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0 章(1 / 1)

超神祖宗 刘归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才李代桃僵,当不得真。”

李长青摆了摆手,开口道:“我陇川府李家,乃是五大柱国世家之一,李氏家族的旁支一脉。

三叔祖,原是旁支中人,可后来,在主家站稳脚跟,还捎带着我们陇川府李家,在柱国世家诸多旁支分族里,有了一席之地。”

他说着,似是在追忆:“当年三叔祖弱冠之年,便继承了家主之位,原本,他是可以去主家发展的,可最后,为了陇川府李家,放弃了呆在柱国世家的机会。”

陇川府李家只是柱国世家诸多旁支分族的其中一脉,能有如此风光,也是背靠柱国世家才得来的。

似柱国世家这样的庞然大物,旁支分族太多了,真正的柱国世家嫡系族人却极少。

能获柱国世家吸纳,成为家族嫡系,对旁支分族的李家人来说,是天大殊荣。

但李朝歌当年放弃了,选择留在陇川府李家带领家族壮大,的确是颇了不起。

“三叔祖虽然年少,可极为聪慧,不过几年时间,便办成了许多大事,也让我陇川府李家,真正进了柱国世家的核心层。

那时,得主家看重,是我们陇川府李家最风光的时刻,族人们个个鲜衣怒马,遇上其他望族子弟也不退让。”

说到这里,李长青叹了一口气:“只可惜好景不长,三叔祖执行柱国世家一项任务,却搞砸了,柱国世家震怒,将陇川府李家彻底逐出家谱,甚至连姓氏,都险些被迫开革。

从此,家族便一落千丈,颓败难起。”

听到这些话,李策之暗暗咂舌,也算是知晓了一些辛秘。

原来,陇川府李家,竟和大离王朝五大柱国世家之一,庞然大物的李氏家族有关联。

当年,自己父亲继承了家主之位,曾让这旁支分族壮大了不少,怪不得李长青如此感恩戴德。

“那执行的到底是什么任务?怎么会引得李氏家族震怒?”

李策之继续问道。

李长青只得苦笑的摇了摇头:“此任务,涉及李氏家族绝密,我们旁支的人,哪里能知晓。

只怕除了你父亲,无人知晓内情。

只知那一日过后,李氏家族震怒,将我们踢出族谱,三叔祖为了不牵连我们,便退出李家,从此音讯全无。”

聊起往事,他唏嘘不已,望着李策之,郑重道:“你是三叔祖的血脉,定要回到宗族的。

还有三叔母,还有其他叔姑,都得请回来。

三叔祖虽然死了,但绝不能流落在外,还望三叔能将牌位请回来,我们日夜供奉于李家祠堂。”

听到这话,李策之开口道:“此事,我得和母亲弟妹商量才能做决定。”

李长青竭力相邀,希望他们这一房能回归家族,父亲的意思也算认可。

但李策之还是不能轻易决断,毕竟,还有母亲弟妹,得一家人商量好,才能拍板。

喝茶闲聊着,李家大门被打开。

有一位身材矮瘦,身穿神武卫铠甲的老者,领着一位中年男人,火急火燎的赶了回来。

“长青,三叔在何处?”

人未到,声先至。

老者如雷爆喝,已是彻响整个李家宅邸。

“三叔莫要见怪,长空性子急,才会如此失礼。”

李长青面色微变,向李策之解释着,连忙起身去迎自家弟弟来拜见三叔。

第一百零七章家族晚宴(五更求订阅)

“果然,眉目间与三叔祖极相似。

定是叔祖血脉不假!”

李长空仔细瞧了瞧,顿时喜笑颜开,一把将自家儿子李明渊提溜过来。

“渊儿,快来拜见叔祖!”

李明渊刚跟父亲从北斗司赶回来,也只好依言行礼:“拜见叔祖。”

他是李长空的大儿子,三十余岁,比李策之大上许多。

眼下,还有在自己面前执晚辈礼,李策之着实不适应。

“大家不必如此,叫我策之便是。”

他扶起李明渊,李长青又连忙让人摆酒,准备在李家开宴,替李策之接风洗尘。

“我此行来陇川府,为的是考取功名。”

李策之发现自己的计划完全被打乱了,原想着拜访完许庆师先生就回客栈,谁料中途认亲,直接被接到了李家府邸。

“三叔放心,我已派下人去取客栈的行囊。”

李长青捏着胡须,淡淡笑道:“三叔便放心在家族住下,您是叔祖的儿子,是我李家最重要的血脉,这本就是你的家,不必拘谨。”

“待到明日,再去拜访许庆师不迟。”

也只好如此了。

李策之听到如此安排,倒也算妥帖,不再多言。

夜里晚宴,极为丰盛。

陇川府李家族人,几乎尽数到场,近百人连开了十几桌宴席。

关于李策之的身份,早已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了整个李家。

对李家族人而言,李朝歌身份极特殊,是前代家主,而且众人归心。

所以,对待李策之自然也极隆重。

每房族人都派代表轮番敬酒,李策之这一夜喝了不少,醉意醺醺。

宴席过半,李策之对陇川府李家也没了之前的陌生,从大家只言片语中,逐渐拼凑出了完整信息。

李家近些年,因被国柱世家踢出族谱,已逐渐破败。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陇川府内,仍算是一大家族。

李家共有百余号族人,家族产业却不多,只有一间客栈,一间书斋,还有两座铁匠铺面。

这些产业每年营收加起来,至少三百两银子。

看起来不少,但对于一个近百人的大家族来说,光是月例都入不敷出。

“可恨,原本我李家还有一座小型矿山,每月按额开采,便足够高枕无忧,不需担忧吃穿用度可惜,虎落平阳被犬欺,这座矿山,被吴家那群狗杂碎夺了去。”

李长青在宴席上,说起此事,也颇为愤慨。

如今的李家已然失势,没了背后的柱国世家支撑,论权势,也就李长空在神武卫北斗司担任小旗,算能一提。

小旗只是正七品官职,虽然神武卫身份特殊,家中有人在神武卫做官,足可以让许多平头百姓不敢招惹,但面对吴家这等望族,远远不够。

“大哥,别说这话了,今日是为三叔接风洗尘,莫要扰了气氛。”

李长空眉头微蹙,劝诫道。

他在一旁,向李策之也说了不少关于李家的情况。

如今李家族谱班辈,算是三代同堂。

长字辈只有两人,便是李长空和李长青。

李长青暂代家主之位,为家族铺面营生殚精竭虑。

而李长空则是个武道高手,在北斗司身居小旗之位,也算是能给李家一些官面上的帮助。

除了两人辈分之外,下一辈,便是明字辈。

李家大多数壮年,都是这一辈的族人,譬如李长青的儿子李明府,李长空的儿子李明渊,皆是如此。

第三辈,则是肃字辈,李家的第三辈人,大都是些未成年的稚童。

当然,若算上李策之一家子,便是四辈同堂了。

毕竟,他可是比两位硕果仅