜歪靠着车辕,手中捉着酒壶徐饮,木屐则在轱辘上晃动,面上的神情颇是古怪。
“祖言”
刘浓疾步迎上前,朝着陆纳一个揖手,而后挽袖在背后,洒然笑道:“劳烦祖言前来相送,刘浓不胜感激”稍顿,再问:“竹叶青,可够”
“嗯噗”
闻言,陆纳正在对着酒壶急饮,猛地一口喷洒而出。这回,刘浓未能如同上次一般避过,正好被其喷中,脸上挂满酒珠。
“哈哈”
陆纳挥着酒壶,放声大笑。
“七哥”、“格格”
陆舒窈一声娇嗔,随后侧眼看向刘浓,自己却忍不住格格的笑起来,悄悄递过一方丝帕。
稍后。
刘浓与陆纳慢步而行,两人皆有意避开此事而谈及会稽。
陆纳笑道:“若非阿父管束较严,定与瞻箦一同前赴会稽,会一会王谢世家子弟。”
言至此处,微顿,眼光漫向会稽方向,眉目间颇显憾意,半晌,转回目光,凝视刘浓,负手笑道:“罢有瞻箦前往,亦足矣陆纳,静候华亭美鹤之名,漫遍会稽”
漫遍会稽
刘浓深吸一口气,徐徐吐出,揖手道:“承君吉言”
陆纳还礼,二人对揖。
陆舒窈站在车边,笑得极甜。
待目送两车遥去,刘浓正了正头顶青冠,随后便挥着宽袖大步疾返,心中虽有暗流汹涌,面色却浑然不改。心道:陆纳言中有音矣看来南北之壑,仍如壁垒森严,况且我尚是北地次等士族,更是难以加难若不能扬名于外,何谈死生契阔,何谈洛阳
注:这些都是正事,江山想以刘浓带着大家进入晋时,多方面领略其中风流,诸如世家间的脉络构成等等,故会涉及这些事。不过,江山在此承诺,定将还大家一个活生生的刘浓
另,推荐一部民国女频小说锦绣荣华乱世歌女主很不错,会盗墓。
第七十一章孰是孰非
竹道旁,夏风轻撩,酒帜斜飞。
帜长两尺、宽一尺,白底黑边,上书二字:褚氏。
酒肆挑角飞檐,上下两层,共有内外两进。因其紧临水、陆道口,乃入钱塘县的必经之地,是以来往舟车络绎不绝,生意大好。
掌堂先生叫余谯,是钱塘褚氏家生随从,跟随褚氏已近百年,替褚氏专事酒肆经营。钱塘褚氏原为北地阳翟中次士族,南渡之后便落籍会稽钱塘。如今之天下,商事百废方兴,不论驿栈酒肆亦或草市店肆,大多皆为世家所持有。普通商贾户若想行商通畅,亦需择世家而依附,不然难行其道矣。
天将晌午。
车停舟靠,四方行人皆来此地沽酒,酒肆内外忙作一团。堂后的余谯却颇是清闲,歪歪斜斜的倚着矮案品酒,眼光则随意扫过前堂酒客。但凡在堂中饮酒者,皆是普通农户或商户;若是世家子弟想饮酒,则会遣来随从购酒便走;即便有些暂停候舟,亦断然不会入堂,矮案一置,苇席一摆,或饮酒柳间,或对吟桥下矣
身份不同矣,岂可同堂饮酒
下随前来禀报:“余先生,县府来人了,说是涉及年税”
“嘿”
余谯眉头一挑,漫不经心的问道:“来者何人”
下随答:“两名刺奸”
“哦”
余谯嘴角一翘,冷笑渗满脸,随后不知想起甚,摸索着酒盏,淡然道:“滋其五十钱,或是咕点酒。若是其尚不肯走,再来唤我”
待下随一走,余谯挽盏徐饮时,瞅了瞅窗外日头,心道:小郎君快至了,使些闲钱打发这些游奸亦好,省得其腌渍了小郎君的眼
便在此时,下随再来。
“碰”
尚未近前,余谯便怒了,将酒盏猛地一搁,腾地直起身子,冷声道:“怎地这些腌渍货瞎了眼不曾,亦或识不得酒帜上的字”
说着,踏出矮案,准备前往教训那两名负责商市治例的刺奸游奸。
“先生,小郎君”
“啊”
闻言一半,余谯神情一愣,而后笑容堆满,以拳击掌,左右一看,见众随从皆在忙,遂指着下随道:“你,与我一同去迎接小郎君”
话未落地,人已挥袖而去。
下随愣得半晌,眨了两下眼睛,喜色瞬间溢满眉眼,能迎接小郎君,那可是莫大的幸事啊。转念突地想起甚,一拍大腿,“啊”了一声,疾疾的奔出酒肆。
“吱吱”
林间蝉鸣不休,若在往日余谯定觉烦燥,然此时心中却极喜。一切皆因小郎君将至,哪怕家族主庄就在本县,他亦有三年未见过小郎君了,此番小郎君前往会稽求学途经酒肆,自是得好生接待。
眼望着柳道,仔细分辩着来往牛车,却无一辆是自家的。
下随已至,嗫蠕道:“先生,小人话尚未说完呢,适才张老二来禀报,说小郎君明日才会到”
“啊”
余谯回头,凝视下随,眉簇眼眯。下随心惊,赶紧低头,双手垂在腿侧,而两股则直颤。
“你在此守着若小郎君不至,你勿回”
“是,先生”
“哼”
余谯转身大步而走,刚至酒肆道口,便听门前有人大肆喧哗,几个疾步行至近前。只见人群中,有个大汉抱着一坛酒,正在纵声大吼:“此酒,非是竹叶青以劣酒欺我不知,如何肯依”
酒肆随从,冷声道:“胡言乱语作甚,你买的酒本非华亭竹叶青”
嗯
余谯眉间一凝,识得此人,这是城南有名的破落户儿,刚从北地逃至钱塘不久。
按说其理应归至侨郡,然恰逢王公将将颁布侨郡新法,将侨居分为两类:一类为徐州等实郡之地,一类则为寄寓。现今因北来者甚众,徐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