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吧。”
李朝歌没有用神魂去窥探和沟通李策之那边的情况。
因为,对于大离皇室,李朝歌还是藏有一些忌惮和顾虑的。
他的存在,本就不太能见得光。
灵鬼身份自然没什么。
这年头魑魅魍魉到处都是。
可若是被人知晓,他有法子改善族人资质,有法子施加各种保佑状态,千里传音,那便要出大问题。
而且,李朝歌作为祖宗之灵,还没少薅大离王朝的羊毛。
气运池内,所储蓄的气运,可都是从皇室嘴里夺下来的。
这大离皇帝,不是个简单人物。
李朝歌不敢保证自己出现不会被察觉,所以也不会主动窥探。
只能在祠堂内,默默等待李策之殿试的最终结果。
另一头,李策之随行在中榜进士群里,终于是越过了长长的皇直道,来到了恢宏大气的紫微宫前。
紫微宫内。
皇帝曹辛面色肃穆,坐在龙椅之上,姿态有些慵懒。
神武卫司主,宋玄机,一如往常,相伴左右。
除却君臣二人之外,殿下还站着两人。
一人,便是当今柱国李家的执牛耳者,明州王李泰。
而另一人,是得了世袭罔替的明王世子,李天都。
皇帝没说话,李泰便带着李天都站在殿下,眼观鼻鼻观心,不言不语。
当金榜题名的进士举子,被领到紫微宫内。
终于,皇帝有了动静。
曹辛手掌微抬,换了个姿势。
很快,便有相伴多年的御前宫人,在偏殿里,取出了一副画。
这幅画很大,很长,也很宽,很重。
需由三人合力,才能抬到紫薇殿前。
几位宫人抬上来,不需曹辛亲自吩咐,便将画卷铺开。
“哗!”
画轴启开,这一卷辽阔瑰丽的舆图,顿时铺满了半个紫薇殿。
当这画卷完全展开,诸多瑰丽笔致一览无余,终于是露出了全貌。
山峦起伏,川流不息,疆域阔土,锦绣山河。
这幅画卷,竟是描绘了大离王朝的疆域全貌。
是一副山河社稷图!
山河社稷图铺开,曹辛缓缓,从龙椅上走下来。
他脚掌踩在舆图之上,龙行虎步,仿佛在审视着自己的疆土。
明州王李泰,在一旁面无表情。
而刚入殿,还没来的及见礼的诸位进士,则是被当今天子的威仪所慑,心头惶恐难安。
第一百八十一章君臣对奏,江山社稷
大离天子曹辛,目光环伺,望着疆域五洲,竟是有些拔剑四顾心茫然。
这五洲之地,本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可如今,五大柱国世家各占一洲,俨然已成独立王国。
这股力量,架空了皇权多年。
他脚踩着江山社稷,锦绣山河,目光,则是放在了这些刚被领入殿内的新晋进士之上。
“你们,都是朕大离的进士。
日后为官,是朕大离王朝日后的中流砥柱。
这江山社稷,日后还得靠你们来扶持。”
曹辛说着,顿了顿,才继续开口道:“既已过了会试之选,今日,朕便在这紫微宫内,出一道题。
便看看,谁能给出让朕满意的良策了。”
众进士听着皇帝的声音缓缓传开,不敢直视帝王威仪,只能将身子伏地,三拜九叩。
“请陛下出题。”
“听好了。
朕今日殿试之题,是论如何解决藩属自重,尾大不掉的局面。”
曹辛的声音缓缓飘荡在宫墙内外。
这句话落在众人耳畔,无异于惊雷炸响,让所有人浑身一颤。
紫薇殿内,气氛登时凝重起来。
明州王李泰和明王世子,可还站在这里呢。
皇帝这句话,无疑是针对如今坐大,难以收拾的几尊柱国世家。
虽说此前许多学子便曾听闻天子欲解决柱国世家之患。
可终归极少正面提及。
而今,天子竟是在殿试上,堂而皇之的提了这道题目。
甚至,还不曾避讳明州王李泰。
这个举动,便有些让人玩味了。
一时间,很多目光汇聚在李泰和李天都身上。
李天都低垂着脑袋,看不清神情。
而明州王李泰,却仍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他浑浊的老眼微阖,仿佛根本没有听见这个极端敏感的殿试题目,依旧是一副笑眯眯的神情。
“诸位,可有良策?可与朕在这江山社稷之上,君臣对奏。”
曹辛不着痕迹的瞥了一眼明州王李泰的反应,这才收回目光,双手微抬,撸了撸袖口,淡声道。
“陛下,学生有一策。”
片刻的沉默后,很快,便有一位出身寒门的皇党学子走出。
自告奋勇,上前对奏。
“当前局面,当收拢权柄,借百姓之力,共抗强权”
这位上前的寒门进士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
原本他的还能镇定自若,挥斥方遒。
但说着说着,见陛下始终没有发表任何看法,也逐渐没了底气,语气渐弱。
最后一段策论,几乎是有些硬着头皮往下说的。
待到他说完己见,天子不置可否,望着剩余进士:“还有哪位谋士,能有良策?”
不多时,便又有举子走上前,想凭胸中沟渠策论,搏一搏这简在帝心的殊荣,争取三甲之位。
可一个个进士上前抒发胸臆,各种不同的策论谋划轮番上场,皇帝始终没有任何回应。
也不贬谪谁,也不曾夸谁。
听的有些乏了,曹辛再度坐回龙椅之上。
隔着冕旒,他的目光又落在了李天都的身上。
“明王世子颇有才学,可有良策?”
听到这话,一些学子们,微微窒息。
向李天都问策,对付柱国世家?
李天都自己便是柱国世家的人,又怎可能给陛下献策。
“臣,资质鲁钝,无策可献。”
李天都的回应,果真不出众人所料。
他走上前,长揖及地,诚恳的回应道。
“是无策,还是不愿献策?”
龙椅上,皇帝换了个舒服的坐姿,眼神玩味。
“回陛下,无策。”
李天都很认真的道:“眼下藩属各地气候已成,纵有惊世之才,怕也是回天乏力了。”
他说的是事实,并非因立场缘由,故意这么说。
在李天都的心中,皇帝想要削藩,想收回权柄,是完全做不到的荒缪之举。
他也想不出有任何办法,能让柱国世家彻底湮灭。
“罢了。”
天子见状,倒也不为难。
最终,他的目光,落在了李策之身上。
“李策之,你上前来,看看可有良策?”
对于李策之,曹辛也是看了一段时间。
他在曹辛的心中,虽算不得真正能力挽狂澜的大才,但也算是块璞玉了。
细心雕琢,日后有成大器的可能。
这批进士学子中,他能瞧得上眼的,也就是李策之一人了。
至于其他的进士学子,在天子眼中,大都是读书养望,只为文运加身,却没有半点谋断之能,当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希望,这个小家伙,不会让自己失望吧。
曹辛心中这般想着,隐隐有些期待。
李策之突兀的被点了名字,微微一怔。
他有些惊诧。
此前,他从未见过天子,可天子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