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 章(1 / 1)

超神祖宗 刘归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两碎银,4贯通宝铜钱。

产业:曲水巷青瓦府邸一栋,长安街客栈一间】

“两千点香火到手,这趟不亏。

还有家族奇遇。”

李朝歌没有过多犹豫,当即把家族奇遇点开。

遭遇奇遇【溯本归源】

奇遇介绍:陇川府李家,一直想寻失踪已久的家主李朝歌,始终不见踪迹。

这一日,李策之入了城,来到陇川府赶考,本想先去按照陆县丞的吩咐,先去拜会文坛泰斗许庆师。

却意外在书斋遇见了李家当代家主李长青,他瞧着李策之面善,像极了失踪已久的三叔祖,不由上前搭话】

“溯本源清?”

李朝歌瞧着家族奇遇的介绍,心头一跳。

这是终于遇上本家了?

从知晓前身身份不俗,有可能是世家子弟后,李朝歌就想着某一日,有可能会遇上原本的家族中人。

只是,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撞上。

还有三叔祖什么鬼?

这李家的当代家主,莫不是个小娃娃?居然叫自己三叔祖?

来不及歇息,李朝歌马不停蹄,立刻施展神游手段,抵达李策之所在的陇川府。

对于前身的家族,李朝歌一直是既期待,又担忧的态度。

他身为世家子弟,却流落南山村,明显是铸下大错,被赶出去的。

这本家若是使用的好,或许能成为李家发展壮大的助益。

若是态度不好,很有可能对原本的六口小家造成倾覆之祸,怠慢不得。

明州,陇川府,朱雀大街。

李策之寻了间客栈,洗漱一番,又将马匹拴好,便拿着拜帖出了门。

距离科考开启还有好几日,这段时间,他打算先去见见文坛泰斗许庆师,再做考量。

陇川府乃明州首府,人口近二十万,汇聚明州八方财气。

车水马龙,繁华热闹,许多达官贵人,都在此处定居。

街上,叫卖的小贩井然有序,两旁商铺进出客人也是络绎不绝。

陇川府街头,少见行乞之人,来往街上的人大都锦衣而行,其富庶程度,光是表面上就能看出来,远胜离阳府。

李策之问了许庆师老先生的府邸住处,便沿着朱雀大街一路东行。

一边打量着明州首府的气派之处,一面想着登门拜访,不可空手而行,得买些礼物,再登许庆师老爷子的门才好。

此刻,朱雀大街的一间名为儒生阁的书斋里,正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

他拨弄着算盘,听着族人汇报这个月书斋的营收,眉头微蹙。

“净利才一百二十两?”

李长青幽幽一叹:“现在生意越发难做了,李家府上族人近百,几间铺子的营收,连供养族人都不够。”

听到家主的叹息,几个负责管理书斋的李家族人不敢搭话,只能低头待训。

李长青倒没有心思训斥他们这些晚辈,说来,李家破败的如此之快,也怪不得这些族人。

“想当年,我李家也是一方望族,只可惜人走茶凉,竟落得这般田地。”

他这些年为了维持李家的体面,殚精竭虑,已是操碎了心。

可惜,一个家族的兴衰成败,终归不是一人可以力挽狂澜的。

“若是三叔祖还在就好了,凭他的才智,定能统领好李家。”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想着当年三叔祖,以弱冠之年,继承家主之位,为李家谋福祉,甚至让李家这一脉分支,在柱国世家中,都颇受重视。

若非那一场大祸,三叔祖也不至于为了保全李家,向柱国世家请罪,甘愿流放,失踪。

昔人已再难寻觅,纵然有再多苦闷,此刻李长青身为家主,也只能强忍着。

正此时,李策之从朱雀大街,走进了这家儒生阁。

望着琳琅满目的纸墨笔砚,他心头一喜。

许庆师是文坛大家,登门送礼,送些砚台宣纸,毫笔石墨最为恰当。

“掌柜的,我欲购置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送人,你替我挑选一二。”

李策之说着,又掂量了一番钱袋子,颇有些踟蹰:“我家底有些薄,若要价太高,负担不起,你尽量挑一套既上档次,又不贵重的文房四宝。”

“这一分钱一分货,贵才会好,好才会贵。

既然上档次,又不想花大价钱,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掌柜是个微胖的中年男人,笑吟吟的走到李策之面前,替他选了一套:“便拿这一套吧。”

“毫笔是双羊,墨出自德一阁,纸出自素功府,至于这砚,用的是益州端砚。”

他一眼就看出来了,李策之是打算拜会许庆师,不好空手上门,所以来挑选墨宝。

近些日子,来陇川府赶考的学子越来越多,大量学子都在购置墨宝,只为登许庆师先生的门。

“这一套诚惠25两银子,便是送许先生也不丢人。”

胖掌柜很随意的道。

25两?

李策之暗暗咂舌,虽说胖掌柜真没宰客,可这价格,还是远超他的预料。

他之前还从未想过,一套文房四宝就要25两银子,足足寻常百姓十余年花销用度。

“能便宜些吗?”

李策之自然知道有钱使在刀刃上,该花就得花,但想着自家还不算富裕,仍想讲讲价。

“抱歉,店小利薄,价格方面没得降了。”

掌柜白了他一眼,自顾自的坐回了柜台前。

第一百零五章三叔祖?(3/5)

正当李策之和掌柜砍价之时。

一时兴起,巡视李家书斋的李长青,已有了离开的念头。

他随意瞥了一眼,正打算走。

可当他的目光,落在李策之的脸上,却露出错愕神情,迈出的步伐也收了回去。

“家主,您还有事?”

跟随而来的李家族人好奇问道。

“像这年轻人,当真神似。”

李长青从李策之的身上,竟看出了几分三叔祖的神韵风姿。

莫不是三叔祖的孩子?

他心中出现这个大胆的念头,可很快又否决了。

三叔祖失踪多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李家寻了二十余年,都未曾寻到三叔祖的踪迹。

怎会如此凑巧,能在这里遇上三叔祖后人?

自己呐,恐怕是因为家族劳心劳力,太过思念三叔祖,才会产生如此错觉。

李长青自嘲一笑。

“掌柜贵姓?”

柜台前,李策之为了砍价,省点银子,也在想尽办法套近乎。

“免贵,李明府。”

李明府颇有些不耐的将名字报了出来。

李家这些年产业本就利薄,父亲整日忧虑家族开支的事情,他也一直看在眼里。

如今,这穷酸书生还要砍价,他是真没心思和对方折腾了。

“姓李?那就巧了,我也姓李。

掌柜没准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呢。”

李策之讪笑着,朝他拱了拱手:“这缘分,还不能稍稍打个折扣?”

天下姓李的多了去了,莫不然来我店里都打折?

李明府翻了个白眼,根本不曾搭理。

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书斋门口,已准备回家的李长青,听到这话,顿时收回了脚步。

这少年,竟也姓李?

他本就看李策之面善,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